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9歲碩士身患白血病離世,生前兩個願望,讓無數網友為之淚奔

2024-07-07     宏暢評歷史

「人死之後就只剩下一盒骨灰毫無意義,不如讓我做一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我要將我的遺體捐獻」。

說出這句話的男孩名叫張迪,這一年他29歲,而此時的他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用微弱的聲音表達著自己的遺願。

天才少年

1990年,張迪出生在瀋陽一個普通家庭里,他是家中的獨子,從小便有全家人的寵愛。但張迪並沒有因為長輩們的偏愛,成為一個任性的孩子,相反的是張迪從小時候便非常的孝順。

小時候的張迪長的非常可愛,性格也很活潑,因為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所以張迪從小便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張迪漸漸長大去了學校上學。在學校里的張迪聽課非常的認真,老師講過的東西他也能很快理解。

每天放學後張迪都能夠很好的獨自完成作業,在寫完做作業後,他也會搬著自己的專屬小板凳,跑到奶奶身邊幫忙摘菜。每當爸爸媽媽來接自己的時候,小張迪總會非常懂事的說:「爸爸媽媽工作辛苦了」。

每次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張迪總是那個被表揚的孩子,他的成績自然也是名列前茅。除了喜歡學習以外,張迪還非常的熱愛運動和音樂,他會在每天晚上和同住一個小區的小朋友們,踢毽子、跑步還有跳繩。

因為喜歡音樂,張迪還主動的跟爸爸媽媽說自己想要學習吉他,聽到兒子想要學習音樂時,張爸爸和張媽媽並沒有像別的家長一樣,以耽誤學習為由拒絕,反而是帶著兒子一家家的去試課。

最終,張迪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一家吉他課程班學習,而爸爸媽媽也送給了張迪人生當中的,第一把吉他。隨著時間的流逝張迪進入的高中時期,人生中最重要的這三年里,張迪像是開了掛一樣,他不但能很好的掌握每一科的知識點,還能夠在緊張的學習課程中,不斷的參加各種比賽拿各種證書。

終於在無數次的考試後,張迪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東北大學。開學前,張迪特意回到奶奶家住了一段時間,因為爺爺的去世,家中只有奶奶一個人生活了,所以張迪覺得,自己應該趁還沒開學的時候好好的陪伴奶奶。

開學前夕張迪向奶奶許諾,自己上學後一定會好好學習,每天按時給奶奶打電話,不讓老人家擔心。告別的奶奶後,張迪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進入了東北大學,看著寬闊的校園和人來人往的學生,這讓張迪忍不住的幻想著自己以後的大學生活。

在軍訓的時候張迪認識了很多好朋友,白天眾人一起訓練,晚上他們便會一起打籃球或者幾個人坐在草坪上聽張迪彈吉他,暢聊一下未來。

隨著大家的相處時間越來越久,張迪這個身材高大相貌俊朗又多才多藝的陽光男孩,受到了很多女生的吸引,每次張迪和朋友們在籃球場打籃球的時候,總會有幾個女生在賽後送水。

而一心只想學習的張迪,見到追求自己的女生後,便很直白的就拒絕了她們,現在的張迪只想要好好的學習,因為他想要考到上海交大去念碩士,所以現在的他並沒有任何談戀愛的心思。

就這樣大學四年過去了,在張迪刻苦努力的學習下,他在大學畢業後終於如願以償的進入了上海交大讀書。在學校里張迪是人人羨慕的學霸,在家裡他是讓所有人都為之誇讚的好孩子,但這一切的美好卻在未來的一天被一個噩耗打碎了。

病來如山倒

在上海交大的這些年裡張迪過的十分快樂,他用心鑽研著自己熱愛的學術。同時他也憧憬著,在自己完成學業以後,能夠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交到一個可愛的女朋友,再陪著父母和奶奶去各處走走看看。

可就在畢業後兩個多月的一次體檢後,一張檢查報告將張迪這一切的美好幻想打破。畢業後張迪在上海的一家研究所就職,剛剛踏入社會的張迪身上充滿了使不完的勁,每天張迪總是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個,對待工作更是一絲不苟非常認真。

然而就在工作了兩個多月後,張迪便感覺自己會經常暈眩,起初張迪以為是自己忙於工作身體貧血或者是低血糖,所以並沒有在意,只是隨身在身上放了幾塊糖,當難受的時候含上一顆緩解一下。

但漸漸的張迪卻發現,自己的身上莫名的出現了很多的小紅點,這些紅色的點點不痛不癢,但卻很像是皮下出血一樣。於是他問了問身邊的朋友,朋友們以為是過敏,所以張迪便去藥店買了好些治過敏的皮膚病藥膏。

可是在塗了一段時間的藥膏後,張迪發現身體上並沒有看到任何的好轉,反而頭暈的次數越來越多,於是他找了一天休息的時間來到了醫院檢查。

起初張迪掛的是皮膚科,可當醫生詢問過張迪的症狀後,他卻建議張迪去血液科做一下詳細檢查,最終張迪在做完檢查後,被醫生告知患上了急性白血病。

聽到醫生說出這個結果後,張迪腦袋嗡地一下懵住了,後來醫生所囑咐的事情,張迪一點也沒有聽進去,他只記得自己的確診結果還有醫生建議儘快住院治療。

張迪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宿舍,他癱坐在床上,腦海中一遍遍的迴響著醫生剛才的話。此刻的張迪無法接受,自己年紀輕輕的便患上了急性白血病的事實,他抱著醫生誤診的一絲僥倖,來到了另外一家醫院檢查,但檢查結果並沒有如張迪想像般是誤診。張迪請完假後將自己鎖在了屋子裡整整三天,三天後他漸漸的接受了這個事實,他決定住院治療,但張迪又不想讓家人擔心,因此他只將消息告訴給了幾個關係要好的同學和同事,請他們幫忙照顧一下自己。

在治療的初期張迪還能每天堅持和爸媽通話,但隨著病情的加重,張迪的嘴裡開始不斷的出血,渾身疼痛讓他非常的難受。無奈之際他只能通過發簡訊來騙家人,稱自己要有新的研究課題,而在研究期間是不方便使用手機的。

就這樣,在朋友的陪伴下張迪挨過了一天又一天,但在兩個多星期後張迪的病情突然惡化,甚至醫生都已經下發了病危通知單。無奈之際,張迪的朋友們只能打電話聯繫了遠在瀋陽的張爸爸。

此時的張爸爸正在單位上班,看到兒子的手機打來電話時,他還非常的納悶想:「不是說有工作不方便聯繫麼?」,帶著疑問張爸爸接通了電話,而在聽到對方的話後,張爸爸直接癱坐在了辦公室的地上。

他的兒子患上了急性白血病而自己卻不知道,在聽到兒子被醫生下了病危通知單的時候,張爸爸頭皮發麻整個人都愣住了。緩了好一會兒後張爸爸撲棱一下從地上爬起來,他給妻子打去電話,將事情告訴給她並讓其趕緊收拾好東西,兩人一起趕往上海。

幾個小時後張爸爸和張媽媽風塵僕僕的趕到了醫院,此刻的張迪已經被醫生們從生死線上暫時拉了回來,聽到兒子性命暫時無恙後夫妻倆鬆了一口氣,他們向醫生了解了情況後便守在了兒子床前寸步不離。

張迪在醒來後看到了坐在床邊的父母,此刻他心中有很多說不出來的情緒,他覺得父母養育了自己29年,而他好不容易等到了能夠對父母有所回報的時候了,可是自己又患上了重病讓父母傷心,甚至自己會因此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無法盡孝。

看到兒子的神情後張爸張媽立刻會意,他們不斷安慰著兒子並稱,不管怎麼樣他們相信兒子一定會好起來。在爸媽的加油打氣下張迪的心情慢慢變好。

而張迪父母在諮詢過醫生後,決定在兒子身體稍稍恢復以後,將他接回瀋陽醫院治療。張爸爸知道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而骨髓移植直系親屬的成功率會很高,於是在將兒子接到瀋陽醫院後,張爸爸便立刻和妻子一起與兒子做了配型。

沒過幾天配型結果便出來了,張爸爸可以為張迪移植骨髓,這是整個張家近期以來所有人最期待的結果,檢查結果出來的那一天,一家三口擁抱在一起十分激動。

為了儘快的將張迪身體養好進行手術,張爸爸和張媽媽在配合醫生的治療外,還給張迪進行了食療,終於在一段時間後,張迪身體的各項指數都已經達到了可以做移植手術的標準。

在眾人的期待下,張爸爸和張迪進入手術室進行手術,整個手術的過程十分順利,而手術結果自然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移植成功。父子兩人都被推進了術後觀察室,張爸爸最先醒來,他看到躺在一邊的兒子後,便知道手術成功了,那一刻張爸爸看到了兒子生的希望,兩行淚水忍不住的留了下來。

在術後恢復期,張迪的各項指標都有了慢慢的好轉,而隨著這些好轉,張迪開始變得健談,食慾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因為之前他一直都有每天早晨跑步的習慣,但因為生病後他便不能跑步了,所以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張迪會每天到醫院樓下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不願低質量的活著」

看著兒子每天都在變好,張迪的父母非常的高興,一家人經常會坐在一起聊天,計劃著等張迪好了以後一家人去哪個城市旅遊,去吃哪裡美食,還有人生的理想等等等等。

但術後一百多天後,張迪的身體機能突然急劇下降,醫生立刻為張迪做了詳細的全身檢查,可是檢查後醫生卻告訴了眾人一個不好的消息。

張迪的白細胞迅速增加,病情惡化的程度即使做了二次移植都已是回天乏術,為今之計想要維持張迪的生命只能進行化療,但這也只能維持3-9個月的生命。

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張家父母拚命忍住淚水,他們不想讓兒子看到自己傷心的樣子,可接下來張迪的話卻讓兩位再也忍不住。張迪在聽完醫生的話後立刻說到:「我不想再接受治療了,治療非常的痛苦,雖然可以短暫的維持我的生命,但我卻只能每天承受痛苦低質量的活著,如果是這樣,我還不如利用生命最後的時間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張迪一遍遍的請求這父母同意他的想法,最終張爸張媽流著淚水點頭同意。在離開醫院前張迪曾告訴父親:「人死之後就是一盒毫無意義的骨灰,與其這樣那不如讓我為社會做出貢獻,我想要捐獻自己的遺體」。

張爸爸在聽到兒子的提議後,表示自己會尊重兒子的選擇為他安排,張迪在回到家後心情也變的比在醫院好了很多。躺在自己房間的床上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趁著自己現在還能動他要強撐著去看一下奶奶。

於是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張迪買了一身新的運動裝,然後穿上新衣服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看到許久未見的大孫子後非常高興,祖孫倆在敘舊的同時,奶奶也發現了張迪非常的虛弱,於是便問到張迪是不是生病了。

但為了不讓奶奶擔心,張迪還是撒了謊,稱自己最近在研究課題,所以熬了幾個大夜沒有休息好。隨後奶奶不斷叮囑張迪要注意身體,而張迪也是連連點頭答應。

因為身體的情況張迪只能在奶奶家裡待上一小會,在走之前,張迪向奶奶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他告訴奶奶自己馬上就要去國外進修了,所以會有幾年不能來看她了,他希望奶奶能夠在家裡好好保重身體,不必擔心自己。

奶奶在聽到張迪要出國的消息後十分的高興,她感覺自己的大孫子越來越有出息了,並連連囑咐張迪,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

就這樣,張迪和父母忍著悲傷的情緒告別了奶奶,老人家已經八十多歲了,張迪不願她知道真相。回家後張爸爸請來了瀋陽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為張迪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書》,在兒子簽字的同時,張爸爸自己也簽了一份,因為他想和兒子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張迪臨終前的第一個願望已經實現,如今的他心中還有最後一個願望,那就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看海,為了滿足兒子的願望,張爸爸帶著妻子和兒子來到了大連看海。

夕陽下,一家人相互依偎在海邊的場景十分溫馨,可不幸的是,在從海邊回來幾天後張迪病情再度惡化,最終在2019年5月7日晚上8點半離開了他熱愛的世界。

面對死亡張迪表現的非常坦然,這個陽光大男孩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而他的善良卻值得讓所有人永遠的記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4f355f350e3b8deec3a9c6a43a88f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