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偉紅:踐行入黨初心 勇擔時代使命

2019-08-06     銅仁組工

踐行入黨初心 勇擔時代使命

——追記銅仁市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文偉紅

「我一直把你當兒子,走得太可惜了!」76歲的村民崔素英在沿河自治縣中寨鎮大坪村駐村第一書記文偉紅的靈前悲痛萬分。

文偉紅,男,土家族,中共黨員,1974年9月出生於沿河自治縣土地坳鎮群英村,貴州沿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企業服務中心幹部。於2013年開始駐村,先後在該縣淇灘鎮和平村、彭華村,團結街道麝香村,中寨鎮大坪村駐村。2019年7月22日18時許,文偉紅同志在村委會處理完事務後,到大坪組檢查烤煙產業途中,不幸碰觸電身亡,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駐村以來,他始終紮根基層、心繫群眾、敢於擔當,為所駐村的脫貧攻堅傾注了心血和汗水,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稱讚和組織的肯定,充分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一心向黨,爭當脫貧攻堅好戰士

「兒時的記憶中,爸爸您常跟我講鋸齒山牛皮塘解放軍當年的剿匪故事,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我迷上了鋸齒山,當時就在想,如果我是一名解放軍,該多好!」文偉紅在寫給爸媽的信中說出自己兒時的心愿。

在淇灘鎮和平村、彭華村,團結街道麝香村都先後順利脫貧出列後,2018年3月,文偉紅抓住全縣對駐村幹部進行調整補充的機遇,再次向組織請纓,要到脫貧攻堅任務重、脫貧難度大的深度貧困村駐村,組織把他選派到了鋸齒山下中寨鎮大坪村。

「我實現了兒時的夢想,今天,我踏上了中寨鎮鋸齒山這片熱土,並在這裡開啟了另一場戰爭——脫貧攻堅戰,我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這是文偉紅駐中寨鎮大坪村後的感悟。

文偉紅同志始終忠誠於黨、信念堅定、不忘初心,聽從黨的召喚、服從組織安排、堅持苦幹實幹,直到他在脫貧攻堅戰的一線倒下。始終踐行著他入黨時的錚錚誓言——「我將隨時以一個中共黨員的身份在祖國建設的第一線衝鋒陷陣,在任何艱苦危機時刻,絕不畏縮,挺身而出,為祖國繁榮發展發光發熱……」。

一心為民,做踐行「宗旨」的好乾部

文偉紅始終把村民群眾的大小事務裝在心中,牢記第一書記的職責使命,把提升群眾生活質量作為己任,踐行著黨的「宗旨」,忠誠於黨的事業。

中寨鎮大坪村由於群眾思想觀念較落後,每年種植一季后土地長期閒置,蔬菜等都需要從二十里外的鎮上購買,給當地群眾帶來了不少負擔。文偉紅觀察到這一情況後,自掏腰包購買了一些菜種,逐一發放給在家的村民。他擔心群眾不播種,就給群眾說「伯娘、大伯,這菜你幫我種著,我沒有菜了就來你家拿。」

「文書記是好人,年初他給我們買了絲瓜、白菜等菜種,他想的是如何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在他的關心下,我們吃上了自家種的蔬菜。」67歲的田維英追憶著。

在大坪村,喪事基本都要辦十天半月,葬期太久給原本就不富裕的村民帶來了不少負擔。每當有人逝世文偉紅就會上門做思想工作,推行厚養薄葬,改變群眾生活陋習。大坪村楊家組村民楊樺的父親去世後,經他多次動員,把葬期從8天改為3天。縮短的5天為楊樺節約了4萬多元的開支,給原本就貧困的家庭減少了打擊。

文偉紅堅持想群眾之想、急群眾之急,幫助群眾解決出行難、用水難等老大難問題。駐大坪村一年多來,帶著村民修建通組硬化路17公里,修建7個飲水池共230立方米,鋪設水管24.5公里,實現人畜保障性安全飲水全覆蓋。烤煙、養蜂等產業發展已見成效。80戶貧困戶368人易地搬遷到了銅仁市碧江區,過上了好日子。

「文偉紅駐村以來,大坪村實現了全村安全飲用水全覆蓋,進村路由一條變為了四條,文偉紅在動員群眾支持和參與基礎建設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中寨鎮黨委書記譚鵬飛評價道。

支部書記高騰科說:「文書記來我們大坪後,村容、村貌、民風、民情都有提升」。

一腔熱血,做村民致富的領路人

集體經濟一直是大坪村的短板,文偉紅進村後,看到了這個問題,思考著如何通過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他在走訪中發現養蜂是大坪村部分村民收入的重要途徑。「蘭書友家63桶,劉廷福家12桶,蘭仕平家7桶」,他一一記下。經過多次研究,他與村幹部一起確定利用好大坪村的自然環境優勢,利用養殖蜜蜂發展集體經濟產業。最後,通過多方對接,爭取到30多萬元幫扶資金,迅速採購了200多桶蜜蜂。

「這些也是文偉紅書記駐村後,帶著我們多方爭取發展的集體產業,沒有文書記我們難以啟動發展。」村主任指著村級活動陣地周圍一桶桶蜂蜜介紹。

「2019年,鎮里給大坪村下發了80畝的烤煙指標。年初,務川的一種植大戶整理部分土地後,嫌運輸成本高而放棄。文書記知道後,他認為種植烤煙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快捷手段,要讓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沒過多久他愛人也到了村裡。」中寨鎮抓烤煙指導鎮幹部楊健軍回憶道。

「今年本不打算種烤煙了,但文書記多次到我家動員,說沒有烤煙群眾就難以務工增收,我就領辦了20畝。」田茂所說。

「為了把烤煙指標用好,文書記找我探討了好幾次。」談到烤煙產業高騰科回憶。

在烤煙產業上務工的覃銀蘭介紹「如果村裡沒有烤煙產業,我們只能走4至5公里,到隔壁的村裡去務工。」

一片真情,贏得村民的愛戴

「大根組有36戶152人,貧困戶5戶22人,2016年搬遷一戶;何家組25戶110人,貧困戶4戶20人」「大坪組陳秀英老人今年83歲,一個人生活」等,文偉紅經常走訪群眾,對大坪村的貧困情況一清二楚,同時也和群眾留下了深厚感情。

「無論在什麼地方遇到村裡的群眾,他都會詢問是要外出辦事還是要回家,他都會用自己的車把大家送到目的地。」「今年我坐了3次」,「我坐了4次」,「我坐了5次」,談到坐文書記的車,楊佐芝、田維英等群眾記憶猶新。

文偉紅犧牲後,大坪村村民悲痛萬分,遠在湄潭縣、湖北省當陽市務工的村民紛紛趕回來見他最後一面,近100名村民自發輪流到殯儀館為他送別,沉重哀悼曾經和他們在脫貧攻堅一線戰鬥的文書記。全村村民不分老少,分別以10元、20元、80元不等自發籌集13000餘元,用於慰問文偉紅家屬、購買花圈、鞭炮,他們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了對文偉紅的哀思和顧念。

村民田維英面對文偉紅的逝世悲痛的哭訴,「我們『乖仔』一直關心我們這些老人,如果是貼錢貼米能把他救回來,我們大家一定千方百計把他救回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精彩推薦

貴州銅仁:建強基層黨組織 深入推進脫貧攻堅

專題講座來了!《鄉村振興中我國食用菌的發展》(一)

專題講座來了!《鄉村振興中我國食用菌的發展》(二)

貴州石阡:3900名精英骨幹沉到一線 不忘初心 苦幹實幹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銅仁組工」微信號:trswzzb

審核:黃欣 編輯:覃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BhvamwBUcHTFCnfp5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