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家長千萬別再說這句話,除非你想養出一個自卑的孩子!

2022-06-10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可怕!家長千萬別再說這句話,除非你想養出一個自卑的孩子!

印象中,大多數孩子小時候,都是嘰嘰喳喳,每天說個不停。

可隨著年齡漸長,他們反而越來越不愛說話、還很害羞,別人和他打招呼,他就無意識地低頭、扭捏躲藏,避開眼神交流。

見人害羞、不敢說話,膽小、懦弱、敏感、不自信......你們家孩子也有類似表現嗎?

為此,有的家長焦慮擔心, 「再這樣下去,孩子長大容易膽小自卑,造成性格缺陷和社交障礙,那麻煩就大了。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樂觀自信、落落大方,為何現在卻事與願違呢?

是什麼傷害了自信?

看《演員請就位》,真真是被阿嬌驚艷到了。

一身復古旗袍,優雅大氣;一雙秋水明眸,動人傳神。

一顰一笑,都是風情,真絕了。

漂亮、演技好、會唱歌、又很會賺錢,這樣優渥的個人條件,多少人羨慕不已。

但即便如此,阿嬌對自己的評價卻是:很沒自信

的確,阿嬌從出道至今,總給人一種自卑的感覺。

這種自卑,在她對待感情時尤為明顯。

和陳冠希交往那會兒,她願意拍照,只是害怕對方會不開心,怕失去對方。

雖然情路坎坷,傷痕累累,她卻無比恨嫁。

一個高高在上的大美人,擇偶標準卻簡單得有些心酸。

只希望對方能對她好,愛自己比愛朋友多, 像極了一個卑微求愛的小女孩。

和賴弘國結婚後,骨子裡深深的自卑感,讓她把自己放到了這段關係中的弱勢地位。

比如為了老公,放棄買自己喜歡的包,甚至要看對方的臉色。

這段僅僅14個月的婚姻,匆匆開始,匆匆結束。

前陣子,阿嬌面對港媒採訪,宣布自己終身不再嫁。

阿嬌那麼美,那麼好,為什麼那麼卑微?

當我們追溯她的原生家庭,就會發現,其實一切早已註定。

阿嬌一歲時,父親就去世了。

在阿嬌的回憶中,童年的自己總是在頻繁轉學,被寄養在不同的家庭。

缺愛和漂泊的童年,導致了她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匱乏。

這導致她長大後,一直活得很擰巴。

自卑的人,總是心酸又無助。

他們打心底覺得自己不重要,渴望從他人那裡獲得價值認可。

他們擅長迎合他人、討好他人,希望所有人都對自己滿意。

他們害怕失敗,承受不起挫折,總是在意他人眼光。

他們無法發自內心地欣賞自己,也很難真正地快樂。

那種對現實的無力感,對人生的畏縮感,讓他們錯失了很多機會。

而這一切,都與他們的童年息息相關。

自卑的孩子,心裡都發苦

在綜藝《親愛的小課桌》里,就有這麼一個自卑的孩子—凱凱。

凱凱的媽媽對他要求很高,每天給他布置很多作業,要求他考100分。

為了防止孩子「飄」,她採用打擊式教育,從不當面夸孩子。

在節目裡,凱凱怕輸、畏難,他怕表現得不好、怕比不過別的小朋友,那樣媽媽就會不喜歡自己了。

所以,在小朋友們表演才藝時,明明擅長街舞的他,死活都不願上台表演。

凱凱真的跳不好嗎?

不是,一直堅持學習街舞的他其實跳得很棒!

只是,他沒有自信。

這個長期被比較、被否定的孩子,已經逐漸失去了肯定自己的能力,變得自卑,讓人心疼。

當然,大多數父母,並不會像凱凱媽媽這麼極端。

也鮮有孩子,處於阿嬌那樣的童年環境。

我們深知自卑給人帶來的痛苦,甚至從不吝惜對孩子的讚美和鼓勵。

可是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還是表現得不夠自信?

不敢當面說出自己想法;

不敢主動找小朋友玩;

人一多就表現得羞怯;

遇到問題不敢找人幫忙;

總是覺得自己不行、做不到;

不敢當面說出自己想法;

不敢主動找小朋友玩;

人一多就表現得羞怯;

遇到問題不敢找人幫忙;

總是覺得自己不行、做不到;

甚至懦弱不敢反抗,在學校容易成為受氣包,工作後容易成為職場PUA、情感 PUA對象……

為什麼會這樣?

你的鼓勵和讚美

真的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嗎?

作為父母,我們都很重視對孩子的培養。

但是關於如何養育一個自信的孩子,卻有著很深的誤解。

比如,一邊是讚美和鼓勵,一邊卻處處是限制:「不要」「不行」「不許」。

一邊是打雞血似的肯定,一邊卻是包辦、打擊……

更別提吼叫、棍棒教育,更是把孩子的自信心擊得潰不成軍。

方式不對,再多的「你真棒」「你可以的」,也夸不出一個自信的孩子。

其實,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從1歲就開始了。

根據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自信心建立階段。

第一階段:1—3歲

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喜歡探索,還很愛說「不」。

如果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夠體會到一種影響和掌控他人的力量感,便能發展起人生初步的自信心,為下一階段的發展打下基礎。

反之,則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羞怯和懷疑,也為自卑埋下了雷。

第二階段:6-12歲

在這個階段,孩子生活的重心,從家庭轉移到學校、團體,孩子會非常在意同學、老師、同伴的認可。

這一階段的自信心,將大大助益於孩子的學業和人際交往,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孩子。

反之,則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進而喪失信心,變得自卑。

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後,孩子會更多地在意自己的外貌和他人的眼光。

如果家長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自卑的孩子,則會表現得越來越孤僻,對學業和人生,都有很消極的影響。

自信和自卑,如一條清晰的「天堂」和「地獄」之路。

從小就自信滿滿的孩子,勇於接收挑戰、積極陽光,高情商,善交往,具有很強領導力。

越長大,越優秀。

而從小就帶著自卑感的孩子,一生都在晦暗的陰影之中,學業、人生,都很難有出色表現。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表現出了自卑的傾向,請一定要重視起來!

自信的孩子閃閃發光

自信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在《心動的offer》第二季里,我看到了答案。

裡面有一位非常自信的女孩子:趙南希。

在面試的時候,她非常愛笑,陽光開朗,氣場強大。

面對一眾面試官,她直言不諱,稱自己非常優秀,她也的確如此。

作為一個新人,她一直表現自如,面對老實習生,也絲毫不慌張。

新接手的艱巨任務,別人都在緊張,她卻有條不紊地進行,很快完成了任務,且表現優異。

妥妥別人家的學霸,自信得發光。

英國心理學者哈德菲爾德說過:

人在自信的情況下,能夠把潛力發揮到500%以上,而自卑的人,只能發揮自己能力的30%。

如果你也想培養出眼裡有光、心裡有愛、自信無畏、自尊水平高的孩子,來尹建莉父母學堂獨家研發的【擺脫自卑】1+7訓練營吧。

已經有10000+父母在這裡學習打卡,學會了如何正確地欣賞孩子、鼓勵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傾向。

如何應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各種不自信?

自卑的家長,要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

我的孩子究竟是內向,還是自卑?

怎樣才算正確的鼓勵、讚美?

如何應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各種不自信?

自卑的家長,要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

我的孩子究竟是內向,還是自卑?

怎樣才算正確的鼓勵、讚美?

超多實用乾貨和方法,教你認清孩子自卑真相,幫助孩子擺脫自卑,提升自信力,擁有更加閃亮的人生。

你希望孩子是沐浴在陽光下,還是蜷縮在暗黑的角落裡?這取決於你的教育方式。

來【擺脫自卑】1+7訓練營,幫你點亮孩子的自信燈塔。

現特惠: 49元

一分外賣的價格

幫助孩子擺脫自卑

開啟自信人生

特別提示!!!

作為學堂熱門訓練營之一

每次開營都早早被搶光

此時,拼網速和拼手速的時候又到啦~

名額有限,售完即止

6堂主題課程

諸多經典案例解析

情景演練

輔導員在線互動答疑

讓你輕鬆培養一個自信滿滿的孩子

【擺脫自卑】1+7訓練營開課以來,受到媽媽們的廣泛好評,狂贊學堂的課程讓自己有了思辨力,讓自家孩子更加自信優秀。

超多家長表示,最對的事情就是來到了學堂,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像尹建莉老師一樣會教育孩子的好家長!

一份學習,兩份收穫

學習教育孩子,還深入了解自己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專業答疑是我們的本分

老師很厲害哦

方法完全區別於市面上的課程

看到課程為很多家庭帶來的積極改變,我們感到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要知道,在幼年時期,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影響深遠。

這就 需要家長了解科學的育兒方法,運用智慧與方法,及時給予孩子教育引導。

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積極向上的教育環境中長大,我們願意幫每個孩子開啟陽光燦爛的人生!

現特惠:49元

名額有限,售完即止

點擊下圖立刻報名

幫助孩子擺脫自卑,變得自信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6a2b99f5a933ed9a3809ec5e0669b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