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早日生個『大胖小子』!」
身邊的親朋好友結婚了,我們常常都會用到這句祝福語。
但是,江蘇一位媽媽連生了兩個胖寶寶,大寶出生時11斤4兩,二寶出生時就有13斤6兩,她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都已經是二胎了,這位寶媽還有啥不滿足的呢?
原來,幾年前,這位寶媽想著懷孕後應該補充營養,給寶寶最好的。所以,對各種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都是來者不拒。就在她為自己孕期的好胃口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卻被檢查出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最終的結果就是自己體重猛增,血糖偏高,大寶由於發育過大也只能選擇剖宮產。
調理了幾年,現在又懷上了二寶,本想著這次一定要控制飲食,但自從懷孕開始她就胃口大開,對各種美食完全沒有抵抗力。結果二寶出生時有13斤6兩,雖然是妥妥的「大胖小子」,但出生後就被檢查出血糖低、呼吸不好,還用上了無創呼吸機。這讓媽媽既心疼,又無奈!
孕期營養補充,是很多准媽媽都比較關心且感興趣的話題。
抱著「多總好過少」的心態,不少准媽媽都覺得孕期補充營養肯定是有好處的。除了每天的飲食之外,很多准媽媽還會購買額外的營養品。補到最後卻發現,自己的腰圍越來越大,寶寶長的太好,分娩時遭罪不說,自己也出現很多妊娠期併發症。
其實,並非所有的准媽媽都需要補充營養!
「一個人吃兩個人的飯!」
這句話看似很有道理,寶媽自身每天需要消耗能量,胎兒發育也需要營養,不補充點怎麼行呢?
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在孕早期,我們所說的「寶寶」其實還只是一個細胞而已,所需要的營養也並不多。如果孕媽們這時候就開始進補,蜂擁而至的營養無法及時被消耗肯定會積存在體內,這個階段的進補效果也只會體現在體重秤上。
懷孕後是否需要進補?一定要在科學檢查後再決定。
簡單來說,如果你孕前身體狀況良好,沒有營養以及代謝方面的疾病,生活和飲食都比較規律,完全沒有必要跟風進補。但有的寶媽明知胎兒發育正常,自己身體也沒有什麼不適,仍購買一些所謂孕期保健的產品,盲目進補可能會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說到孕期進補,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概念——BMI指數。
想要進補的准媽媽可以對照圖片先自測一下:
如果你的BMI指數<18.5,你卻是有點偏瘦了,可以諮詢下醫生如何科學補充點營養;
如果你的BMI指數在正常範圍,每次產檢寶寶也沒有問題,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即可,完全不必陷入營養不足的糾結中。
如果你的BMI指數超標,懷孕以後你需要做的可能是如何合理控制體重,太胖了身體很多機能也會受影響,你體內儲存的營養已經足夠寶寶所需,不必額外增加營養。
結語:
懷孕期間,媽媽自身和寶寶是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產檢時發現寶寶有發育過快的情況,應及時詢問醫生,合理調整飲食。孕期營養過剩不僅會導致「巨大兒」,還可能誘發很多疾病。孕期要不要補充營養,孕媽們不要想當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