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虎為百獸尊」,可俗話又說「猛虎架不住群狼」,自地球上一些超大型捕食者相繼退出歷史舞台之後,虎豹豺狼等中小型的捕食者適應了下來,並獲得空前的發展機會,之後迅速發展壯大,成為現代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國曾是一個「老虎大國」,不僅有著眾多的虎亞種,數量更是位於世界第一。狼曾在我國的分布更是廣泛,數量也多到令人無法想像。老虎與狼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那麼它們二者究竟誰更厲害呢?
老虎無論是體型還是力量上,都勝狼一大截,論單個的實力,二者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但老虎營獨居生活,僅在發情期的時候配對的雌雄才會短暫聚集在一起,而狼天生群居,如果環境允許,甚至能發展出擁有上百隻成員的超大型狼群。
一個單獨行動,一個成群活動,這就使得原本實力低於虎的狼有了與虎一較高下的資本。
單純討論機械鬥獸毫無意義,好在在西伯利亞遠東一帶,共同生活著東北虎和灰狼,二者爭鬥了一個世紀多,或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兩種動物有了交集,才能發生接下來的一切事情。現代虎起源於東亞地區,誕生之後由於地球上強悍的遠古捕食者已相繼沒落,所以現代虎得以迅速發展壯大,並擴散至亞洲多數森林裡面。
經過長時間的地理隔絕,逐漸產生差異化,形成不同的亞種。含已經滅絕的在內,現代虎一共9個亞種,生活在西伯利亞境內的老虎,就是東北虎,學名叫西伯利亞虎。
雖然從西伯利亞虎這個名字看上去,像是整個西伯利亞都有似的,但實際上它們在西伯利亞的分布範圍很有限,僅限於東南一隅。
灰狼應該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捕食者之一,它們在北半球內廣泛存在。在歐亞大陸裡面,歷史上曾遍布整個歐亞地區的中部、北部及西南部。即便是當代,在棲息地破碎化的大前提下,它們依然分布很廣。
灰狼之所以能夠做到廣泛分布,與它們的生活習性有關。灰狼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當環境開闊時,灰狼營群居生活,它們抱團取暖。而在森林裡面或者小型哺乳動物數量豐富時,它們則傾向於單獨行動。
西伯利亞東南一隅,就成了東北虎與灰狼共存的地帶,它們在亞洲東北部存在同域分布。
亞洲東北部算是一個比較「野性」的地方,因為這裡生活著眾多強悍的猛獸,除了東北虎和灰狼之外,還有遠東豹、歐亞猞猁、棕熊、黑熊等等。
不過論它們與老虎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還得是灰狼。基於食性分析,首先熊類是雜食性動物,且它們的飲食構成裡面,植物性質的食物占據了絕大部分,比例甚至能到了90%以上,算不得是主流的捕食者。
歐亞猞猁雖然兇悍,但它體型太小,在獵物喜好上就與東北虎不在同一層次上。遠東豹雖然也主要以中大型的動物為食,但它的分布範圍主要在東部山脈附近,與東北虎交集較少。
只有灰狼,不僅食性相似,二者的棲息地也存在大量交集,種間競爭異常激烈。
在二者的生境裡面,生活著野豬、馬鹿、梅花鹿、狍子等一些中大型的有蹄類動物,一項基於錫霍特山脈地區的生態研究發現,東北虎和灰狼在食物的寬泛性和獵物的喜好上面,都表現出明顯的一致性。
按構成比重從高到低排序,東北虎的獵物主要為:馬鹿、野豬、狍子、滿洲駝,而灰狼的獵物主要為:馬鹿、香獐子、野豬、狍子。馬鹿在當地的數量最多,自然就成了這兩種捕食者最重要的獵物來源。
東北虎與灰狼除了在獵物喜好上存在激烈競爭之外,在其他生存資源以及對幼崽的威脅等上面,也是水火不容。
老虎會毫不猶豫殺死灰狼,而灰狼只要有機會,也會對老虎的幼崽下手,這點我們可以參考白俄羅斯科學院對歐亞猞猁與歐洲森林狼的研究。
在白俄羅斯中西部的納利波基森林裡面,生活著猞猁與狼,研究人員發現,猞猁會定期捕殺棲息地裡面的灰狼,受猞猁影響,狼幼崽死亡率奇高,超過了50%。
灰狼也會想方設法殺死猞猁幼崽,不過由於倒木眾多的森林是猞猁的主場,猞猁幼崽的死亡率並不算高,只有20%左右。
存在大量交集,又存在激烈的種間競爭,東北虎與灰狼之間就避免不了生死決鬥。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專家戴爾·米奎爾以及杜倫大學的菲利普·安德魯·史蒂芬斯等人曾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進行了長時間的生態研究,總結了東北虎與灰狼種群數量的發展趨勢,並發現了二者的相互關係。
灰狼的種群發展受到了東北虎的強烈抑制,尤其是虎數量比較多的階段,當地灰狼的數量水平長期處於較低的水平,種群發展甚至停滯不前。
20世紀以前,整個外興安嶺輻射範圍內,都生活著大量的老虎,人們發現,彼時這裡的灰狼數量很少,種群發展也一直停滯不前。
直到19世紀末之後,俄國大肆捕殺老虎,導致東北虎數量銳減,灰狼的發展才有所起色,並在之後老虎大量減少的階段,數量得以大幅上升。以至於到了20世紀40年代,灰狼的數量多到威脅到了人類,由人類出手獵殺了一百多隻。
1947年過後,俄國開始大力保護東北虎,東北虎的命運也由此轉折,數量開始恢復。尤其是50年代過後,我國也開始大量捕殺老虎,導致部分東北虎外流,逃到俄國,使得俄國老虎數量能得以迅速恢復。
在東北虎數量不斷上升的階段,人們發現灰狼的數量在急劇下降。80年代,俄國東北虎數量達到歷史新高,此時人們發現,這裡的灰狼變得極為罕見。
從二者的種群發展數量變化此消彼長的趨勢來看,我們不難看出:當存在大量老虎的時候,灰狼稀少;當老虎數量下降,灰狼種群得以發展;當老虎數量跌至低谷時,灰狼數量隨後即到達巔峰;當老虎數量上漲,灰狼數量則迅速下降。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老虎對狼群存在強烈的抑制作用,限制著灰狼的種群發展。所以在這場長達百年的較量中,老虎毫無疑問是勝利者。
關注我,交一個懂動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