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新冠病毒轟轟烈烈之際
遠在非洲的奈及利亞
也傳來了令人錯愕的消息
當地爆發了不明疾病
大部分發病者
會在48小時內身亡!
(圖源:新京報)
奈及利亞爆發怪病
非洲國家奈及利亞
在東南部的貝努埃州
1月底出現了數起「奇怪的病」
首先我們看看奈及利亞
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雖然遠在非洲
國家名字聽著很陌生
像是一個小國家
(圖源:中國外交部)
但其實奈及利亞擁有
超過2億人口
是世界上人口第七多國家
還曾經連續2年被評為非洲最大經濟體
(奈及利亞城市景觀,圖源:搜狐)
雖然是最大經濟體
但是人民生活依然非常貧困
去年5月奈及利亞超過印度
成為世界上生活極端貧困的
人數最多的國家
每天的生活費不足1.90美元
人多貧困、醫療條件不好
這樣的地方一旦
大規模爆發「疫情」後果不堪設想
(圖源:BBC)
首宗「怪病」病例出現於1月29日
在首都阿布賈東南方的貝努埃州
患者均有嘔吐、浮腫及腹瀉等症狀
不少患者感染48小時內不治身亡
世衛組織近日公布初步調查稱
可排除病毒和細菌感染可能
排除了伊波拉或拉沙熱這兩種
源於非洲的流行病
專家推測或為殺蟲劑中毒
也有人認為是
用於捕魚的化學物導致
奈及利亞(圖源:inature)
巴西出現不明病毒
地球的另一端巴西
在這新年伊始也出現了異樣
科學家在巴西發現了
一種神秘的、全新的病毒
該病毒 90% 的基因組成無法識別
這些基因信息此前從未被記錄在案
目前該病毒暫命名為
Yaravirus brasiliensis雅拉病毒
取自巴西神話中的水神雅拉
(圖源:Bhaz)
病毒是在巴西貝洛奧里藏特市的
潘普利亞湖發現的
新的雅拉病毒的存在
反映了病毒世界中存在巨大變異性
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
就會以某種方式與人類產生交集
最近在家看了一部
大牌明星雲集的好萊塢災難片……
劇情和眼前正在發生的事
有許多相似之處
《傳染病》Contagion
據說這個2011年的影片靈感來源於SARS。講述了一種靠空氣傳播的致命病毒,以及世界各地的醫療組織爭分奪秒研究病毒抗體的故事。節奏緊張,表演精彩!
其實整個人類歷史
都在跟各種傳染性疾病做鬥爭
一些紀錄片或者電影
都是很好的傳染病科普教材
《傳染病》這部大片
採用紀實的風格
刻畫了災難面前的「群像」
在疾病迅速蔓延的時候
不同國家、不同階層、各行各業的人
他們各自不同的表現
有人與疾病痛苦作鬥爭
有人在爭分奪秒的
有人乘機牟利、發國難財
還有人趁機造謠想要到達某種目的
在這裡火龍妹就不劇透太多了
留待自己去細細品味這部電影
一隻蝙蝠引發的災難
其中有一個細節非常有意思
最後結尾揭露了
這場席捲全世界的傳染病
病毒其實來自於蝙蝠
一片樹林被砍伐了 > 棲息的蝙蝠被迫飛到鄉村的豬圈 > 蝙蝠嘴裡的食物掉到豬圈裡被豬吃了 > 這頭豬被屠宰後送往餐廳 > 大廚處理豬肉時沒戴手套 > 沒洗手跟顧客握了手 > 這名顧客是「超級傳播者」把病毒帶回了國……
沒錯,蝙蝠就是病毒的宿主
蝙蝠是公認的
「移動病毒庫」
2003年的SARS病毒
和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
都以蝙蝠為宿主
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
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
部分蝙蝠相關病毒
病毒
擴增宿主
高危人群
SARS
果子狸
經營野生動物的餐館老闆或者商販
伊波拉病毒
非人靈長類
靈長類研究者或叢林獵人
享德拉病毒
馬
和馬密切接觸的人
曼那角病毒
豬
養豬工人
尼帕病毒
豬
養豬工人
狂犬病毒
幾乎所有哺乳動物
疫情的人等
包括尼帕病毒、享德拉病毒、
SARS、伊波拉病毒等我們熟知的
在傳播人之前可能各自經過
豬、馬、果子狸、靈長類動物
等中間宿主傳播。。。
根據中國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
穿山甲或為新冠病毒的
潛在中間宿主
(圖源:東方衛視)
作宿主的蝙蝠身上有那麼多病毒
為啥自己沒事?
作為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蝙蝠是有些特異之處的
長壽:對於恆溫動物來說,體型越大一般壽命也會越長。但是小小的蝙蝠壽命竟然可以達到30年。差不多體型的老鼠,平均壽命只有3年……
體溫高:蝙蝠體溫常年40攝氏度,對於人類來說就是「發燒」的狀態。大家知道發燒是免疫系統在工作,用高溫消滅多數病原體的應激身體狀態。而蝙蝠「開掛了」長期是這種體溫。
特殊免疫系統:蝙蝠還進化出了與眾不同的免疫系統,該免疫系統能分泌出免疫細胞,以此和病毒保持平衡,免疫系統殺不死病毒,而這些病毒也無法破壞免疫系統,兩者和諧共處。
蝙蝠的特殊之處讓他
成為了"最毒"的動物
所以,那些吃蝙蝠的人
到底在想些什麼??
(網傳一個節目上美女主持吃蝙蝠)
傳染病與人類如影隨形
傳染病在人類歷史上
留下了沉重的記憶
《槍炮,病菌與鋼鐵》
一書裡面就提到:
「整個近代史上的人類殺手是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瘧疾,瘟疫,麻疹和霍亂。他們都是從動物的疾病演化而來的傳染病,雖然奇怪的是,引起我們人類流行疾病的大多數病菌如今幾乎只局限在人類中流行。」
中國目前的法定傳染病
有甲、乙、丙3類,共39種
甲類最嚴重,丙類最輕微
曾經我們覺得很可怕的非典
其實是屬於乙類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
是在人類歷史上
造成過大規模死亡的
鼠疫、霍亂
例如鼠疫,也叫黑死病,得上鼠疫會導致發熱、嚴重毒血症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後期發展為敗血症,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是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一,歷史上曾多次爆發幾乎毀滅性的鼠疫。
可以說任何傳染病在
鼠疫和霍亂面前都是渣渣……
乙類包括
二十六種傳染病
破麻布,百鉤懸 (破傷風、麻疹、布魯氏菌病、百日咳、鉤端螺旋體)飛禽集合(結核)及腦肝 (非典、禽流感、流腦脊髓膜炎、結核、血吸蟲、乙腦、B肝)灰犬熱,紅梅寒 (脊髓灰質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熱、猩紅熱、梅毒、傷寒、副傷寒)白米登臨(淋)愛滋壇(炭) (白喉、阿米巴痢疾和細菌性痢疾、登革熱、淋病、AIDS、炭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丙類傳染病
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
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控制傳染病最高效的方式在於防控
傳染病的三個基本條件
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缺乏任何一個都無法造成傳染病的流行
所以對於傳染病預防
也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
看完這篇你應該心裡有數
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
在整個傳染病體系里
是處於什麼位置
(圖源:澳大利亞BSL-4實驗室)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與
各種傳染疾病鬥爭的漫長過程
人類一次次戰勝了各種疾病
才得已有了千年歷史
—END—
希望研究者能早日找到
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
人類一次次戰勝傳染病
這次也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