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魚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
女生在談婚論嫁的時候,最後選擇和一個人在一起,一定是需要經過多方面的綜合考核,其中人品尤為重要。
在人品面前,物質可以再為商榷,愛情也能稍作退步。一輩子的事情,馬虎不得,人品是衡量的最終參考。
在這個條件下,有些人有著再為光鮮的外表,也不能為人所真正喜歡。
吳阿姨兒子的情況比這還嚴重一些,因為他們一家人都沒有意識到,兒子始終找不到另外一半的根本原因。
在吳阿姨的眼裡,自己的兒子是個能幹的人,有不錯的事業,有車有房有存款,模樣周正,個子也高,為何到了34歲的年紀,卻始終不能成家呢?
她的兒子,從26歲就開始相親,這麼多年下來,相的人也可以說是不少了。剛剛認識的時候,女方都有意並且比較主動,但時間稍長,她的兒子總是被分手的那一個。
並且,這個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半個月,多數情況下,都是一周左右就會被分手。
34歲的兒子沒有妻子,吳阿姨自然很愁,她自己21歲的時候就已經生下了兒子,並且是家裡的獨生子,如果兒子不能成家,她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吳阿姨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托各種人給自己兒子介紹另外一半,走到哪裡都不忘了推銷自己的兒子。
她兒子自己前些年的時候並不急,如今看來,也是有些著急了,很是積極地去相親,每次也都很主動,但最後的結果還是和以前一樣。
吳阿姨很是不能理解,有的時候難免和人吐槽,說自己的兒子這麼優秀,怎麼就能不公平,遇上這樣的事呢?
她一般吐槽的時候,沒人接話,但大家卻是心知肚明。甚至周圍的人,一般吳阿姨讓幫忙介紹,大家都是婉拒的。
說的理由都一樣,不能害了人家姑娘。
02
我們都知道一件事,父母的婚姻,往往能夠折射出孩子的價值觀和婚姻觀,雖說不是絕對複製,但一定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吳阿姨的婚姻幸福嗎?
這個問題,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答案,周圍的人都認為她是不幸福的,但是吳阿姨自己認為幸福。
吳阿姨在家裡,是個沒什麼話語權的人,她也習慣於事事都聽從老公的,在家裡很是賢惠吧。結婚多年,她的老公從來不曾進過廚房,做過家務。
就連吃飯的時候,都是她把飯盛好,遞到老公手裡。饒是這樣,她的老公時不時地還是脾氣不好,凶她是常有的事,從來不給她面子。
這樣的婚姻,吳阿姨為何感覺幸福呢?
因為她的脾氣實在是太好,好得都沒脾氣了那種,說什麼都是樂呵呵地。她的老公不管怎麼凶她,她也從來不生氣。
外人說起她,永遠都是四個字:心太寬了。
所以,她在這樣的婚姻里,依舊生活了大半輩子。而吳阿姨的兒子,也漸漸地在父母這樣婚姻的耳濡目染中,學去了一些東西吧。
因為是家裡的獨生子,所以吳阿姨和老公一直都很寵溺這個兒子。她的兒子按理來說,的確是不錯的一個人,尤其是在賺錢這方面上很有能力,做了不少的事,自己經濟很早就獨立了。
她兒子剛開始的時候只想著發展事業,並不想談戀愛,所以26歲的時候,才在家裡人的催促下去相親。
結果本來以為很容易的一件事,硬是在日復一日中越變越難。
03
她的兒子,對別人是不錯的那種人,在外見著感覺也有禮貌。就是在對待吳阿姨這件事上,可以說是遺傳了他爸的精髓。
她的鄰居曾經講過一件事。
吳阿姨不工作後,感覺待在家裡實在閒著無聊,於是去親戚的店裡幫忙守店。她的親戚開了一個花店,是她的兒子去給親戚說的這件事。
結果有一天,吳阿姨賣一盆花,把價格說錯了,少說了錢,她很不好意思,說自己補起來。剛好兒子過來,見狀就埋怨媽沒用,語氣很兇。
她的兒子時常說吳阿姨沒用,除了吃飯睡覺,什麼事都干不好。回去之後,到家了都還在凶吳阿姨。
鄰居見狀,替吳阿姨說了兩句話:「你媽也不是故意的,再說她去工作,還不是為了你著想,想給你多存點錢。」
她的兒子冷笑,說是自己幫了她一個大忙才對,這份工作是他去說的。如果不是自己,她還是在家裡吃閒飯的一個人。
吃閒飯,是吳阿姨的老公時常說的一句話。
還有一件事,很多人都見過。
吳阿姨的兒子不知道因為什麼事出門,走得很快,吳阿姨在後面追,追出了小區,嘴裡說的卻是:「兒子,你把飯吃了再走啊。」
她的兒子轉過身來,語氣急躁得像要噴火:「你煩不煩,我都說了不吃!」
吳阿姨也絲毫不惱,轉過身來,就和旁邊的人說說笑笑:「你看這脾氣,和他爸一樣!」沒人接話,所有人都驚訝於她的反應。
她自己也時常在外面說:「我在這個家裡是最沒地位的一個人,大的說我,小的也說我。」但語氣,依舊沒有半分惱怒,而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終於,她這個「零脾氣」的母親,把34歲的兒子養成了「愁娶男」。
04
這個年紀還沒結婚,毫無疑問的「大齡剩男」。
而很多相親的女生,最後拒絕他的理由都是同一個:一個對母親不好的人,不值得託付。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相親的女生都感覺他條件不錯,但是相處下來,看到他打電話或者平時和母親說話的態度之後,都認為這樣的人不可靠。
還有一個女生這樣說:「害怕自己變成下一個他的母親。」
饒是吳阿姨知道,她的兒子也知道這個原因,卻並沒有改什麼。因為在吳阿姨看來,自己的兒子並沒有對她不好。
所以,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
而吳阿姨的兒子,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母親不好,大概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吧,反正在家裡,母親都是被說的那個人。
而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從來沒有告訴過他,怎樣才是他應該做的,怎樣是一個兒子對待母親的正確態度?他從小被寵慣了,到現在母親依然寵著他。
所以,同理類推。有些人說,他的婚姻觀必定也和他父親類似吧。
他的父親大男子主義特別嚴重,說的話不容反駁,要求在家裡有著絕對地位,不知道心疼妻子就算了,還把一切都視為理所應當。
這樣的人,必定不敢嫁。
一個男人,在生活中的人品,必定也能窺探其在婚姻中的人品,一個對母親都不好的人,饒是其他條件再好,依舊無法讓人放心。
而其人品的塑造,是一個人在成長旅途中的潛移默化,父母的教育和婚姻觀尤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老師。
所以,作為父母,不要做那個帶錯路的人。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