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里尼奧挖掘年輕球員的眼光到底怎麼樣?在大家的眾說紛紜中,大部分都是主觀判斷,如果要以客觀標準來判斷穆帥「是不是一個好伯樂」,只能通過數據來判斷了。北京時間4月8日傍晚,西班牙體育頻道就統計出了一項數據:穆里尼奧時代首秀的17名皇馬青訓球員,現在只有一人還在伯納烏,還留在皇馬的人是納喬,其餘16名在穆帥執教皇馬時代,亮相一線隊的皇馬青訓球員,現在也到了球員生涯「該出成績的年齡」,都效力於其他球隊。
這則「當初的17位青訓球員,現在只有一人還效力於皇馬「的數據,表明了穆里尼奧挖掘人才的兌現率比較低,這是不是表明了穆里尼奧不是一個好伯樂呢?筆者球後認為,我們需要看看目前不在伯納烏的16名皇馬青訓球員中,他們去了哪些俱樂部?如果他們同樣也是在豪門球隊發光發熱,說明穆里尼奧眼光還是不錯,只是當時的皇馬可能不適合這些年輕人發展。不過在這些離開的年輕人中,只有帕布洛·薩拉維亞效力的大巴黎屬於豪門球隊。
薩拉維亞在大巴黎算是實用型的球員,雖然在球隊他不如內馬爾和姆巴佩那麼兩眼,不過他是球隊不可或缺的一員,在數據以及場上作用方面都屬於可觀,所以他算是穆里尼奧「提拔正確」的一位皇馬青訓球員。在一些「第二檔次」的俱樂部中,阿丹與莫拉塔如今在馬德里競技,切里舍夫在瓦倫西亞,還算是「混得不錯」的皇馬青訓球員。其他穆里尼奧手下完成首秀的皇馬青訓球員,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有些球員在五大聯賽的中下游球隊擔任替補,而有些球員已經不在歐洲五大聯賽效力了。所以總體來看,穆里尼奧時代挖掘出的皇馬青訓球員,兌現的機率不是很高。有些人可能會位穆帥「辯護」表示:皇馬這家俱樂部,本來從青訓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球員都不多,這是皇馬與巴薩的不同點。巴薩的青訓營(拉瑪西亞青訓營)非常著名,巴薩不少中流砥柱的球員都是出自於自家青訓營,而皇馬就沒有那樣的傳統。
縱觀那些在皇馬取得成功的球星們,大部分都是已經成名之後,被「銀行戰艦領頭人」花重金買下來的。若不是歐冠在規則中強行規定「歐冠報名名單中,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本隊青訓球員」,也許現在皇馬隊中出自於自家青訓的球員們更少,這是俱樂部「不是很注重青訓文化」的客觀因素。在穆里尼奧選擇球員的方面,他不是弗格森那樣「決心在一家俱樂部創造傳奇」的教練,他是一位流動性質比較大的主帥。
所以穆帥從青訓營提拔球員的時候,大多都會選擇一些能夠替補多個位置,而不是具有某種特殊才能的球員。而最終能夠成大氣候的球員,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也許並不全能,但一定有自己的突出項。但是這些球員在剛出道的時候,不一定能夠臨時替補多個位置,所以穆里尼奧為了皇馬當時的需求,也沒有精力培養一些「不是很平衡」的潛力球員,這是造成穆帥當時首秀的17名皇馬青訓球員,目前只有一人還在皇馬的主要原因。
所以筆者球後認為,這則數據不能代表穆里尼奧是不是一個好伯樂,不過能夠代表他執教皇馬以及其他俱樂部時期的目的——為了球隊的當下成績。同時,這則數據也能夠體現出穆帥對待年輕球員的一貫策略:當這位年輕人在豪門球隊沒有穩定出場時間的時候,穆里尼奧會選擇將他租借出去,以免他在豪門的板凳上耽誤了前途。在其他16名沒有留在皇馬的青訓球員中,大部分都是首秀之後沒過多少時間,由於在皇馬沒有固定位置,被租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