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弘標認證和充電頭網主辦的「守合規制度,建良性生態——Qi認證合規知識講座」取得圓滿成功。講座上,復旦微安全與識別事業部市場經理郭益冬向大家分享了《鑒權晶片在Qi2合規介紹》內容。
送檢流程,證書籤發流程
Qi1.3之前不需要加鑒權晶片,從Qi1.3.3 EPP開始,包括Qi2都要標配鑒權晶片。Qi2最大的更新點就是認證的發射器都必須包含鑒權功能。僅支持BPP的充電器不能做Qi2認證,每個Qi2必須選擇EPP或者MPP。
整個認證流程,現在大體流程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在操作過程中會有變化。註冊,簽協議,提交信息給MCSP,做樣品送ATL實驗室,IOP測兼容性,最後就是發證書。
WPC把證書籤發主要分為3個角色。無論是品牌商還是方案商,只要是做無線充電器,都會被定義為製造商。第二個角色就是類似復旦微的MCSP,第三個角色是WPC那邊的CA。製造商主要操作是第步和第步,第步提供信息給到復旦微,復旦微會填寫CSR申請,然後提交給WPC,最後簽發完成後導入CA系統;第步客戶可能會做很多產品,也就會對應很多個Qi ID,通常每個Qi ID都需要專門生成產品單元證書。整體來講WPC有兩個證書,第一個就是製造商證書,產品則會有很多個產品單元證書。簽證書之前要跟WPC確認,確認完之後發貨。
舊的流程相對較為複雜,WPC做了更新,並在7月份上線了新系統,所有操作都只需在新系統提交即可。對於製造商來說,只需要選擇MCSP並提交系統,隨後通知MCSP,由MCSP完成提交CSR,提交完後就等WPC簽發製造商證書。原來製造商證書一個月簽一回,錯過時間點就需要再等一個月。簽完之後還是導入CA,相較於舊流程不需要發郵件了。新系統會變得更加簡單,新系統除了最後一步簽發是人工的,其他都是自動化了,快的話基本兩個小時可以完成PUC(產品單元證書)簽發。
製造商提供Qi ID後,何時能簽證書,需要得到WPC確認後才能可以簽。某些時刻提前簽證書在技術上是可以的,但不合規。新系統效率高很多,是因為人工介入已經很少,只有最後一項需要由WPC人為確認,按照經驗基本1~3天都沒問題,將來還會更快。
填完資料之後,把系統截圖提交給復旦微,主要有Qi ID、產品名稱、產品相關信息等資料,復旦微就會去申請PUC,所有東西都會自動化判斷,所有信息都通過並得到WPC允許,復旦微就可以生成PUC了。
WPC明確禁止重複燒錄鑒權晶片,出廠之後沒法改。
WPC從一開始規範制定就有考慮很多可能的漏洞,並做了技術上相應的準備,解決被破解、被複製的問題。比如運輸過程中貨物丟了密鑰泄露,WPC保留技術手段,針對某一顆晶片被破解或者被無限複製,可以取消這顆ID的證書或某一個號段的有效性。
如果某一個ID在非法使用,嚴格追查起來可以把這個ID鎖起來,同步到整個資料庫里,這一批貨都不能使用MPP協議充電。
如果MCSP做太多不合規的事情,超過20個Qi ID,資質就會被取消。所有用這家MCSP產品的製造商生產的產品都不能用了,會造成嚴重後果。我們復旦微一直秉承合規方式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
主要分為消費類和車載,最熱的還是消費類,主要是做MPP,車載類還是在做Qi1.3的比較多。車載除了放鑒權,還會放一顆NFC,主要是防燒卡。
復旦微提供加密/鑒權晶片,現在鑒權有1230和1210兩個型號,不同的規格、不同應用、不同封裝。第二個是NFC晶片,做卡保護。
開發過程中復旦微有硬體和軟體保證客戶量產。
量產過程中,客戶有很多產品,會有不同的Qi ID,會不會出現混料。復旦微提供驗證工具PC版供用戶參考,可以幫助讀取Qi ID證書。
除了PC版還有手機版,利用手機NFC讀取證書。
復旦微從2021年開始做Qi相關鑒權晶片,最開始和WPC採用FM1280做Qi1.3的鑒權晶片。2023年復旦微推出FM1230適用於MPP,今年推出FM1210。
FM1210在春季就已經發布,因為產能問題,到目前為止沒有大批推向市場。Q3已經陸續開始推進,更小的尺寸,更低的功耗,性價比更高。
復旦微是國內首家獲得WPC官方授權的MCSP服務商,方案成熟,全程手把手專業服務。宗旨是用「芯」服務,守合規制度,建良性生態。
復旦微分享了鑒權晶片的合規應用相關信息,最新WPC的整體Qi送檢流程變化不大,但WPC簽證書流程進行了更新優化,新系統人工介入更少,自動化程度更高,效率大大提升,大幅減少客戶獲得產品單元證書所需時間。從Qi1.3.3 EPP開始,到最新的Qi2 MPP都要標配鑒權晶片,復旦微作為國內首家獲得WPC官方授權的MCSP服務商,可以幫助客戶儘快完成產品認證和證書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