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0個「千億縣」!分別來自哪些省?

2023-07-26     民生周刊

原標題:新增10個「千億縣」!分別來自哪些省?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基本單元,

縣域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最新報告顯示,

百強縣中進入「GDP千億俱樂部」的

縣域達到54個,

完成GDP8.6萬億元,

占全國經濟總量的7.1%。

千億縣新增十個

7月25日發布的《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下稱「報告」)顯示,今年的百強縣中,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三省表現突出,分別占 23 席、16 席和 13 席。百強縣前 10 名中江蘇省獨占 6 席,並包攬前 4 位。

其中,崑山市位列第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 5000 億元。相比去年, 新增伊金霍洛旗、瓦房店市、東台市、高郵市、仙桃市、沛縣、閩侯縣、鄒城市、儀征市、壽光市,10個新增里7個縣地區生產總值名義增速高於6%。

「以千億縣為例,應該認識到有更多的縣域經濟總量會超過千億甚至超過某些地級市,因此需要適當拔高目標,創新縣域經濟的發展模式。並找准引爆點,提升千億縣在強省的地位。」 賽迪顧問業務總監、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說。

「千億縣」形成了六大典型發展模式

據余德彪介紹,當前「千億縣」形成了六大典型發展模式:以崑山市、江陰市、慈溪市、義烏市等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創新驅動主導模式;以晉江市、南安市等為代表的粵閩浙沿海城市群產業集群驅動主導模式;以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為代表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融合驅動主導模式

此外還有,以龍口市、膠州市為代表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傳統產業升級驅動主導模式;以神木市、准格爾旗為代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資源驅動主導模式;以仁懷市為代表的核心企業驅動主導模式

以長江三角洲的創新驅動主導模式為例,余德彪解析說,這種模式的特點是百強縣、「千億縣」的數量眾多,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的能力強。其特點一是創新要素驅動,二是聚焦細分產業,三是一縣一特色。

縣域經濟仍然面臨挑戰

不過,由於大城市的「虹吸效應」,縣域經濟仍然面臨挑戰。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表示,一是縣域GDP占全國GDP的比重過早過快下降,2012年縣域GDP占全國GDP比重達54.9%,之後一路下跌;二是縣域經濟中工業占比過早過快地下降。

縣城是連接城鄉重要的節點,不僅為生活在縣城的人口提供安居樂業的條件,而且還能有效為5億居住在鄉村的人口就業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服務。今後如何發展縣域經濟,「千億縣」或許帶來一些啟示。

李毅中表示,縣域工業要根據當地的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產業基礎、人口分布、市場狀況以及歷史傳承等特點,差異化發展。

李毅中還認為,縣域工業要納入當地城市群、都市圈的產業體系中,儘可能為當地的主導產業配套。在長三角、京津冀、成渝雙城地區以及更多國家認定的區域性城市群、都市圈中,也都有一大批縣域工業配套發揮了支撐作用。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陸軍認為,現在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抓手是打破技術和數字在城鄉之間的鴻溝。工業經濟的發展可以彎道超車,但數字經濟、智慧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彎道超車可能很難,因此要儘快實現城鄉間的數字化均等發展格局。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素材來源:中國新聞網、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旗下融媒體平台。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332988fd4a788eed3620131afb4ad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