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就深化實化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舉行發布會(文字實錄)

2023-12-05     健康報

原標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就深化實化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舉行發布會(文字實錄)

國家衛生健康委於12月5日(周二)15:00,在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化實化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有關情況。

主持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胡強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重慶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也是我委「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5場。

首先向大家通報近期出台的衛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情況。一是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2023年第9號、10號、11號公告,公布9種「三新食品」通過安全性審核,明確胺基酸的營養強化屬性及相應的質量規格要求。二是印發《關於指導婦幼保健機構做好兒童呼吸道疾病診療服務的通知》,多措並舉加大婦幼保健機構兒科醫療服務供給,依託「網際網路+」優化兒科服務模式,統籌協同優化區域兒科醫療資源的配置。三是印發《關於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健康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切實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哨點作用,做好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務,引導合理就醫。

以上是近期情況通報。

今年8月初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舉措》,四個月來,各地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推進落實,圍繞方便居民就醫、優化服務提供、改善服務體驗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實化有關舉措,不斷推出多樣化、個性化的便民惠民服務。我們先後在8月、9月召開兩場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了有關情況,今天的發布我們再次聚焦「深化實化基層衛生健康的便民惠民舉措」,介紹落實情況。出席本次發布會的嘉賓有: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維斌先生;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張倩女士;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陳世健先生。

請他們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進入今天的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請舉手提問。

新華社記者

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已經印發4個月了,目前推進的效果如何?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諸宏明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以下簡稱《基層便民舉措》),初衷便是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切實提升群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獲得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的便利度和服務質量。各地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落實,隨著基層便民服務舉措的深化實化,居民朋友們在家門口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利用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的機會越來越多,也更方便。

比如山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提供周末疫苗接種和門診延時服務,8月以來,近260萬群眾在周末獲得疫苗接種服務,占總接種服務人次數的30%;近440萬群眾在工作日午間、夜間,節假日及周六周日就診,占門診總就診人次數的18%。北京市針對近期兒童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人數較多的情況,在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周六周日兒童診療服務,有效緩解當前兒科呼吸道疾病診療壓力,全力適應患者就醫需求。四川省將縣域巡回醫療等工作納入全省基層衛生健康重點工作任務清單重點推進,開展了千名專科醫師進家庭醫生隊伍、萬名醫護走基層志願服務活動,截至9月底,在全省8806個村衛生室開展派駐服務,服務群眾58萬人次;開展巡回醫療3萬餘次,服務群眾156萬人次。還有我們今天來到的重慶市,結合實際,將國家出台的10項舉措擴充成20條具體措施,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為民服務水平。謝謝!

重慶日報記者

我們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安排在重慶的鄉鎮衛生院召開,請問重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便民惠民方面有哪些措施,謝謝!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

張維斌

謝謝您的提問!我們立足群眾需求和重慶實際,會同市人力社保局、市醫保局,推行了20條基層便民惠民服務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

第一,促進優質資源下沉,提升群眾就醫便捷度。一是今年市級投入2.5億元,支持61家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使其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水平,為群眾就近就便提供優質醫療服務。二是每年選派不少於800名區縣級醫療機構骨幹醫生下沉基層工作,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區縣級醫生診療服務。三是派遣鄉鎮衛生院醫生到村衛生室開展巡診醫療服務,實現村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

第二,優化基層服務模式,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一是推行醫防融合的「一站式」門診服務,通過優化調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功能布局,將傳統的「挂號候診就醫」服務流程,調整為「挂號健康服務分診就醫」的醫防融合新流程,利用群眾候診的時間開展建立健康檔案、隨訪、健康教育等服務,方便群眾在候診的同時能夠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二是按照「一人一檔一屬地」原則,為居民在全市範圍內建立唯一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電子健康檔案2810餘萬份,逐步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開放,方便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第三,強化慢病服務保障,提升群眾就醫滿意度。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血壓、糖尿病「兩病」門診設置全覆蓋,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確診的患者,可享醫保相關報銷政策。

第四,村衛生室全部納入醫保結算範圍。我們為全市所有行政村衛生室接通了醫保報銷系統,實現了村民看病及時報銷。同時,我們對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患者,免收一般診療費,為村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謝謝!

央廣網記者

今年1月份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年版)》等四項食養指南,其中提到營養處方、運動處方等內容,在基層便民惠民舉措中也有相關服務,從專家角度看,如何為公眾提供專業的食養指導?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

張倩

謝謝你提問。今年年初,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脂血症食養指南(2023年版)》《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以及《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食養指南(2023年版)》等4個食養指南。這四個指南主要針對群眾關切的一些疾病,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提供了具體的食養指導。這些指南充分發揮了現代營養學和傳統食養的優勢,將食藥物質、新食品原料、食養方融入到大家的日常膳食中。發病初期的患者或者年輕的患者可參考這些食養指南,通過調整飲食和積極鍛鍊,保持健康的體重,取得良好的效果,預防和改善上述疾病。這裡所說的食藥物質,就是傳統認為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比如山楂、當歸、人參、枸杞等,對此國家發布過關於食藥物質的目錄,大家可以在網上查閱。

四個指南根據各個疾病的特點和分型,給出了具體可行的食養原則和建議。其中針對成人常見的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的三個食養指南,都建議大家食物要多樣,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也強調要保證魚、禽、蛋、瘦肉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的攝入;這三個指南也強調要做到保持健康體重,做到戒煙限酒。此外也有一些具體的要求,比如說對於高血脂的人要儘可能減少膳食中脂肪攝入,少吃五花肉、牛腩、油炸花生米等含脂肪比較高的食物,炒菜只放一點油就可以了。另外,高血壓的人要少吃少用高鹽調味品、少吃加工食品,逐步把鹽攝入量降到每天5克以下,實際上我國居民的平均攝入量還是10克左右,所以每個人把自己的食鹽和調味品的攝入量基本減半,可能就達到了5克,要保持口味清淡;高血壓的人也要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而糖尿病的人,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要調整控制主食的量,不光是控制主食的量也要調整食物結構,要優選食物,主食可以多選用全穀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如雜糧、雜豆等。在這兒,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四個指南也還詳細列出了針對不同疾病,分東西南北中不同地區、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食譜和常見食物交換表,還有不同疾病常用的食養方,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選用。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隨著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的不斷推進,為方便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學人群在家門口就近及時獲得醫療衛生服務,重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哪些措施?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

陳世健

我是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陳世健。拔山鎮地處三峽庫區腹地,是忠縣的商貿重鎮,有忠縣「後鄉糧倉」美譽和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國重點小城鎮、重慶生態文明示範鎮等多張名片。轄區常駐人口4.4萬人,輻射人口30萬人。

為方便群眾就近獲得醫療衛生服務,我們主要採取了三方面舉措:一是24小時全天候應診服務。統籌安排醫務人員,周末及節假日坐診,滿足群眾就診需求。

二是做好周末接種服務。我們在周末及節假日均開展接種服務,開通「育苗通」網上預約服務,推行預防接種分時段預約,滿足居民接種需求。針對當前呼吸道疾病高發情況,我們加大流感、肺炎等疫苗接種保障力度,根據預約和現場接種情況,採取開設接種專場、午間接種、動態調劑充實醫務人員、延長服務時間等措施,確保接種「當天預約、當天完成」。同時,我們在政府網站公開了我們醫院名稱、地點、聯繫電話、接種時間等相關信息,進入托幼機構、車站、社區針對性開展宣傳活動,為家長定期發送接種提醒。目前接種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三是增設診療科室。根據群眾需求,我們針對性增設診療科室。比如,針對拔山鎮和周邊鄉鎮有近100餘名血透患者,以前都需要到縣城醫院做血透,每次來回車程耗時3、4個小時,做一次血透就得花一整天時間,極不方便。為了解決這部分群眾就醫問題,在縣衛生健康委的統一規划下,縣人民醫院派「縣聘鄉用」人員支援,幫助我們建立起血透室,為這些患者就近提供血透服務,節約了患者的時間和開支,又讓他們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幅提升。經測算,每年僅交通費就可為每位患者節省近6000元。用一位村民患者的話講「現在血透方便多了,我們生活質量更高了」。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訴求提升,加強慢性病管理愈發重要,基層醫療機構是最貼近公眾的醫療資源,有哪些辦法能切實推進慢性病管理?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諸宏明

謝謝你的提問。自2009年深化醫改以來,我們持續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了大量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與城鄉居民建立了相對穩固的聯繫,有很多城鄉居民已經感受到了這方面的服務,在推進慢性病管理方面,我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舉措:

一是在基層便民舉措中,推進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面實施高血壓、糖尿病兩慢病長期處方服務,並逐步擴大慢性疾病病種覆蓋範圍;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運動、飲食處方或建議。二是組織編制《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和《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指導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做實做細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三是積極推進「醫防管」融合型人才培養培訓,建立醫防融合機制。依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動提供預防和醫療相結合的服務,做好重點人群健康隨訪,對同時患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開展多病共管服務,主要是通過醫防融合,來推進多病共管。四是依託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療機構間建立分工協作、雙向轉診機制,將上級醫院服務向基層延伸。對於病情穩定的慢病患者,由基層機構按照規範和指南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各地在這方面有一些很好的探索和實踐,比如天津市推廣基層慢病管理中心建設,通過開展慢病智能輔診、便捷慢病評估、定製化治療方案、個性化健康管理等,為居民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浙江省依託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聯體建設,實現「兩慢病」的一般診治和日常管理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實現上下聯動,暢通轉診渠道。謝謝!

21世紀經濟報記者

今年秋冬季以來,多地兒童呼吸道疾病發病呈上升趨勢,兒科醫療服務負荷較重,重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如何應對的?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

張維斌

謝謝您的提問。目前,重慶市兒童呼吸道疾病有所增多,但全市醫療服務總體平穩有序。我們組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做到基層兒科「應開盡開」。目前,重慶市有86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提供兒科服務,其中獨立設置兒科的有404家,提供住院服務的有711家。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應開盡開」,並開展24小時服務,以及延時服務、周末門診等等。我們通過媒體對機構名稱、地址、聯繫方式、服務內容等進行了公布,方便群眾合理選擇、就近就診。

二是提升基層兒科診療能力。近年來,我們依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持續加強基層兒科醫師培訓培養。近期,針對兒童呼吸道感染相關疾病上升情況,我們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進行多輪次培訓,不斷提升呼吸道疾病的診療能力和重症的早識別、早轉診的能力。

三是加強基層藥品儲備。全市制定了呼吸道疾病藥品儲備清單,建立了動態監測和調配機制,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儲備充足,能夠適應各項救治工作需求。

四是發揮醫聯體上下協同作用。按照分級診療原則,區縣級醫療機構通過遠程診療方式,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暢通患者上下轉診的綠色渠道,將一般病人留在基層診治,重症患者及時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保障患兒能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比如在忠縣人民醫院的指導下,拔山鎮衛生院的兒科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建立起了完善的轉診綠色通道,積極有序地應對了近期兒童呼吸道疾病發病上升的趨勢。下面請拔山鎮衛生院陳院長具體介紹相關情況,謝謝!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

陳世健

謝謝你的提問。我們衛生院兒科於2021年獨立設置,現有床位52張,醫護人員15名。縣人民醫院選派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3名組建專家團隊,到我院幫扶。團隊不僅開展診療服務,而且通過教學查房等方式為我院帶教兒科醫護人員11名,我院兒科診療水平和得到顯著提升。比如有一位發熱的患兒在我院初步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經治療後反覆發熱,通過縣級專家查房指導,確診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調整治療方案後,患兒很快治癒出院。

近一個月以來,兒科門診和住院接診的呼吸道疾兒童明顯增多,兒科門診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0%,住院接診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期間,我院有效保證來院患兒的醫療救治,我院通過與縣人民醫院兒科轉診綠色通道轉診兒科、急危重症3人次,謝謝。

人民網記者

基層衛生機構同樣希望有優質的醫師坐診,但實際上願意下基層的醫師並不多,這可能涉及到醫師的職稱評審和薪酬待遇等各方面問題。如何解決這樣的現實問題?有哪些制度能激勵中高級職稱醫師到基層衛生機構去?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諸宏明

謝謝你的提問。為提升門診服務質量和首診水平,促進分級診療和基層首診,我們在基層便民舉措中提出推進中高級職稱醫師值守門診服務。各地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調配內部資源、或者統籌二三級醫院及縣域醫共體,包括城市醫聯體、醫療集團等方式,來確保每周至少3個工作日有一名中高級職稱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在基層機構值守門診。各地在這方面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湖南省湘潭市在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遴選22名45歲以下、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黨員中層骨幹,派駐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擔任「第一書記」兼任「副院長」,派駐時間2年,明確職責和任務,同時強化待遇保障,切實將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延伸到基層。還有一個例子是陝西的,陝西省西安市通過多種方式安排918人次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到基層服務,其中200餘人服務基層要求半年以上,21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實現每周至少3個工作日有一名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以上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在機構值守門診。

今天我們開發布會來到重慶市,重慶市在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面也有著自己很好的做法,下面請張主任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

張維斌

好的,重慶主要是通過深化「縣聘鄉用」「鄉聘村用」改革,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推進中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下沉到基層,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家的附近就能夠有效的享有到優質醫療資源服務,推進全市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在「縣聘鄉用」改革方面:一是建立骨幹人員下沉機制。區縣級公立醫院每年按照不低於當年新聘執業醫師總數的80%,派出骨幹醫師到基層工作至少一年。選派的專業需求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點單」、區縣級衛生健康部門統籌調配,實現供需精準匹配。二是完善績效工資制度。按區縣級醫務人員待遇,單獨核定「縣聘鄉用」人員績效工資總量,依據考核結果,由區縣衛生健康委發放績效工資。三是調整處方權到基層。將下派的骨幹醫師處方權從區縣級醫院調整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讓下派人員安心在基層工作。四是建立激勵機制。在基層工作滿三年的,在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等方面享受優先政策,讓醫務人員願意到基層工作。這項工作我們從2022年開展以來,全市共下派「縣聘鄉用」人員2048名,顯著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在「鄉聘村用」改革方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是鼓勵鄉鎮衛生院利用余編,招聘大專以上醫學畢業生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享受鄉鎮衛生院事業編制人員同等待遇。二是支持鄉鎮衛生院聘用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到村衛生室工作,並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目前全市「鄉聘村用」人員352名,既調動了鄉村醫生工作的積極性,也提升了鄉村醫生的專業化水平。

通過這兩項改革,提升了基層的診療能力。目前,全市農村地區居民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比例接近80%,基本實現基層首診。謝謝!

中國網記者

請問陳院長,拔山中心衛生院現在有多少位中高級職稱醫師,能否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

陳世健

謝謝你的提問。目前,我院擁有執業醫師(包括執業助理醫師)62人,其中:中高級職稱醫師39名,在全院醫師隊伍中占比達63%。我們安排出門診的醫師全部為中級以上職稱,每天至少有3名以上副主任醫師出診。中高級職稱醫生在坐門診的同時,發揮傳、幫、帶作用,帶教年輕醫生,近3年培養學科帶著人、醫療骨幹20餘名;我們還安排坐門診的中高級職稱醫師主動聯繫居民,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增加群眾的信任度,提高居民簽約積極性。

比如:我院有一名市級名中醫,長期值守門診、帶教年輕醫生;其徒弟已成長為學科帶頭人,每天接診病人60餘名,周邊的墊江縣、豐都縣等區縣的群眾都慕名而來;通過專家坐門診,方便了群眾就近就診,提高了群眾就診效果和滿意度。謝謝!

中國青年報記者

為慢性病患者開具運動、飲食處方是本次基層醫療服務創新舉措之一,公眾普遍很關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何開出靠譜的處方?謝謝!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

張倩

好的,謝謝你的提問。在慢性病日常管理過程中,開具運動處方和膳食處方同樣重要,適當的身體活動對健康非常重要,不僅有利於維持健康體重,保持心情愉悅,還能降低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所以我們鼓勵大家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培養運動的習慣和愛好,把運動寫在自己的時間表裡面,每天騰出一點的時間去運動,這點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們特彆強調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運動的目標。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不僅強調要做到平衡膳食,也強調要積極運動。比如說鼓勵大家每天進行身體活動,每天的主動運動達到6000步以上,而且每周進行5天以上的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就是感覺呼吸和心跳有些加強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跳舞等等,都算是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每周達到150分鐘以上,平均每天就是二三十分鐘左右。另外也鼓勵大家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跳健身操、快速蹬車、進行羽毛球桌球比賽等等;另外也要提醒大家,要經常進行鍛鍊肌肉的抗阻運動,比如啞鈴、彈力帶和健身器材等。還有對於上班主要坐辦公室的居民朋友來說,也要注意減少靜態行為時間,每坐一個小時就起來活動活動,多走動走動,多動多獲益。

剛才提到的《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年版)》等4個食養指南,也根據不同疾病特點,提出了具體的運動建議。比如對高血壓的病人提倡進行規律的中等強度有氧身體運動,比如每天快走或慢跑。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可在餐後進行,運動前後要加強血糖監測,保證不會出現低血糖的反應。總之,基層的醫務人員在開展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時,不僅要及時提醒他們遵醫囑吃藥,也要保持平衡飲食和積極運動,結合食養指南、膳食指南和身體活動指南等開展慢性病的日常管理。

主持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胡強強

我們請陳院長再補充一下衛生院方面的一些情況。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院長

陳世健

謝謝你的提問。我院利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健康體檢,對慢病患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做好日常健康宣教。特別是針對糖尿病、高血壓,我們按照全市的統一部署,開設「兩病」門診和健康課堂、提供健康監測、運動飲食處方或建議等服務,引導慢病患者加入自我健康管理小組,提高患者對慢病預防和管理的認知水平。比如:拔山村九組,有位何大爺,今年79歲,自我感覺身體不錯,今年3月參加老年人健康體檢,發現血糖升高,經進一步檢查和診斷,確診為糖尿病,納入家庭醫生簽約管理,在我院「兩病」門診規範治療。家庭醫生為其詳細講解糖尿病的危害及健康管理知識,結合其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針對性制定干預措施;一是調整飲食、減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攝入;二是增加日常活動量,如散步、做家務等。此後,何大爺定期到我院「兩病」門診開展健康監測,在健康大講堂學習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知識,積極參與自我健康管理小組,養成了健康行為方式。他的血糖水平逐漸得到了控制,視力下降的情況也逐漸好轉。謝謝!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舉措中提到在中西部脫貧縣可以採用遠程診療方式解決基層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重慶市在這個方面具體有哪些操作?謝謝!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

張維斌

謝謝您的提問。重慶市是一個「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並存的直轄市。近年來,我們通過遠程診療的方式,著力解決基層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

一是在全市所有區縣建立醫學影像、心電、檢驗「三大遠程診療中心」,通過完善信息系統,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系統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並健全質控管理制度,實現「基層檢查、區縣級診斷、結果互認」。2023年,全市「三大遠程診療中心」服務群眾超388萬人次。

二是建立遠程醫療協作網。全市7家市級醫院建立了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和大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遠程醫療協作網,通過這個遠程醫療協作網,可以實現遠程醫療、遠程會診、遠程查房、遠程教學等服務,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

三是推行檢查檢驗結果調閱互認。在「數字重慶」建設中,我們加快推進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健康服務。目前我們已經上線了「渝悅·醫檢互認」應用,通過建立縱向貫通、橫向聯通的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化體系。通過患者授權,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快速調閱患者相關的影像檢查和檢驗資料,實現三級、二級、一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相互進行調閱,有利於幫助基層醫生通過調閱相關的檢查檢驗的結果,更好的準確診斷。同時,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一些檢查,減輕了患者的就醫負擔。目前,全市已接入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030家,已調閱互認近5萬人次。謝謝!

主持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胡強強

謝謝張主任。如果沒有更多問題,我們現場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裡。今天的發布會我們聚焦了深化實化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也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召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嘉賓,謝謝遠道而來的各位媒體朋友,發布會結束。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中國網

編輯:徐梓峰 楊真宇

校對:管仲瑤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27c82396c39455785319ab7dcb110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