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中小企業還有出路嗎?

2019-12-18     不執著財經

凡是今年做生意的人聚在一起,就會談到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很多老闆為了把企業苦撐下去,就不得不把名下房產賣掉一些,但即便是如此,也只是解決了一時的流動性問題,大多數中小企業虧損的情況沒有改變,有的企業仍然沒有撐過今年的冬天。

導致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的原因是:第一,不管你所處哪個行業,同質化競爭都很歷害,大家一起開超市,一起開餐廳、一起開服裝店,哪裡賺錢資金就奔哪裡去,最後每個人的生存的空間被擠壓。同時,由於高房價,導致國民購買力被削弱,人們的消費能力很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各行各業的產能過剩再愈演愈烈,很多傳統行業的老闆就會覺得生存越來越難。

第二,電子商務的興起,讓很多實體店的人,感覺到壓力山大。現在很多年輕人呆在家裡,只要拿台手機,就可以在網上購物,快遞馬上送上門,而想吃什麼就會被外賣小哥送到家。大家都不願意去逛大街。所以,做實體店的商家感到今年日子是最難熬的。

第三,房租貴、人工貴。由於高房價的因素,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的經營和辦公場地價格上漲。同時,由於房子和房租上漲,企業也不得不給職工加薪漲工資,否則人員可能會大量流失。這就導致中小企業賺來的大量利潤被吞噬,企業家早已感到生存的艱難。

第四,稅費太高,讓中小企業覺得壓力太重。本來如果生意好做,稅費高些還不算什麼,但是生意難做,利潤空間被擠壓後,很多企業就覺得稅費過高了。現在外面流行一句話,逃稅是找死,而不逃稅就是等死。除了各種稅費之外,企業還要給職工繳納五險一金,這樣的壓力讓企業不堪承受。

既然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難道中小企業就只能坐以待斃了嗎?事實上也並不非如此。對於決策層來說,一方面,可以通過降准降息來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同時,還要通過股市IPO、債市、信託、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另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必不可少,除了給中小企業減稅降費外,還要打破行業壟斷,讓更多的民間投資參與到壟斷行業中來,充分參與競爭。

當然,作為中小企業來說,也要學會生產自救。對於,生產製造類的中小企業,要在自己的領域尋求新的突破,比如與大專院校合作,進行產品升級。只有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才能有更好的競爭力。此外,還可以把產品出口到「一帶一路」國家中去,那邊的市場非常廣闊,同業競爭也比較少。

第二,對於服務性中小企業來說,一定要貼近百姓生活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比如說在一個大型居民小區周邊開個乾洗店、24小時便民店,咖啡廳、開藥店、蔬菜直供點等,這樣能讓小區居民出門不足幾分鐘就能接觸到的服務。越是貼近百姓的企業,越是能夠避免電商同質化競爭的衝擊。

生意越來越難做,這是幾乎所有中小企業都面臨的問題。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如果是生產製造企業,就要想到產業升級換代,或者開拓新的市場。而如果是服務類企業,就要想到如何貼近社會百姓,這樣可以儘量減少電商對中小企業的衝擊。事實證明,中小企業並非沒有夾縫中求生存的空間,只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避已之短,才能努力存活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sMmJG8BMH2_cNUg2W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