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陳從古(7)

2023-06-19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陳從古(7)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陳從古(7)

蝶戀花

[宋]陳從古

日借輕黃珠綴露。困倚東風,無限嬌春處。看盡夭紅渾謾語。淡妝偏稱泥金縷。〇不共鉛華爭勝負。殿後開時,故欲尋春去。去似朝霞無定所。那堪更著催花雨。

陳從古,《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從古小傳較簡略,可補者甚多:

從古,字又作「希顏」「睎顏」。齋名敦復齋,故人稱敦復先生。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閏四月後至二十四年,臨安府富陽縣尉。約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左宣教郎、邵州州學教授。約孝宗隆興元年至乾道元年,丁父憂。約二年至五年,監行在榷貨務都茶場。約五年至七年間,曾任司農寺主簿,坐法免。七年,知蘄州。七年十二月,已官左朝散郎、提點荊湖南路刑獄公事。七年十二月至八年十二月,荊湖南路轉運司判官。特除直秘閣。乾道九年正月至淳熙元年正月,權發遣襄陽府、主管京西南路安撫司公事。元年正月,放罷。元年五月,已權提點京西南路刑獄公事。同月,特降一官。二年春,以言者罷。主管台州崇道觀。三年六月,罷知衢州新任。五年五月,朝奉大夫、直秘閣,新命權知饒州。放罷。七年四月,罷知秀州新任。九年,主管南京鴻慶宮。尚著有《和簡齋詩集》。

又著有《和梅詩》。

宋·楊萬里《誠齋集》卷七九《洮湖和梅詩序》曰:梅之名,肇於炎帝之經,著於《說命》之《書》、《召南》之《詩》,然以滋不以象,以實不以華也。豈古之人皆質而不尚其華歟?然「華如桃李」,「顏如蕣華」,不尚華哉?而獨遺梅之華,何也?至楚之騷人,飲芳而食菲,佩芳馨而服葩藻,盡掇天下之香草嘉卉,以苾芬其四體而金玉其言語,文章蓋遠取於江蘺杜若,而近舍梅,豈偶遺之歟?抑亦梅之未遭歟?南北諸子,如陰鏗、何遜、蘇子卿,詩人之風流,至此極矣。梅於是時,始一日以花聞天下。及唐之李、杜,本朝之蘇、黃,崛起千載之下,而躪藉千載之上,遂主風月花草之夏盟,而梅於其間,首出桃李、蘭蕙而居客之右,蓋梅之有遭,未有盛於此時者也。然色彌章,用彌晦,花彌利,實彌鈍也。梅之初服,豈端使然哉?前之遺,今之遭,其信然歟?吾友洮湖陳晞顏,蓋造次必於梅,顛沛必於梅者也,嘉愛之不足,而吟詠之;吟詠之不足,則盡取古今詩人賦梅之作而賡和之,寄一編以遺予曰:「從古此詩已八百篇矣,不盈千篇,吾未止也。」予讀之而驚曰:一何豐耶!豐而不奇,則亦長耳,一何奇耶!予嘗愛陰鏗詩云「花舒雪尚飄,照日不俱銷」,蘇子卿雲「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唐人崔道融雲「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是三家者,豈畏「疏影橫斜」之句哉!今晞顏之詩同梅而清,清在梅前;同梅而馨,馨在梅外;其於三家者,所謂「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或謂物耋則妖興,梅亦有妖,晞顏此詩非晞顏語也,梅之妖馮晞顏而語也。或曰非彼馮此乎爾,繄此即彼乎爾。夫語怪聖門所諱,予又烏知二說之然不然哉?因並書之。年月日,楊萬里序。

按,「炎帝之經」,指《神農本草經》。「炎帝」,即「神農氏」。相傳他曾「嘗百草」,為我中華民族的醫藥之祖。《神農本草經》里已有「梅」。

「《說命》之《書》」,即《尚書·商書·說命》篇。《說命》下曰:「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召南》之《詩》」,即《詩·召南》。《詩·召南》中有《摽有梅》篇。

「華如桃李」,《詩·召南·何彼襛矣》曰:「何彼襛矣,華如桃李。」

「顏如蕣華」,《詩·鄭風·有女同車》曰:「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舜」,同「蕣」。

「楚之騷人」,指屈原。屈原撰《離騷》,其中提到了許多芳香的植物,用以比喻君子,卻沒有提到「梅」。

「南北諸子」,偏指南北朝時的南朝詩人。

「陰鏗」,南朝梁、陳時期的著名詩人,有《雪裡梅花詩》曰:「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從風還共落,昭日不俱銷。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

「何遜」,南朝梁著名詩人,有《詠早梅詩》,一題《揚州法曹梅花盛開》,曰:「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蘇子卿」,南朝陳詩人,有《梅花落》詩曰:「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上郡春恆晚,高樓年易催。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

「疏影橫斜」,宋·林逋《山園小梅》詩有名句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是孟子的話,見《孟子·梁惠王》下。

「馮」,同「憑」,憑藉、依託。

「語怪聖門所諱」,《論語·述而》篇曰:「子不語怪、力、亂、神。」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86105d63c639e51d0f9ea1a91210e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