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毒品案件和被告人數2015年達歷史峰值後出現「八連降」

2024-06-2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6月25日,最高法舉行禁毒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最高法刑五庭庭長李睿懿在會上介紹,2023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33401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49603人,同比分別下降10.41%和11.7%。毒品案件數量和被告人數自2015年達到歷史峰值後已出現「八連降」,毒情總體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最高法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中國法院網

李睿懿介紹,今年1-5月份,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12996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18262人。但是,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案件卻呈上升態勢,個別地方增幅明顯,此類物質濫用群體低齡化的特徵更為突出。

他強調,堅持從嚴懲處,突出打擊重點。依法嚴懲走私、製造、大宗販賣毒品等源頭性犯罪和職業毒犯、毒品再犯等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犯罪分子,加大對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危害對象和利用未成年人實施毒品犯罪的懲處力度。2023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10972人,重刑率達22.12%,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約14個百分點。

今年1-5月份,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3125人,重刑率達17.11%,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約10個百分點。對於利用麻精藥品的鎮靜、麻醉等功能,實施強姦、搶劫等犯罪的,堅決依法從嚴懲處。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強姦、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利用毒品誘騙、控制被害人」作為強姦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情形,從重處罰。

對於「笑氣」等未列管物質,織密刑事法網,準確運用相關法律予以懲處,確保實現有力打擊。同時,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於罪行相對較輕,或者具有從寬處罰情節的被告人,堅持區別對待,嚴中有寬、寬以濟嚴,依法從寬處罰,效果良好。

此外,各地法院堅持治罪與治理並重,加大禁毒綜治工作力度,做實「抓前端、治未病」,以強化禁毒法治宣傳和制髮禁毒司法建議為兩大抓手,推進毒品問題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努力將審判效果轉化為社會效益,取得良好效果。

李睿懿還透露,一些法院在審理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案件過程中,針對發現的制度漏洞和監管盲區,就完善麻精藥品列管機制、加強醫療機構處方管理、堵塞診所藥店零售監管漏洞等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促進強化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努力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實踐中,關於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的司法建議在涉毒司法建議中數量最多,範圍最廣,效果也最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