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注意了:這5項檢查按順序做,併發症才能不來找,千萬別偷懶

2019-12-20     問上醫

糖尿病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如果控制不當,很容易招致併發症。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血糖平穩的基礎上,做好檢查工作,早發現早治療。


預防併發症,這5項簡單檢查堅持得越久,獲益越大

檢查1:每天都要做的足底檢查

對糖友來說,哪怕是小小的普通細菌感染,帶來的後果都是災難性的,比如說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經異常不同程度的血管病變導致的足部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

說白了就是,長期的高血糖導致患者的下肢神經發生病變,對冷、熱、痛、脹、麻木等感覺遲鈍。

同時,長期的高血糖也造成了末端血管病變,導致血液循環不好。

那麼,在這麼惡劣的情況下,如果腳上再發生個外傷,如果患者沒有及時發現,那麼隨之而來的很可能就是越來越嚴重的感染、潰瘍,甚至還會因為腳部血供無法重建、創面難以癒合,發展成壞疽。

因此,糖友每晚睡前一定要堅持做足部檢查,出現傷口儘早處理。具體包括:

一看

看雙腳、腳趾、指甲有無不正常的擠壓,有沒有老繭,有沒有潰瘍,有沒有腫脹,有沒有皮膚破損、真菌感染。

二摸

摸足背部動脈,脛骨下動脈,如果能清晰感覺到,則足部潰瘍的可能性較小。用手感覺腳背的溫度,冰說明下肢缺血,熱提示有感染。

檢查2:3個月化驗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檢測的「金指標」,能反映過去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不受偶爾一次的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響。

現在已經有研究證實,糖化血紅蛋白直接影響著各種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各位糖友不可大意。

糖友血紅蛋白的正常值在6~7%,建議每三個月化驗一次。

檢查3:6個月查一次血脂

血糖的代謝紊亂也會直接影響血脂代謝,導致高血脂。所以,糖友們除了要控制好血糖,還要定期測血脂,把血脂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版》:

總膽固醇:

正常範圍:3.25~5.18;邊緣升高:超過5.18;一旦超過6.22就得服用降脂藥。

甘油三酯:

正常範圍:0.2~1.7;邊緣升高:超過1.7;一旦超過2.26就要吃藥了。

低密度脂蛋白:

正常範圍:2.0~3.12;邊緣升高:超過3.37,一旦超過了4.12就要吃藥了。

高密度脂蛋白:

1.1~1.5mmol/L是正常範圍,如果低於1.03,就要提高警惕了。

檢查4:6個月查一次眼底

高血糖會損害眼部微血管,傷害眼部的視網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神經等重要組織,造成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在這一病變過程中,視網膜血管腫脹、變脆變弱,逐漸出現黃斑水腫、視網膜剝離,視力也會逐漸喪失。

早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沒有任何症狀,眼睛不紅不疼,視力也正常,很多患者也因此耽擱了治療,等到血管破裂出血或視網膜脫離了才就診,因此一定要提前預防。

檢查5:1年查一次腎功能

將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最終都會發展成糖尿病性腎病。

因為,血糖濃度太高只會增加腎臟的過濾負擔,讓腎臟不堪重負。數年後,腎臟就會無法把對人體有用的蛋白質重吸收入體內,而產生蛋白尿。

如果在微量蛋白尿階段沒有及時發現和治療,拖到後期,腎臟就會徹底喪失過濾功能,導致代謝廢物在血管內堆積,引起尿毒症、腎衰竭。


預防併發症,除了做檢查,你還得最好這2件事

第一件事:飲食上要低鹽、低糖、低脂肪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壓和血糖。

血糖超標會損傷血管壁,加速膽固醇沉積,形成斑塊;血壓過高,斑塊破裂,在血管里變成血栓,堵塞血管。

脂肪雖然不是洪水猛獸,但如果吃得太多,就容易加重糖尿病,因此動物油、雞皮、鴨皮等高脂肪食物要少吃。

第二件事:運動是天然的降糖藥

運動時,肌肉會消耗大量的葡萄糖,血液循環的速度也會加快,多餘的葡萄糖不通過胰島素就就能馬上被利用起來,此時只要分泌少量的胰島素就可以維持血糖平衡。

而且,運動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將沉積在血管中的」垃圾「(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帶走,降低血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VNLW8BMH2_cNUgaT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