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草書有多強?魄力不輸李世民、宋徽宗,難怪她能當「女帝」

2023-09-12     書法網

原標題:武則天草書有多強?魄力不輸李世民、宋徽宗,難怪她能當「女帝」

武則天草書有多強?魄力不輸李世民、宋徽宗,難怪她能當「女帝」

在初唐時期李世民推崇王羲之的舉措,使整個大唐書法發展長盛不衰,感染了後世的帝王,例如「一代女帝」武則天的行、草書也十分精妙,擅長使用「飛白」之法,這種技法會讓字體產生似有似無的特點,筆勢時斷時連,就像流星划過蒼穹,點畫洒脫靈巧、渾厚有力,富有意趣跟生命力。

在武則天生平作品中,將「飛白之法」用到極致的就是她75歲寫的《升仙太子碑》,武周聖歷二年(公元699年),武則天到嵩山追尋禪學思想,在返回時於緱山見到升仙太子廟,他聽到周靈王升仙的故事頗為感慨,所以寫了一件碑文歌頌周靈王,並暗示自己成立盛世大唐的豐功偉績。

此碑現存於偃師市府店鎮緱山之巔,全文共計2129餘字,卷中還有薛稷題跋的33個字,從技法上看武則天的飛白之法,其實與米芾的刷字之風較為相似,但是米芾的刷字繼承了宋代的「尚意」之風,帶有幾分奔放和個性,而武則天的「飛白」則有著俊麗靈秀之美,同時武則天還有著深厚的小楷根基。

她的小楷筆勢修長勁峭,一筆一划都十分考究,頗為嚴謹細緻,為其行、草的飛動自如打下鋪墊,因此寫此碑時才能運轉自如,虛實、緩急之變勻稱和諧,從古至今中國的藝術之美都講求協調統一,不論在墨色的濃淡,還是點畫的肥瘦,都不喜歡太過特立獨行,要跟全篇的氣韻大成統一。

而武則天也深諳這個道理,對於陰陽調跟節奏韻律把握的恰到好處,多一分就會有浮誇張揚之態,少一點則產生暗沉軟弱之感,筆勢嫻熟輕靈,好像一躍而起的飛鳳,有著炫彩奪目之感,和坐擁盛世江山的胸懷氣度,甚至從筆墨之間散發的帝王魄力來看,都不輸李世民跟宋徽宗。

同時武則天的《升仙太子碑》把前朝一直以楷書入碑的習俗進行更改,採用行草入碑,對於碑文大多數人的印象都停留在呆板嚴謹之中,有著鐵骨錚錚之氣,一般都應有於楷書,但是這種特點,也讓碑文失去了靈活精妙的生命力,所以武則天這一舉措,為碑文藝術注入了生機與活力,讓行草書在歷史長河中保存的更加悠久。

不過在歷史上對於武則天的質疑聲音還是挺多的,因為在男子為尊的古代,她依靠著過人的智慧跟膽識,拿下帝位被世人詬病,而且武則天在離世後,還立了一個無字碑,所以談論她書法的人少有,這座《升仙太子碑》讓後人看到武則天的草書實力有多強,被卷中的瀟洒和氣度折服,紛紛讚嘆:「難怪她能當『女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7d17b5774679bfd24401be1972e25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