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依扎這次真翻車了!哭也沒用

2023-11-09     電影派

原標題:熱依扎這次真翻車了!哭也沒用

熱依扎這次哭得比李水花更慘更真實。

然而,眼淚再多也沒用。

誰讓這次演了一傻大姐。

丈夫出軌她閨蜜躲到美國生小孩,臨走還整出總計1600萬的債丟給她。

都這樣了,女主還覺得人有苦衷,拖著不想舉報渣男詐騙。

真·渣男虐她千百遍,她待渣男如初見。

這是要氣死誰呀?

其糟心程度,哪怕是拿下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的熱依扎也沒轍。

救不回一點這無腦狂歡,註定翻車的——

那麼如此糟心劇情是誰主筆的呢?

居然是「獎牌」掛滿脖子的著名編劇趙冬苓。

聯繫三個月前那部越往後越拉《父輩的榮耀》。

說句不禮貌的話,愈發覺得趙編劇老油子。

深諳劇作的多巴胺法則。

她的劇表面看是欲罷不能的爽點製造機,深究卻是一連串狗屁不通的胡了了。

這部劇雖然套路滿滿,但確實很上頭。

比如女主羅英子(熱依扎 飾)的地獄開局。

老公帶小三去美國生孩子,小三還是羅英子自己介紹給老公認識的。

只給羅英子留下了一屁股還不完的巨額債務。

借了五六百萬的私人借貸不說,還把一千萬的房子抵押給銀行套現。

秉持著樸素的正義感的普通觀眾,誰看了不好奇女主怎麼逆風翻盤。

當然,誰看了也忍不住嘆一句俗套。

但「自古套路得人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咱必須承認有「成熟」的劇作技巧打底,《無所畏懼》不存在報看。

終於有內娛編劇搞明白「利益」是最合理且最強的故事推力。

羅英子為什麼能重返職場並站穩腳跟?

因為她太知道怎麼和他人成為利益共同體,借力騰飛。

比如羅英子和她的黃金搭檔邱華

在律所,她倆都跟著韓主任。

案源有限意味著同門即對手。

也就是說兩人是搶著掙口飯吃的關係。

況且羅英子一入職就「搶」了邱華想要獨立接手的「王大福故意殺人案」。

按理說她倆肯定好不了。

但合作有賺頭,處好再自然不過了。

首先羅英子事先不知道邱華向韓主任要過這個案子。

其次,這個案子她也是死氣白賴求來的。

沒偷沒搶的,她不虧欠也不抱歉。

不過這倒是讓她知道了邱華對這個案子頗為了解。

所以後面羅英子被要債人逼得焦頭爛額的時候。

她第一時間想到了邱華。

因為債主肯定要羅英子親自出面來穩住,不然他們鬧到公司就全完了。

而另一邊又不能不管王大福。

他天天嚷嚷沒殺人,萬一有冤呢?

於是羅英子找到了邱華,讓她幫忙去跑證據,證明王大福沒有作案時間。

事成之後,功勞算邱華一份。

都是實習律師,誰不想多參與幾個案子,早點轉成執業。

這點羅英子清楚,而邱華就更清楚了。

她答應幫忙,條件是羅英子的離婚案她要參與。

不愧是律師,一下談妥兩個活。

說好聽點是互相需要,難聽點是互相利用。

但,什麼叫聯盟堅不可摧,這就是!!!

更妙的是,撮合男女主的也是這個案子。

陳碩(王陽 飾) 是受害者家屬請的辯護律師。

不過,從他的視角看事情簡單多了。

做一個律師的本分,幫家屬爭取更多的賠償。

不怪羅英子對他評價是「錢串子」。

而陳碩覺得羅英子作為新人律師太理想化。

翻案,是那麼簡單就能做到的嗎?

而且很多嫌疑人會為了推遲判決跟律師胡謅。

這都是經驗之談,小菜鳥自然不懂。

看到沒,相愛相殺KPI完成了一半。

而兩人相愛的基礎還得往後看。

羅英子做事憑良心,一番努力後真找到了證人,還了王大福清白。

陳碩其實也是一類人。

雖然真兇不是王大福,但王大福和死者是相好啊。

為了抓住線索,嘴炮沒輸過的陳律師居然主動請吃飯。

好言好語哄著羅英子給聯繫方式。

除此之外,他還私下跑了不少地方找證據。

嘴上不離鋼鏰,心裡還是有桿秤。

這樣三觀契合的男女主難道不是絕配?

他倆處對象的機率比起那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高出10086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是符合人性的選擇,也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人物動機。

抓住這一點就等於允許角色隨時改換立場,成為「不定時炸彈」,讓劇情走向更加撲朔迷離,讓故事更加精彩。

最典型的就是小保姆這個角色。

為了幫羅英子偷房本,她先是丟了工作,然後又自願降薪跟著羅英子混口飯吃。

理由是圖羅英子人好。

誰看了不覺得「科幻」。

但,其實小保姆精著呢!

她這招叫放長線釣大魚。

靠著羅英子,她蹭上了去大學進修法律的機會,還認識了財大氣粗的周老闆。

再看她不安分的樣子,早晚要背刺女主。

伏筆!不就有了嗎?

所以說,老手就是老手。

單從劇作上來說,人物鮮明,故事線清晰,劇情節奏緊湊。

完完全全沒「貓病」。

可眾所周知,「律、醫、消」和內娛編劇有深仇大恨。

某些情節真的太狗啦~

咋?

這麼說吧,但凡劇里的角色達到了正常人類的智商都不會做那樣的事情。

先說最不能忍的偷房本。

話說羅英子老公不是跑了嗎?

所以她尋思清點一下剩下的財產。

好傢夥,她的房產證居然不見了。

注意這套房還夫妻共同財產,房產證只寫了羅英子一個人的的名字。

咋辦?

有常識的都知道去房產局掛失補辦啊。

就算沒常識,百度一下還不會嗎?

再說房產證即便丟了,但房子獨屬羅英子,她老公根本沒法繞開她去賣掉房子。

結果羅英子也不知道是手機沒通網還是腦子沒通網。

她居然讓公婆家的小保姆去偷。

小保姆翻箱倒櫃,可緊張可刺激了。

最後完成任務,順利拿回了房產證。

一萬個不理解整這麼一出幹啥?

難道是說,身為律師的女主其實是法盲?

趙冬苓編劇,你要不要看看你在寫什麼啊?

同樣的法盲人設,男主陳碩也沒逃過。

請看VCR。

之後,陳碩下車,對剮蹭處咔咔一頓拍。

保留證據,沒「貓」病。

繼續走流程,給保險公司打電話。

這就有意思了。

他張口就是追尾事故,把屎盆子扣給後車。

羅英子也不傻啊!

明明是他衝上來突然並道。

兩人還沒吵吵明白,這大哥就走了。

看得出來大哥你很急,但你先別急。

追尾還是並道都沒掰扯明白,這樣走開是「肇事逃逸」哦。

考過駕照的都知道,出現交通事故後,雙方未能達成和解,離開的一方全責。

很迷惑~

陳律師下車拍照報保險是為了讓後車負全責吧?

一通操作後全責還是自己。

什麼弱智的「旋轉門」操作啊!

一部司法題材的電視劇,若是編劇連法律常識的錯誤都犯,就沒有追劇的必要了。

誰同意誰呼吸。

不同意,祝他好運。

因為還有很多窒息操作派爺沒講。

速去欣賞,保准一看一個不吱聲。

女性群像題材,今年真看了不少。

《一路朝陽》、《做自己的光》、《她的城》、《裝腔啟示錄》、《好事成雙》、《故鄉,別來無恙》等等。

質量參差不齊,評價褒貶不一。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女性題材井噴式爆發。

當一種類型數量開始爆炸,創作方式也逐漸成熟後,觀眾自然會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前幾年,女性群像劇剛回大眾視野。

由於熒幕被男性視角統領太久,觀眾對女性題材的影視劇自然會放低底線,接納各種各樣的橋段。

能砸吧出一點進步的味道,咱都會起立鼓掌。

但經過幾年的轟炸後,來來回回還是差不多的故事,觀眾自然覺得審美疲勞。

同時也開始對此類題材傳達的價值觀進行更為嚴苛的審視。

很遺憾,《無所畏懼》不合格,甚至稱得上反面教材。

其一,它假模假樣,流於表面。

劇中有這樣一個細節。

女主見自己的恩師,稱呼的是「梅先生」。

鏡頭一轉,其他人叫的是「梅老師」。

敏感的觀眾一下就能get到這部劇的「女性主義」多落伍。

「先生」字面的意思表示:先出生的人。

以此外延為對有一定地位、學識、資格的人,男女皆可用。

但並非人人都可用,它原意是對有學問者的尊稱。

近代以來,「先生」發展成對男性的一種稱謂,相對於女性的女士。

在「先生」一詞和性別產生了深度綁定後,再用「先生」一詞表示尊重就有點諂媚「男尊女卑」的嫌疑了。

管不得挨罵!

屬實有點裝過頭了。

其二,它沒有正視現實中真正的女性困境。

想踩在時代脈搏上宣揚一下女性主義。

可實際上對現實生活中女性的真實想法和需求知之甚少。

最終成為隔靴搔癢的偽命題。

比如,離婚真的更美好嗎?

不知道。

但內娛的電視劇都敢拍著胸脯說:

離婚香的嘞~

首先,「她們」都不是普通人。

羅英子地獄開局,但她起點可不低。

她變賣了她婚前的一套房,660萬。

她和老公住的婚房,價值1000萬。

她說沒錢花,付不起保姆一個月六千的工資,身為大學教授的父母聽說後,立馬就能拿錢補貼。

她時時刻刻強調要過體面的生活。

韓主任吐槽她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可哪個真正的無產階級工人女性不想受這樣的「罪」呢?

求求編劇們不要沉迷於這樣不切實際的敘事了。

其次,「她們」會遇到更好的有緣人。

可觀眾又不是傻子,請嘴替姐姐發言——

「你以為我是羅子君,離了婚就能找到賀涵那樣的高富帥嗎?」

「你以為我是張小斐演的那個林雙,離婚帶著孩子還能嫁給暗戀我多年又帥又溫柔財富還自由的黃曉明?」

「電視劇哄著咱們玩玩就算了,可千萬別當真。」

真正人間清醒的電視劇應該告訴觀眾——

離婚的目的是結束這段不良婚姻,不是為了下一段夢想中的婚姻。

「離婚瑪麗蘇」就別來丟人現眼了。

很不幸,女性在女性群像劇里又偽獨立了一年。

希望來年,國產女性群像劇能對女性多一點關懷,少一點消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23e9d2977bc21ec57858fd87d7c7f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