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一觸即發,為何沒有打響?只因鄧華的一封電報

原標題: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一觸即發,為何沒有打響?只因鄧華的一封電報

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馬上打響,但是這時候偉人卻下令緊急撤退。所有的志願軍戰士都表示非常的不解,明明這一戰志願軍勝券在握,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撤軍呢?

事後所有的人反應過來之後,才發現偉人的英明之處,也正是這個決定,才保住了百萬志願軍的安危,讓中國打贏了這場立國之戰,令美軍統帥都欽佩不已,從此不敢在我們面前囂張。

抗美援朝戰爭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命令?偉人為何要放棄抗美援朝的第六次戰役呢?為何一向狂妄自大的美軍將領都讚嘆偉人的英明決策?這背後隱藏著哪些信息?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贊並關注一下,觀哥帶大家一同揭開這其中神秘的面紗。

大家好,歡迎瀏覽本期的觀天下。

如果你也覺得偉人的做法很偉大,請在評論區表示大家對偉人的敬愛。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立國之戰。

抗美援朝戰爭

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中,我軍殲滅敵軍1.5萬人,挫敗了敵人在感恩節前占領朝鮮的企圖,初步穩定了朝鮮的戰局,使朝鮮人民軍獲得了整頓的時間。

後來在第二次戰役中,又殲滅了敵軍3.6萬人,收復了三八線以北除襄陽外的全部失地,向北發動「聖誕節結束韓戰」的總攻勢,迫使聯合國軍由進攻轉為了防禦,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戰略意義最重大的一次勝利。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

在第三次戰役中,聯合國損失了1.9萬人,志願軍徹底解放了漢城以及三七線以北的地區,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威望和影響力,加深了敵人在內部的矛盾以及失敗情緒。

隨後在第四次戰役和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依舊獲得大勝,兩場戰役總計殲敵16萬人,以運動殲滅術應對敵軍的大規模機械化穿插戰術,迫使美軍完全失去了對朝鮮戰場的掌控權。

仁川登陸

隨著第五次戰役的結束,志願軍擺脫了當初的被動局面,粉碎了敵軍發動第二次仁川登陸的陰謀。經過這場戰役的較量,美國內部的反戰情緒逐漸高漲,迫使敵人對中朝人民軍隊的力量重新作出估計,不得不轉入戰略防禦,並接受停戰談判。

但是在談判中,彭老總發現,美軍的談判只是一個幌子,他們的目的就是在拖延時間,這時候彭老總認為,這樣下去對我方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便開始制定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的作戰計劃。

抗美援朝中美談判現場

在彭老總認為,我方和美軍的武器裝備的懸殊是相當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於是,1951年6月11日,彭老總致電偉人,準備在八月份再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進攻。

1951年7月1日,中朝兩國發表聲明,稱同意美軍的談判請求,雖然已經進入了停戰談判階段,但實際上雙方並未停止小規模的軍事鬥爭。

韓戰,美軍視角下的影像

7月24日,雙方談判依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在敵人進行休整的時候,彭老總也在部署著第六次戰役。

中美雙方為此都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組建談判小組,為即將到來的停戰談判做好充足的準備,另一方面則要求志願軍不要因為談判而鬆懈,以防美軍突然發起的任何攻勢。

至此,韓戰進入了邊打邊談的階段。

抗美援朝中的志願軍戰士

時任志願軍副總司令員的鄧華,因為熟悉朝鮮戰場的形式,被選為了談判小組的一員,跟隨談判小組前往開啟與聯合國軍代表進行停戰談判。

其實早在談判小組出發前,鄧華就已經意會到,若是談得不順利,志願軍很有可能在八月份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反擊作戰。

志願軍司令員開國上將 鄧華

7月8日,志願軍司令部下達了第六次戰役的作戰計劃,針對美軍構築的防禦工事,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將會採用陣地攻堅戰的打法。

同時,志願軍還增加了炮兵和坦克部隊,要求步兵、炮兵和坦克部隊,進行初步的協同作戰的演習。

抗美援朝美軍的防禦工事

鄧華在與談判小組到達開城的談判會場後,與聯合國軍代表展開了談判,但他仍然會抽出時間,對敵我雙方的形勢和力量進行信息分析。

彭老總預計在八月中旬完成最後的部署,在九月正式開展第六次戰役,隨著時間的推移,談判越發變得艱難起來,中朝雙方堅持底線,以三八線為停戰軍事分界。

開城

但是美軍卻仗著自己的炮火優勢,要求中朝雙方就軍事分界線做出讓步,企圖白得1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951年8月18日,美國先行發動夏季攻勢。8月24日,我中朝代表團遭到美軍襲擊,談判全面停止。

面對美國的夏季攻勢,中朝聯軍積極響應,展開陣地戰,令聯合國軍每前進一步都付出慘重的代價。很快,聯合國軍的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接連宣告破產,但彭老總預先制定的第六次反攻戰役,卻始終沒有展開。

夏季攻勢

這時候的志願軍在各個方面都與前五次戰役產生了極大的不同。

首先,在第六次戰役中,志願軍已經得到了大量蘇聯裝備的有力補充,並且還擁有了一部分的制空權,後勤補給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在這次戰役中,不會像之前一樣只靠人力來進行後勤保障。

這樣一來,志願軍打持久戰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也正是有了這些強有力的補充,才使得志願軍司令部的指揮官們信心十足,在兵力上的投入也遠超前五次戰役。

志願軍聯合司令部

但是,1951年,偉人收到來自朝鮮的急報,第二天偉人便命令終止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要知道,當時志願軍13個軍隊已經集結完畢,正準備一舉拿下聯合國軍。

但是,反常的是,發報的不是彭德懷而是志願軍副司令鄧華。

鄧華為何越級上報呢?

其實,我軍此時的情況已然發生了變化。

志願軍副司令鄧華

截止1951年6月,志願軍已經發動了五次大規模戰役,殲滅敵軍10萬餘人,逐漸瓦解了美軍的作戰鬥志,而我軍也因長期作戰導致進攻乏力,一時間戰爭局勢也發生了變化,戰場明顯轉向長期化。

這個時候,狡猾的美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所以,此刻的表面局勢是雙方處在僵持階段,事實上,中朝軍隊只占據了三八線以南部分地區,但是美軍掌握了大面積的東部山區 一旦美軍跨過三八線,八月份便會發起反擊,後果不堪設想。

三八線

而這一點,偉人在千里之外就想到,並及時向志願軍發出提高警惕的指令,停戰問題因此被擱置了半個月。為了徹底打消美軍的陰謀,偉人和彭老總一致決定發起第六次戰役。

志願軍在收到命令後,開始著手準備,不僅加急修建了三座前線機場,還集結了13個軍隊的兵力,負責主攻,其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五次戰役,旨在一舉殲滅美軍的兩大主力,一切已經蓄勢待發。

抗美援朝前線機場

可就在這個時候,鄧華突然叫停,因為在與美軍的停戰談判中,發現美軍不僅沒有停止步伐,反而調來了一支先進的主力,一旦開戰,結果無論勝負如何,我軍都將損失慘重。

為此,他緊急向彭總司令發電報,建議終止第六次戰役,可是幾次電報往來依舊無果,但當時的形勢刻不容緩。

影視劇中的彭總司令

無奈之下,鄧華又向偉人發去了電文,並快速分析了開戰的不利後果,只為阻止第六次戰役的進行。若我軍獲得大勝的話,自然是好,但是面對全副武裝的美軍,我軍即使取得大捷,也將損失慘重。萬一失敗了,我方不僅損失慘重,還會失去談判的最大籌碼。其次,從雙方的後勤兵力上看,也有很多隱患。

志願軍在經歷了之前的五次戰役後,不僅糧草不足,而且兵力削減,其次,士兵的補給也是最大的問題。除此之外,最嚴峻的問題就是戰爭形勢發生,之前的戰役都是在山地進行,美軍的頂級裝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抗美援朝山地作戰

但現在屬於平坦地勢,美軍自然可以大展身手,而我軍的勝算就更小了,而最壞的結果就是我軍可能因沒有攻破陣地被迫撤退,這對我軍是相當不利的。鄧華的這份電報也充分證明了周總理等人之前的擔憂是完全正確的。

鄧華的建議說白了就是避免大規模的戰役,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偉人看到電報後,思慮了許久,他認為鄧華的考慮不無道理,並對他大加讚賞。而且偉人說過,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鄧華在閱讀大量的軍事資料

就這樣,偉人同意了鄧華的意見,並電告彭老總,讓其認真考慮第六次戰役實施的可能性。正是在鄧華的建議下,我志願軍便改變了傳統的思路,由進攻轉變為陣地防禦戰。

後來的歷史證明,鄧華的思慮是對的,偉人也是高瞻遠矚的。我軍在陣地取得的戰果是之前運動戰的三倍之多,損失也減少了很多。面對志願軍的頑強阻擊,美軍始終無法突破志願軍防線,反而傷亡巨大。

防禦戰

在鄧華看來,能以三八線作為停戰界線,一定是戰爭的最好結局。

要知道,對於彭老總來說,取消第六次戰役是他做出的最艱難的決定,可後來陣地戰的成功也讓彭老總不禁感慨,鄧華真的是他的好幫手。

時隔一年,彭老總因病不得不回國休養,鄧華被任命為了志願軍代總司令,經歷了多場戰役的他此刻更多的是自信和成本,最後帶領志願軍完成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若不是當時鄧華的那封電報,肯定會有無數的將士犧牲在朝鮮戰場上。

志願軍戰士遠赴朝鮮作戰

1953年7月27日,經過兩年的對號,聯合國軍徹底對韓戰失去信心,在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的催促下,參戰各方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

至此,為期三年的韓戰徹底宣告結束,儘管第六次戰役最終並沒有實施。

艾森豪

面對鄧華的提議,偉人當機立斷,及時停止了第六次戰役,震懾住了美軍,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但是,作為「開國上將」的鄧華,在韓戰中打得美軍投降,為我國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何凱旋迴國後又被貶職,直接降職到了當時較為貧困的四川做副省長。說起鄧華上將,很多人說他是大器晚成類型的人,而且還被兩大元帥看重。

鄧華年輕時期照片

在1952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由於司令員彭老總的身體原因,沒有辦法只能退出前線,隨後就是開國上將鄧華接替指揮,著名的上甘嶺戰役還有金城戰役都是他指揮的,直接將老美打得投降。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開國大將,為什麼在回國之後的1959年突然被免職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呢?

上甘嶺戰役

據悉,鄧華出生於1910年4月,生長於湖南省的一個村子裡,與其他人相比,他的家境殷實,因此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1925年的時候,在長沙的一所中學學習,在這期間還參加了愛國學生運動,認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夥伴。

在剛接觸到中國共產黨的時候,鄧華就非常認同黨的理念,便在朋友的引薦下,於1927年3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沒多久,老蔣就發動了「白色恐怖運動」,抓捕了大量的中國共產黨員,一時間,上海與長沙就被這股白色恐怖蔓延了,鄧華差點被捕,還好及時逃脫,一路逃回了家鄉。

愛國學生運動

鄧華看到了國民黨這樣的行為後,對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了,在家鄉時,鄧華一直都沒有放棄學習,而且還暗中發展了很多的同志。

到了1928年,鄧華參加了湘南起義,之後跟隨朱司令到井岡山完成了會師。在紅軍中,鄧華的職務一直都是政委,五次反圍剿戰鬥他也都有參與。

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帶領部隊與紅一團一同抵禦國軍三個師的進攻,激烈的戰事持續了三天三夜,最終成功將對方擋住了。

湘南起義

隨後,鄧華經過黨中央的批准,被紅軍大學錄取,然而還沒學習多久,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紅軍的長征路開始了,而鄧華也跟著紅軍部隊轉移。

由於鄧華在參加紅軍以來,擔任的都是政委的職位,所以在軍事作戰方面一直沒有閃光點。但是,在長征中的好幾次戰鬥中,他的表現十分出色。

紅軍長征

而且在抗日戰爭中,鄧華參加了平型關大捷,為抗日立下了不少功勞,雖然一直表現出中規中矩的能力,但是在解放戰爭中,他可以用厚積薄發來形容。

眾所周知,鄧華在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展現出了強大的軍事指揮能力,直接驚艷了所有人,他的出色表現也讓中央看在眼裡。因此,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沒多久,鄧華也參加了這場戰鬥。

遼瀋戰役

由於彭總司令的身體原因,所以不得不在1952年6月回國,於是,最終的指揮權就落到了鄧華的手裡,而他也不負所望,指揮了上甘嶺等著名戰役。

可以這樣說,從鄧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表現來看,是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甚至對整個戰局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就連彭老總都非常的看好他,可見他的能力不一般。

在戰局結束後,鄧華就回國了,在1955年時,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並且還擔任著東北軍區副司令以及瀋陽軍區的司令。

鄧華回國被授予上將軍銜

在任職期間,鄧華一直都兢兢業業為祖國的建設努力著,但是在1959年的時候,由於受到彭老總的牽連被撤職了。那麼,這時候就有人問了,彭老總不是挺喜歡鄧華的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1958年以後,彭總為林元帥辯駁過,一來二去就認為彭老總有叛黨行為,於是秘密派小組去調查彭總。不久,彭老總莫名其妙地有了私通外國的罪名,被地方組織批鬥,然後這個老人終日不得見陽光,失去了妻兒,失去了生存的權利,慢慢地停止了呼吸。

中國當代軍事家 彭元帥

鄧華和彭總關係好,可以說沒有彭總的幫忙,鄧華的官職就不可能如此快速地升上去。於是,調查彭總的綜合小組矛頭直指鄧華,試圖從鄧華的嘴裡挖到有關彭總叛國的證據。

鄧華並不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他極具正義感,面對這樣的脅迫,鄧華自然是沒有放在眼裡,但是受到彭總事件的影響,上頭認為鄧華留在部隊是一種威脅,於是將立下赫赫戰功的鄧華降為四川的副省長。

鄧華與他的家人們

得知,這一訊息,鄧華部隊的士兵為鄧華感到憤憤不平,鄧華反而覺得感到釋然,所以他坦然接受紅色組織的判決結果。鄧華這種精神,應是我們新時代年輕人的楷模,值得我們效仿。

觀哥不得不說,偉人和鄧華都是軍事天才,值得我們後代的欽佩,如今國泰民安,我們定當銘記歷史。我們更不能忘記那些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官兵,正是他們的流血犧牲,才換來了我國長久的和平與穩定。從那之後,哪怕是強如美軍,也不得不對中國敬畏三分。

瞻仰鄧華將軍故居

贊同觀哥說法的朋友們,請在評論區留下「偉人萬歲」四個字。

雖然當時我國的經濟沒有美國強盛,但是,面對民族壓迫,英勇的中國人民從來不會妥協。中國人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世人,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我國軍民願意為正義與和平而戰的決心和信心,

在偉人領導的人民鐵軍手中,美帝國主義終將湮滅,無數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榮譽和尊嚴,必將照耀整個世界。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有人說這場戰爭是靠戰士們不怕死的精神打贏的,觀哥絕不同意。要知道,自從近代一百年以來,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像我們的人民軍隊一樣,清楚地知道戰爭到底是為誰打的。

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戰友當然知道生命的可貴,也一直渴望著和平。但是,為了祖國不受侵略,為了子孫後代能夠挺直腰板,他們向敵人發出了屬於新中國人民的怒吼。生義不可兼得,那就捨生取義。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了一群鐵骨錚錚、百折不撓的英雄兒女。

抗美援朝勝利復盤

現在早已是21世紀了,不是以前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大清了,而這一切都是我國革命先輩們為我們打來的。

最後觀哥願祖國越發強大。

好了,本期的內容到這裡就要結束了,觀哥感謝大家的瀏覽,祝大家恭喜發財,萬事順遂。觀哥後續會推出更多優質的內容,請持續關注觀哥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