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子孫莫亂認,若是這4個姓氏,很可能是戰神蚩尤的後代

2023-06-03   胡月芳

原標題:炎黃子孫莫亂認,若是這4個姓氏,很可能是戰神蚩尤的後代

從古至今,世界各地都流傳著極具特色的神話傳說,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古希臘神話。作為傳承千年的大國,中國也有自己的神話體系,一直用於自稱的「炎黃子孫」便是源自中國神話。

雖說我們都常以炎黃子孫自稱,但其實嚴格來說,我國有部分人口算是蚩尤的後人並非炎黃一族。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我們常見的姓氏。

中華三祖

眾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國皆源自大河流域。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催生了古巴比倫文明,印度河與恆河是古印度文明的發祥地,古埃及文明源於尼羅河,而黃河流域是中國文明的起始地。

黃河,又被稱為母親河,早在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便已經在黃河流域安家落戶,繁衍生息。黃帝部落、炎帝部落和九黎部落便是當時最大的三個部落,他們的首領分別是黃帝、炎帝和蚩尤。

黃帝、炎帝和蚩尤被稱為「中華三祖」,引領了人類社會從野蠻走向文明。

黃帝部落活動在中國西北部,大致位於如今陝西省,後逐步東遷,最終定居於河北涿鹿;炎帝部落基本在陝西省渭河流域至黃河中游一帶活動;九黎部落則是在中國東部地區,大致位於山東、河南一帶。

為了爭奪更為肥沃的土地,擴張自己的領土,三族之間明爭暗鬥,彼此忌憚。三族之中,炎帝部落與九黎部落率先爆發了衝突,奈何九黎部落的族人驍勇善戰,炎帝部落落敗後逃至黃帝部落求援。

為了應對強大的敵人——蚩尤,炎帝與黃帝商議後,決定將炎、黃兩族暫時結為同盟。

其聯盟,令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感受到了更為嚴重的威脅,所謂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蚩尤當機立斷,決定主動發起進攻,雙方在涿鹿爆發大戰,史稱「涿鹿之戰」。

經過激烈的戰鬥,蚩尤被斬殺,「涿鹿之戰」以炎黃聯盟的勝利告終,戰後,一部分的九黎族人歸順於黃帝部落,另一部分則回到原來的居住地。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三足鼎立的形勢被破後,剩下的炎帝與黃帝勢必要分出個高下,決定誰才是華夏霸主,這便引發了「阪泉之戰」。歷經數次角逐,炎帝戰敗,臣服於黃帝,炎、黃兩部自此合二為一。

經過「涿鹿之戰」與「阪泉之戰」的催化,黃河流域的所有部落終於完成了統一,三股勢力經過整合,成為了華夏一族,代代相傳。

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的中國人除了「炎黃子孫」外,也會自稱為「華夏兒女」的原因所在。

而無論是炎黃子孫還是蚩尤後人,經過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他們的血脈都流傳至今,有了一個統一的名字——中國人。

蚩尤後裔

在神話傳說中,蚩尤由於生性好鬥,熱愛戰爭,一直被視作是與炎帝和黃帝對立的存在,但是其擅長行軍打仗,在戰鬥中無往不利,常常大獲全勝,因此被稱為戰神。

涿鹿之戰中,雖然蚩尤被斬殺,但黃帝並未對九黎部落的族人趕盡殺絕,使他仍有後裔留存於世,翻閱《百家姓》,成百上千個姓氏中有些出自炎黃部落,有些則是出自九黎部落。

因此,如何辨別蚩尤後人,姓氏可以說是最好的方法了,若是以下這四個姓氏,那麼極有可能是戰神蚩尤的後人。

第一個姓氏是「屠」

「屠」字本身就蘊含一種殺伐之氣,在百家姓中排第238位,如今姓「屠」的人數約為24萬人,占全國人口的0.015%。

單從字面上就能看出,「屠」代表了蚩尤的勇猛果敢,在好勇鬥狠,崇尚武力的九黎一族中,充斥的是強者為尊的思想,對一個族人最好的稱讚便是對其武力值的認可。

此外,在部落交流的過程中,九黎部落也喜歡征服對方,不斷對周邊部落發動戰爭。

歷史上姓「屠」的名人,古有秦朝大將屠雎、宋朝詩人屠季等;今有著名歌手屠洪剛和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等。

第二個姓氏是「黎」

「黎」字本就是九黎一族的代稱,目前排在姓氏榜第103位,姓「黎」的人數約為200多萬人,占全國人口的0.16%,如今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兩省。

俗話說「九黎之後,今嶺南多此姓」,當年的「涿鹿之戰」,九黎部落也並非全員出動,尚且有一部分人留在原地發展,再加上戰敗後返回的族人,便以「黎」為姓,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歷史上姓「黎」且耳熟能詳的不多,但提起黎這個姓氏,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他可以說是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演員和歌手之一了。

第三個姓氏是「鄒」

「鄒」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在第67位,占全國人口的0.35%,多分布於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份。

有史書記載,蚩尤當年南征北戰時,身邊有一個足智多謀的軍師常年陪伴在側,為其出謀劃策,在部落中具有一定的權利和地位,也為部落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為族人所尊敬。

若說「屠」在九黎一族中代表的是高超的武力,那麼「鄒」則恰恰相反,代表的是出眾的智慧,兩者一文一武,相輔相成。

歷史上有不少姓「鄒」的名人,如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鄒衍、唐代「開泰公」鄒勇夫,以及明代學者鄒亮等,如今則多分布於江蘇、浙江、湖南等地。

第四個姓氏是「蚩」

最後一個便是「蚩」姓,這個姓氏可以說是相當罕見,同時它也是現存人數人數最少的一個姓氏,目前全中國姓「蚩」的人口加起來或許都不足千人。

作為蚩尤本人的姓氏,在遠古時代能夠姓蚩的往往都是與他有血緣關係的族人,史書曾記載「蚩氏,蚩尤氏之後也。」因此,姓氏為蚩者,幾乎可以蓋棺定論的確定是戰神蚩尤的直系後裔了。

河南省許昌的郭集社區是如今中國蚩姓人口最為集中的地方,大約占了全國蚩姓人口的70%左右,因此被稱為「蚩尤村」,可以說是學者們研究蚩尤文化的「活化石」。

其實,在如今的中國,無論姓什麼都沒那麼重要,是炎黃子孫也好,是蚩尤後人也罷,五十六個民族能夠緊緊的團結在一起,不僅僅是因為血脈的傳承,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