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從德國撤軍1萬人的消息傳出之後,北約內部反對和質疑之聲不絕於耳。德國《明鏡》周刊指出,如此重大的戰略調整,白宮主人事先都沒有通報歐洲盟友,讓德國顯得有些猝不及防。
美國《福布斯》雜誌近日刊文,對特朗普棄盟友於不顧的撤軍之舉提出質疑。 文章稱,在特朗普之前,俄羅斯需要60個小時才能打敗北約,如今取勝速度會變快了很多。
文章認為,美國削減歐洲駐軍,勢必導致北約力量的減弱。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的國土安全將變得岌岌可危。事實上,2014年之後,北約的軍事實力就無法對抗「莫斯科對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可能軍事進攻」。
《福布斯》雜誌對北約和俄羅斯雙方在波羅的海沿岸的軍事對峙實力進行了粗略對比:俄羅斯可以將760輛坦克快速投送至這一地區,而北約只部署有130輛坦克,而且大部分是美軍的坦克。所以,即便北約擁有空中優勢,也很難抵擋住俄軍的進攻。
該文作者指出,美國減少歐洲駐軍之後,俄羅斯攻占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可能不再需要60個小時,因為北約的東部成員國已經變得更加脆弱、不堪一擊。
分析人士指出,美媒再炒俄軍入侵歐洲話題,是典型的賊喊捉賊,虛張聲勢嚇唬北約小兄弟。首先,目前俄羅斯並沒有入侵北約歐洲成員國的意願。普京雖然視蘇聯解體為最大的遺憾,但他內心非常清楚,光復甦聯收復原先的加盟共和國已經斷無可能。更何況,波羅的海三國由美國為首的北約罩著,打狗還得看主子,選擇與北約「正面剛」,再借俄羅斯一個「熊膽」,它也不敢。
其次,雖然北約屢屢炒作「俄羅斯軍事威脅論」,但縱觀蘇聯解體之後的歐洲安全態勢,北約一直是步步緊逼,而俄羅斯卻是節節倒退。北約經過了數輪東擴,成功將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捷克等中東歐國家納入麾下,2014年,美歐在基輔成功策動廣場革命之後,將烏克蘭拉入西方陣營。去年以來,美國和歐盟又加大了對俄羅斯鐵桿盟友白俄羅斯的拉攏力度。今年是白俄羅斯的大選之年,不排除該國會爆發類似於烏克蘭的「廣場革命」。
如果白俄羅斯「淪陷」,俄羅斯的戰略緩衝地帶將蕩然無存,西部大門將徹底面向北約敞開。北約把大炮都架到了俄羅斯門口,卻成天對外嚷嚷著俄羅斯的軍事入侵威脅,誰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VPNmXIBiuFnsJQV4p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