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擺攤這件事兒,可謂是愈演愈烈,塵封的往事又重新被提起,但是地攤這件事兒真的能長久嗎?
說起擺攤,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作為首都北京,其實經歷過多年的整頓,小攤兒沒有了,臨街很多小商店沒有了。雖然沒那麼「亂」了。但是也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了一些不便。最起碼現在門口買個煎餅、灌餅都買不到了。
作為最底層的一種謀生手段,也從此變成了一些地區的歷史。讓很多人少了一個賺錢的形式。
重啟「擺攤經濟」在我看來,是政府針對於疫情的妥協。必須要通過這種方法,拉動就業和內需消費,這樣才能保證「失業率」的整體平穩,大部分生產者如果有庫存,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自救,不求賺錢,只求減少損失。
反過來看,作為餐飲行業的特殊分支,咖啡這行,也遭受很大打擊。很多小店也都倒閉了。
對於咖啡行業,會有好處嗎?這裡僅以個人觀點,分析一二!
擺攤你需要付出什麼?
這些咖啡攤位是不是滿足了你最簡單的咖啡店的夢想呢?
或穿梭在街頭巷尾,或遊走在不同的城市中,車開到哪兒里,哪裡就是你的咖啡天地!
這是不是讓你覺得一切很簡單,很美好?你也可以說干就干呢?
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簡單分析分析
其實擺攤的核心原則就是你擺攤,不一定能賺錢,但一定要花錢。
仔細想想就知道我這話是什麼意思!
出門擺攤,尤其是咖啡攤,有幾種模式
1.手沖系
手沖系很簡單,就是只賣手沖咖啡,就算最簡單的你也需要準備
- 磨豆機手沖壺、濾杯、濾紙、分享壺
- 熱水
- 載具
- 多款咖啡豆
- 外帶杯
對於一般人而言,手沖所需的基礎工具肯定是有的,但是這裡有2個問題需要探討,一個是熱水如何保證在最佳的溫度,另一個則是磨豆機,是用手搖的還是電動的?
大部分普通人可能沒有電動的,一般手搖的會多一些。但是這樣你的出杯效率就會慢很多,如果你真的生意好,連續出杯你會累死,除非你有麒麟臂~!
熱水則是大問題,如果用保溫壺,那溫度無法保證,畢竟保溫壺中熱水的溫度會隨時間降低。而如果要現燒,你就需要帶上礦泉水,以及燒水壺。那麼電源問題怎麼解決?電氣類的移動電源嗎?
再一個載具的問題,你可能有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電摩)、汽車、摩托車等等。
裝載能力有限的車輛,你還需要進行一定的加裝,比如箱子、架子等都是你初期的成本。
2.意式系
意式系,如果想要出門,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這一套基本就跟你告別了
肯定是三輪車、汽車起步最靠譜,畢竟一台可以出品的意式咖啡機很重很重,電源投入會讓你抓耳撓腮
磨豆機,手搖肯定不現實了,因此一定是一個電磨
大部分中國人喝意式咖啡,現在還是以奶咖為主,因此你需要準備很多牛奶帶去嗎?
所以,意式系的投入絕對不是普通人的擺攤選擇。
細分析下來,好像普通人基本上可以與做咖啡再見了?
而且,不同於其他餐飲行業,咖啡本身具有提神的屬性,因此晚上根本不可能銷售。所以晚上的時間就沒了。
所以,純粹的賣咖啡,可能屬於玩鬧,並不能讓你「發家致富」
那誰更適合出咖啡攤?
如果要擺攤,其實咖啡館或一些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咖啡品牌比較合適,畢竟所有的東西都是店裡有的,沒有額外的重成本壓力。
作為外擺的攤位,可以將自己的咖啡館品牌延伸宣傳,進行線下的引流,線上的轉化。讓更多的人認識你的咖啡館或咖啡品牌。
普通人出咖啡攤,也不是不行。可以從另一個方向思考
比如,咖啡器具、咖啡杯、甚至速溶咖啡、掛耳咖啡這種成熟的產品。
就算沒賣出去,咖啡本身自己可以慢慢留著喝,咖啡器具可以自己用,也不失為一個體驗擺攤的好方法~!
其實咖啡攤位,並不是壞事兒,不管投入多少,也要比實體店的投入成本低的多的多,其實是很多資金不足的人創業的好起點。
攤位在中國會不會有發展?
其實移動攤位對整個社會是一件好事,可以保證大多數人的生計、降低創業的成本。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他們與實體店業主的矛盾點在於,沒有繁複的手續,沒有嚴格的管控標準,也沒有高昂的店面成本。
因此,移動攤位的根本問題在於其產品質量、產品品質是否有保證。
如果想要攤位經濟得到發展,就不能採用一刀切的管理辦法。
對於餐飲類,每個城區都應該規劃出位置,並對相關的攤位辦理「移動攤位」的執照或手續
所有從業人員應該持有健康證。
都應該遵守的規則,應該是不占道經營,不影響普通市民的正常出行、休息。並對所處位置的環境衛生負責。
作為餐飲行業的一員,食品健康、環境衛生、原料質量才是做好的關鍵。
給你的顧客提供好喝、優質的產品,才能走遠。
餐飲是一個良心行業,希望每一個咖啡人都有一顆善良、正直的心。共同將咖啡推廣出去,讓行業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大家都會受益。
目前,咖啡平方,全店 滿168元減15元 滿268元減25元
- END -
編輯: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