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不能混得好,看他的「圈子」,就清楚了

2022-04-26     雪落無塵

原標題:一個人能不能混得好,看他的「圈子」,就清楚了

文|雪落無塵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你就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朋友的平均值,甚至收入也是這5個人的平均數。」

仔細反思,深以為然。

你是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工作,有多大的能力,通常也會吸引到和你相差不離的人。

通常,能力越強的人,吸引的人往往越優秀。而能力越弱的人,吸引過來的人,也和他是同一水平。

由此可見,你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一定要接觸什麼樣的圈子,這才能決定你未來的人生走向。

很多時候,一個人能不能混得好,看他的「圈子」,就清楚了。

01

2019年7月,西北大學長安校區突然火了一個「學霸宿舍」。

同住一間宿舍的六個姐妹,竟然分別考研成功,或者保研到知名高校。

而且,她們在上大學的這四年間,還累計獲得了十幾萬獎學金和助學金。

雖然她們不同專業,但卻依然取得了耀眼的成績。不過最開始,她們並不是一直這麼厲害,而是因為一位努力的室友。

她和別人不同,每天都非常勤奮,在別人貪玩逃課的時候,她卻早出晚歸,泡在圖書館裡,這讓其他室友非常羨慕。

於是,其他五個女生也開始跟著她一起學習,雖然科目不同,但卻能夠取長補短,共同努力。

其中有一位室友,一開始她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未來並沒有那麼清晰的規劃,也沒考慮過以後的生活。

但在室友的正確鼓勵下,她也開始努力起來,並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電子電路設計,甚至還拿到了省級大賽二等獎。

不僅如此,她們還會在課餘時間,一起去兼職打工,減少家裡的負擔。

而這六個姐妹能這麼優秀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個好的舍友,有一個好的宿舍環境,才得到了一個好的未來。

這讓我想到了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她原本能通過努力,有一個好的發展。

但她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幾個安於現狀的朋友,就變得好吃懶做,不求上進。

從那之後,不再好好上班,整天想著摸魚,最終被公司裁員。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一根稻草,跟白菜困在一起,那它就值白菜的價格;如果把它跟大閘蟹綁在一起,那它就是大閘蟹的價格。」

通常,優秀的人才會給你帶來正向的影響,而負能量的圈子,只會把你向下拽,更讓你看不到希望和未來。

所以,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光靠自己,事倍功半,而利用好的圈子,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

好友曾跟我說過他的一個親身經歷。

他有一個好朋友,上學的時候,極度討厭學習,再加上性格調皮,非常喜歡搗亂。

最嚴重的時候,他能直接把老師氣到昏倒。因此被父親狠狠地揍了一頓,最終選擇輟學。

由於沒有學歷,他在社會上,可謂是吃盡了苦頭。

先是開過小吃店,又開過小加工廠,但最後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

一次偶然機會,他意外認識了當地的一位文化名人,接觸久了,就成了朋友。而且,名人還總是帶著他一起喝茶聊天,並聊一些文藝創作的話題。

在耳濡目染之下,他對文學逐漸開始感興趣。

為了能增長知識,他先是從書店買了大量的書,有《老子》、《傲慢與偏見》、《飄》等多部經典書籍。

在上班之餘,他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閱讀上。書讀得多了,他的肚子裡也有了「墨水」,甚至開始自費辦起了文學刊物。

不僅如此,他還總是和其他的文學家一起出差到外地演講,給別人上課。

現在的他,早就判若兩人,再也不是當初的那個「愣頭青」,而是成為了一位作家,主編了好幾本書。

正是因為他遇到了對的人,好的圈子,才讓原本平平無奇的他,變得越來越好,事業有成,獨當一面。

可見,圈子帶來的作用到底有多重要。

上進的圈子,能倒逼著你去努力;安於現狀的圈子,只會讓你躺在舒適區。

與其只靠自己,不如把圈子當作成功的捷徑,盡力和優秀的人一同前行。

03

史丹福研究中心,發表過一個調查報告,引起巨大反響:一個人賺的錢,有12.5%來自腦中的知識,87.5%來自於你的人脈圈子。

這就是真相,殘酷又現實。

人生下半場,我們想要過得更好,首要就應該把自己的圈子給搞好。

比如,如果你想在事業上小有建樹,那一定要和事業心強、做事上進的人做朋友。

如果你想身體健康,那一定要和愛運動、懂得克制的人做朋友。

如果你想要在生意上面有所突破,那就要和會做生意的人交往,多聊天,多取經。

如果你想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那一定要和那些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們互相鼓勵,無論再難的事情,都能熬過去。

只是,道理誰都懂,那該怎麼和優秀的人做朋友呢?

其實,想要和有能力的人交往,你自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先去努力改變自己,提升自我。

做人,「圈子」對了,人生才能越走越順。

人生很短,不要把時光都浪費在不值得的事情上,試著去努力,去學習,人生也才有不一樣的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004dba8fb2b59a3c20e22a50998cf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