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除食物、藥物的影響後,如果糞便顏色發生變化,可能與下面一些疾病相關 [1,2] 。
柏油樣便:糞便為黑色、發亮,跟新鋪的柏油路顏色一樣,多因食管、胃等上部消化道出血,出血量不大時,血液混在大便中排出所致,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上消化道腫瘤、胃黏膜脫垂等。
白色糞便:如果糞便呈灰白色,主要是膽汁排泄發生障礙,膽紅素無法正常排出所致,如膽結石、膽道腫瘤、胰腺癌等。如果大便同時呈油脂狀,且量多、惡臭,考慮消化道吸收不良綜合徵、慢性胰腺炎等。
綠色或墨綠色便:如果糞便呈綠色或墨綠色,同時伴有酸臭、泡沫,可能是腸道功能失調、消化不良等引起。如果糞便中混有膿液,可能是急性腸炎的表現。
紅色糞便:血液混在糞便中或表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便血」,多因直腸、結腸等下部消化道出血所致,可呈鮮紅色或暗紅色,如痔瘡、腸息肉、結腸癌、直腸癌等。
深黃色便:是由於紅細胞大量破壞後,產生大量膽紅素造成溶血性黃疸,如血型不合導致的輸血後溶血性黃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果醬色便:通常是因為腸道炎症、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如阿米巴痢疾及腸套疊病變(腸套疊主要見於嬰幼兒)等。
出現上述大便異常情況時,及時去醫院消化科或腸道門診就診,請醫生明確診斷後及時治療。當然,如果你還有更多關於消化道疾病的問題,可以試試在丁香醫生 App 中搜索關鍵詞,比如「大便」「腹瀉」「便血」「急性腸胃炎」等等,你想知道的問題,都可以搜搜看:
大便異常要做哪些檢查?
腹瀉怎麼緩解?
便血如何緩解或減輕?
急性胃腸炎如何治療?
百科作者
李豐林 消化內科 主治醫師
審核專家
施嫣紅 消化內科 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萬學紅,盧雪峰. 診斷學[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內科學[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策劃製作
策劃:恩茂 | 監製:BruceLi
排版:春夏
封面圖來源:丁香醫生內容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