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清史專家揭開380年前清朝龍脈,打斷它的卻是我們的敵人

2023-06-12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故宮清史專家揭開380年前清朝龍脈,打斷它的卻是我們的敵人

清朝龍脈的確存在,故宮揭開380年前清朝龍脈,打斷它的是我們的敵人,可喜還是可恨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所以說,龍脈離不開山與水。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因為龍的活動範圍變動不定,所以龍脈都是一個大致的位置。固定的是大多數龍脈都依山傍水。

清朝的龍脈在東北,東北是清朝人的老窩,更是龍氣所在地。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嫩江,就是龍的血液;長白山乃遼東龍脈,王氣沖霄,氣蓋幽燕。

瀋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後稱奉天行宮。是滿清入關挪位置之前的皇宮,也是愛新覺羅氏的龍興之地。380年前,清朝的開創者就是在這裡,邁出了他們入主中原的最後一步。

380年後的今天,國內一批知名學者為紀念瀋陽故宮的創建,近日舉行了學術研討。由於史料缺失,瀋陽故宮仍然有許多待解謎團。為此,專家們各持己見,眾說紛紜。

公元1621年,努爾哈赤率領八旗大軍以銳不可當之勢挺進遼東,並將都城從赫圖阿拉遷至遼東重鎮遼陽,大興土木,修築宮室。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時,努爾哈赤突然召集眾臣和貝勒議事,提出要遷都盛京(今瀋陽),諸親王、臣子當即強烈反對,但努爾哈赤堅持自己的主張。

努爾哈赤為何如此「倉促遷都」?民間一直流傳:努爾哈赤深信「傳統風水」,按照風水先生的指點,他在當時的東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廟;在東門裡修建彌陀寺;在風嶺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廟把神龍壓住,以保龍脈王氣。

但是,三座廟宇只壓住了龍頭、龍爪和龍尾,城裡的龍脊樑並沒被壓住。於是龍一拱腰,就要飛騰而去,一直向北飛到渾河北岸。罕王以為龍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龍潛之地再修造城池,於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並將此命名為「奉天」。又因為渾河古稱瀋水,而河的北岸為陽(風水中有關陰陽的規定為:山的南面為陽、北面為陰,水的南邊為陰、北邊為陽),所以又稱「瀋陽」。

當然,傳說似乎過於神奇,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李治亭教授和瀋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悅表示,歷來建都建城,風水都是放首位的。瀋陽在渾河之陽,上通遼河,遼河又通大海,可謂是一塊「風水寶地」。

正是靠這天然的突出龍氣,滿清入關以後才繁華興旺。滿清之所以嚴禁「闖關東」,任何人不准近山開耕、進山漁獵。一則防止滿洲國本部漢化,二則害怕漢人壞了滿清風水,所以清初龍脈保護得極好,更是出了康雍乾盛世!

蘇子河畔,啟運山腳下的永陵是大清皇帝愛新覺羅氏族的祖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父親、祖父、曾祖等皇室族親的陵墓。人都說瀋陽是「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那永陵則是清王朝皇族的「祖墳」。眾多的影視劇中總會出現「龍脈」、「寶藏」等字眼兒,傳說清王朝入關前曾在一處藏匿了大批寶藏,以備後患,找到龍脈就能找到寶藏。康熙年間,天地會盛行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尋找大清寶藏,以用來推翻清王朝統治。

,努爾哈赤祖先在長白山被其他部落打敗,於是,努爾哈赤的祖父背著父親的屍骨,沿著長白山走下來,打算給自己的部落找一個落腳的地方。這天,他來到蘇子河畔,煙囪山下,見天色已晚,就住進附近一個小店。可是,店主人見他身背骨灰匣犯了忌諱,說什麼也不讓他進店。無奈,他只好背著父親的骨灰匣走出小店,站在路邊舉目北望,發現在喬山龍崗腳下,長有一棵粗大榆樹,樹幹離地三尺處有一個分叉,於是便把骨灰匣放在樹杈上面,準備次日來取,然後回客店住下。

夜間天氣驟然變化,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第二天雨過天晴,早上準備趕路的時候,來到樹前卻發現骨灰匣竟然長在樹上取不下來了,他非常著急就使勁的掰,結果順著樹叉流出了鮮血,他很害怕便在當地請來了一位能人(風水師),風水師來到樹前仔細地勘察了一番,發現這條龍是西東走向,龍頭在西,龍尾在東,蜿蜒起伏,大小不等十二個龍脊(砂峰山頭),就告訴他「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後面的山是一條龍脈,對面一座照山叫煙囪山,還有一條蘇子河環繞,加上龍崗山的十二峰,預示著你家後世將有十二代皇帝坐天下,天意不可違,你就把屍骨葬在這裡吧。」努爾哈赤斷定好龍穴,才修建了現在的永陵。

其實,當年那條明朝國師沒有破壞的「懸龍」,就正好盤在這棵大榆神樹上,卻被他的祖先無意中碰巧壓中了。後來努爾哈赤將部落遷到離龍崗山不遠的赫圖阿拉,則以父祖被害為由,發布了「七大恨」以此起兵,東征西討,真的打敗了明朝,做了清王朝開國皇帝。在永陵後方有座山,為啟運山,有高低不等的十二個山頭組成,從努爾哈赤登基稱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正好是十二位皇帝,因山頭大小不等,也就註定了皇帝在位時間長短不一。

鴉片戰爭以後,滿清風雨飄搖,對龍脈的保護力不從心。1894年,滿清為保對朝鮮的宗主國霸權,傲然與初興的小日本對決,殊不料日本早非吳下阿蒙,日軍攜明治維新之蒸蒸銳氣,痛擊清軍如摧枯拉朽,日本大軍渡鴨綠江進入遼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直打到山海關外,慈禧駭得手足無措,慌忙叫李鴻章向日本乞和。

一貫是「中國通」的日本人,對滿清的風水了如指掌。時日本以滿清為頭號敵人,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控制了遼東日軍,一面向東北漢人散發《討滿檄文》、《揚州十日記》,一面將大鐵釘打入長白山的「龍脊」,打斷了滿清的龍脈。

不由得你信不信,自日軍的鐵釘打入長白山山脊後,滿清的確厄運連連,變本加厲,幾無喘息之機:清廷先是縱容夥同拳匪屠殺洋人,燒毀教堂。.惹來八國聯軍大力懲創,其偽京魔窟北平被端掉,平日裡騎在漢人頭上作威作福的賊韃子八旗權貴,威風掃地,死傷慘重,妖婦慈禧化妝西逃,惶惶如喪家之犬,虜朝王氣,掃地以盡。

日軍痛擊清軍如摧枯拉朽,直接進入遼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直打到山海關外,慈禧慌忙向日本乞和。最終不僅控制了遼東日軍,而且還將大鐵釘打入長白山的「龍脊」,打斷了滿清的龍脈。

從此滿清厄運連連,幾無喘息之機:八國聯軍。自此清朝一蹶不振,已無法生存,長達三百年的封建統治宣布告終。

正是應了龍脈已斷,氣數已盡,清朝將不復存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6e4e5380eda7e4db0e11404baf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