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職場人留言問了筆者這樣幾個問題。諮詢你件事啊,同樣是普通幹事,來的時間也差不多,為什麼我同事工資總是比我高呢?剛進阿里,崗位一模一樣,為啥同事的職級比我高,薪酬待遇也比我高?
其實這兩個問題就包括了崗位、職位、職級三者之間的關係。崗位是公司中的一個基本單位,而職位是公司中的一個崗位集合層級,職級是員工所處的職位級別。只要分清楚了這三者的關係,大家就可以知道自己為什麼薪資與別人不一樣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位騰訊員工的案例。
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名騰訊的員工發帖感慨到。鵝廠工資差距這麼大嗎,同樣是3-1,我不到50w,你們居然80w,一倍嗎?從該員工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同職級,但薪資卻被倒掛了30多萬,確實心態很難平衡。這樣的吐槽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問到。不到50是因為校招進來的嗎?那是因為之前太低了吧?工作幾年了?工作幾年了?本科還是碩士?
也有網友說到。本來就是差不多這個數,不過也是看部門的,有的bg給的高,有的就很一般,但是平均來看差不多就是這麼多。
也有網友解釋到。進去14k,每年就算加薪20%4年也就30k,平均16個月也就50。3.2前又幾乎沒股票(除非運氣好)有的部門年終比較多,有的會有股票,但是常態下肯定都一般吧,那些奇葩的3.1就算了,大機率都是工作多年,base很高,級別不高那種。我拿了個3.2,帶股票都沒那些3.1高。
這其實是個職位序列分類的問題,這年頭,啥不都得分個類啊你說是吧?職位序列管理工作並不是瞎折騰、找麻煩,說到底是為了解決職業「天花板」、「獨木橋」、「能升不能降」問題,讓員工在崗位保持不變情況下,通過職位職級的晉升,打開發展通道。當然,薪資也是要靠自己去談的,你值多少錢,這也不是公司能決定的,而是你自身的可利用價值來決定的。所以,想要在網際網路拿高薪,只有不斷的學習,打造出更優秀的自己。
最後,筆者在提醒各位職場人一點就是,談薪一定要記到,立足現實,合理預期,友好協商,不唯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