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視角:為什麼特斯拉今年這麼疲軟?

2023-11-09     汽車扒一扒

從銷量數據來看,特斯拉的確在增量,但和往年相比,特斯拉今年犧牲了很多,同時增量相比於2022年,疲軟不少。

特斯拉的數據量難以捉摸,因為計算的是上海超級工廠的批發量,其中包含了出口銷量,雖然上海工廠截止到10月的累計交付量已經超過77萬台,但要知道的是,出口量巨大。

以10月份為例,特斯拉批發量7.2萬台,出口量達到4.3萬台,也就是國內銷售量只有2.9萬台,在特斯拉的產品布局規劃中,Model Y早已成為重點銷售車型,不少用戶群體進店直奔Model Y而去。

從大盤上來看,全球市場方面特斯拉完成了180萬既定目標難度不大,但在國內市場增量已經非常緩慢。

為什麼?

一直以來,特斯拉都被視為中國市場的領袖電動化品牌,一方面品牌定調相對出色,用戶群體忠誠度高,且文化素養、時尚程度以及收入水平不錯,另一方面其真正意義上具備核心技術儲備,三電系統以及充電系統都表現不錯。

但這個印象在2023年中期被無情扭轉。

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電動化品牌領航能力極強,面對特斯拉擁有直接對抗的競爭力,20萬-30萬級的電動化選手數量驟增,同時技術標準、設計、用料都要遠遠超過Model Y。

比如說小鵬G6、問界M7、智己LS6,這些定位25萬上下的車型都是Model Y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按照特斯拉的慣例,降價之後銷量必然會有明顯的增幅,Model Y今年超34萬的銷量相比於去年的23萬銷量的確有明顯的增幅,但這卻是用犧牲Model 3銷量增幅換來的。去年同期Model 3銷量為10萬台,今年的銷量為11萬台。

今年以來,Model 3以及Model Y的定價多次下調,截止到今年累計46萬的銷量,相比於去年51萬的全年銷量,今年整體銷量增幅並不會很大。

如果我們回顧特斯拉的年度銷量表現,井噴式的增幅在2023年戛然而止。

2021年,特斯拉以93萬台的整車銷量成為全球銷量冠軍,是排名第二比亞迪的1.6倍,當年國內市場交付31萬台新車,2022年全球銷量131萬台,國內市場銷量51萬台,已經被比亞迪反超。

2023年1-10月,特斯拉國內累計銷量為46萬,按照數據推演,特斯拉今年的銷量將會穩定在55萬,這意味著降價策略在中國市場失效。

退一步從整個市場大盤來看,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在年底將會接近40%,電動化產品增幅也將會穩穩超過36%。

在這種電動化強勢增幅的局面中,特斯拉的銷量顯然不如預期。

一方面 ,對於消費者來說可選擇產品越來越多,特斯拉不是唯一選擇,另一方面,在真正的產品篩選上,高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強勢,比如說更高階的NOA自動駕駛輔助領航系統、800V高壓平台、豪華座艙、價格亮點,都是特斯拉所沒有的。

特斯拉本身也存在產品更迭速度慢的問題,兩年前特斯拉的確是30萬級很有吸引力的產品,這是因為中國車企沒有能夠產生與之對抗的能力,但2023年伴隨著技術的成熟、產業鏈的健全,生產出對抗Model 3這樣的產品並不難。

在這種大環境下,特斯拉增速疲軟也必然是事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b333b66fe06bef9e73b40062632ab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