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應鏈的定義
「智慧供應鏈」是結合物聯網技術和現代供應鏈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是在企業中和企業間構建的,實現供應鏈的網絡化、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技術與管理的綜合集成。
智慧供應鏈的特點
智能供應鏈的核心是著眼於使供應鏈中的成員在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方面實現無縫對接,儘量消除不對稱信息因子的影響,最終從根本上解決供應鏈效率問題。由於嵌入了智能信息網絡技術,「智慧供應鏈」與傳統供應鏈相比,具備以下特點:
1、全局為主:不再以某一個企業利益為中心,強調整個供應鏈鏈條的效益。
2、以客戶為中心:不再是單純的按訂單提供產品,更著重客戶的滿意度。
3、向供應鏈要效益:JIT精益型供應鏈,強調供應鏈的增值活動。
4、協同性強:以客戶拉動需求,做出相對應的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配送計劃。
5、可視化:整個訂單執行過程可視化,隨時監控供應鏈條的異常。
6、智能化:智能的銷售預測,支持仿真分析,達到總成本最優、交付最快、質量最優的目標。
智慧供應鏈建設的意義:
1、它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智慧供應鏈基礎,那麼製造智能化基礎也就變得零碎,不成系統,再好的智能產品也都可能變成「殭屍機器人」
2、它是商業模式創新與先機的引導者:如果沒有智能化的供應鏈引導,智能製造僅僅是生產模式的轉變,無法形成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升級。
3、它是智能化邏輯思考的動力源泉:失去動態供應鏈全過程適時智能化監控的智能製造,也僅僅是解決了看得見的智能化,沒有解決邏輯的智能化,於是供應鏈還是無法思考(對於過程中數據差異的自反饋、自補償、自優化)。
4、協同性強:以客戶需求拉動,做出相對應的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配送計劃。
5、供應鏈可視化:隨時掌握供應鏈的信息,並可以通過智能仿真,排查異常。
6、智慧的供應鏈是以總成本最優、最佳交付為目標而建設的,它將大大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智慧供應鏈建設的思路
1、以供應鏈SCOR模型(備註:國際供應鏈協會International SC Council制定的供應鏈流程參考模型,是供應鏈的診斷工具,它涵蓋了所有行業)評價供應鏈績效與標杆企業的對比,找出需要優化的目標,診斷存在的問題,集成供應鏈管理體系。
2、從精益供應鏈的角度優化業務流程,縮短交付時間及降低成本,達到以共同合作為基礎,在需要的時間、需要的地點、以需要的數量、需要的質量供應需要的物品的目標。
智慧供應鏈跨越了單一縱向的供應鏈,呈現了多相關行業或者同水平層級多主體協同,其根據供應鏈運營的整體特點和要求,通過融合化、系統化的信息通訊技術,優化甚至創新供應鏈的效率和效益,真正做到供應鏈管理的及時化、透明化、互動化和可追溯化,從而最大程度為各利益相關方實現價值。
參考自:賽意智能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