明太祖朱元璋殺死藍玉是因為謀反?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2022-07-30     仲安筠

原標題:明太祖朱元璋殺死藍玉是因為謀反?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朱元璋是歷史上非常厲害的一位皇帝。在歷史上,能夠媲美朱元璋的皇帝是少之又少。朱元璋在位期間,創造了洪武之治。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能夠建立明朝,讓元朝末年的漢人走出了黑暗。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兢兢業業。

可問題是,朱元璋早年時期立的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後,朱元璋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了讓子孫順利繼位,朱元璋開始大肆殺戮。這其中就包括很多明朝的開國功臣。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明初的四大案。其中就有藍玉案。

胡惟庸是明朝時期的宰相,胡惟庸在權力巔峰的時候,甚至是與朱元璋平起平坐的。胡惟庸的猖狂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最終的胡惟庸被朱元璋處死,通過胡惟庸案,朱元璋廢除了實施上千年的宰相制。從此內閣制出現在明朝。

內閣首輔將宰相取代了,到了之後,明朝中後期,內閣首輔就成為了「宰相」,同時也成為了黨爭的基礎。話說回來,明初時期,出現了四大案,分別是郭桓案、藍玉案、胡惟庸案以及空印案。這四起案件對明朝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

單單從藍玉案來說,它的影響力就不可小覷。從人口上來說,藍玉案的受牽連人數達到了一萬五千人,這些人都被朱元璋處死。洪武十三年開始,「胡黨」就不斷的受到牽連。到了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已經過去了十年,此時胡惟庸案的影響力仍然存在。

此時的明朝開國功臣仍然不得安寧。這其中就包括李善長,受到了胡惟庸案的牽連。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逝,這時候的朱元璋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此時的朱元璋將目光轉向了朝中具有「威脅性」的開國功臣。於是朱元璋的目標就轉向了藍玉。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八,這一天對藍玉來說無疑是人生的轉折點。當天錦衣衛指揮使密告藍玉謀反。朱元璋馬上下旨逮捕藍玉,朱元璋知道此事後立即處理了藍玉,下旨處死且將他滿門抄斬。藍玉被處死之後,家中搜出了很多書信。

這些書信大部分都是朝廷官員與藍玉的書信往來,這些與藍玉通信的官員,全部被壓進了大牢中。三個月的時間內,朱元璋通過藍玉案處理了1公13候2伯,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十多位將領受到牽連。軍中大批經驗豐富的中高層將領差不多都殺戮殆盡。

藍玉案出現後,朱元璋將呈堂證供編輯成書,名《逆臣錄》,目的是警示群臣以儆效尤。書中記載了藍玉案的原委,可是根據書中記載的內容來看,藍玉案出現了很多奇怪之處。單單從朱元璋下旨逮捕藍玉開始,到處死,僅僅經歷了兩天的時間。

更加難以置信的是,從藍玉被處死,一直到藍玉的「黨羽」被處死,僅僅過了三個月的時間。很難想像,這是不是太快了。為何朱元璋這麼著急處死藍玉?藍玉回到南京至被捕處死只不過一個月而已,隨後就有幾千人與他密謀造反。

現如今看來,藍玉肯定是沒有謀反之心的,否則藍玉也不會回到南京。假如藍玉真正的要謀反,那麼在外征戰的時候,藍玉手中有兵權,同時還有便利,在這樣的情況下謀反豈不是更好?那麼回到南京之後,藍玉就變得被動了。這顯然不合理。

假如藍玉真的造反,那麼藍玉離開自己的親信與手握重兵的軍隊,匆匆趕到首都,這無異於自投羅網。即使是藍玉謀反,藍玉即使沒有機會打敗朱元璋,那麼割據一方苟延殘喘也比回到南京要強。所以說藍玉謀反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冤案。

朱元璋殺死這些明朝的開國功臣,根本原因就是加強皇權。其次就是為了給子孫即位讓路。藍玉作為太子妃舅舅的關係,天然的太子黨,將來朱標登基完全有能力駕馭藍玉。可是朱標病逝,朱允炆就更加不是藍玉的對手,由此朱元璋不得不殺死藍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52011a8c1ed42bbcebc603d87eff2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