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項目為王 當好開路先鋒
——二〇二三年湘潭重大交通基礎項目建設回顧
文/譚濤 李朝暉 張亞萍
徐家灣中橋首片預製箱梁架設成功。
醴婁高速湘潭段穩步推進,「兩橋兩路」先後復工,一力物流園建設火力全開……一個個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拔地而起,見證了交通運輸部門勇當開路先鋒的魄力與決心。
大道通衢八方達,物暢其流百業旺。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凝聚精氣神,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聚焦市委「四區一地一圈一強」決策部署,發揚「三牛」精神,落實「四敢」要求,持續推動「走找想促」活動落實落細,不斷擴大交通有效投資,成為「穩投資、促內需」的重要力量,推動發展不斷向上、向前,民生持續向好、向暖。
下攝司大橋正在安裝吊裝支架。
關鍵詞 高位推動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下攝司大橋的施工現場卻熱火朝天,工人們正用吊車架設大橋主跨首榀鋼箱梁,這意味著下攝司大橋進入鋼箱梁現場安裝施工階段。然而就在兩年前,該項目因政策影響而停工,成為「半拉子」工程,也成了堵在湘潭老百姓心中的「大石頭」。
下攝司大橋的順利復工是湘潭市梳理「半拉子」工程,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一個縮影。沿著湘江順流而上,楊梅洲大橋的施工現場也如火如荼,工人們正在對橋樑的鋼箱梁、斜拉索、樁基等環節施工。據悉,楊梅洲大橋預計明年6月底前完成主橋合龍,明年9月底前實現全線竣工通車。
下攝司大橋建設預覽圖。
楊梅洲大橋、下攝司大橋、G320湘潭繞城線三期、G240滬昆高鐵韶山南站至湘鄉公路(以下簡稱「兩橋兩路」)是近年來湘潭地區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對優化路網結構、打通物流通道、發展縣域經濟等具有重要意義,是湘潭人民高度關心關切的民生工程。為了推進項目早日復工,全市上下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市領導多次深入建設工地一線,想辦法、解難題,以「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以「在其位、謀其政」的責任意識,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全力推進「兩橋兩路」高質量建設。
楊梅洲大橋建成預覽圖。
同時,市交通運輸局成立「奮力抓項目,全力拚經濟」工作專班,將「兩橋兩路」建設同其他25個民生實施項目一同列入「民生清單」,明確年度目標、責任單位、推進舉措,實施「倒排工期、挂圖作戰」。五個縣(市)區落實屬地責任,切實做好項目施工現場協調維護工作,「擰成一股繩」助力項目順利推進。項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配優配強班子隊伍,緊盯關鍵技術、關鍵節點、關鍵環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工匠精神」化為「兩橋兩路」持續推進的生動實踐。
今年以來,「兩橋兩路」完成投資10.8億元,預計後續總投資達50億元,這為湘潭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注入了「強心劑」。
楊梅洲大橋施工現場。
關鍵詞 靠前服務
城市發展看項目,項目推動看征拆。醴婁高速項目途經株洲、湘潭、婁底三市,主線全長154.271公里,路基寬度34米,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為120公里。其中,湘潭市境內主線長71.16公里,途經湘潭縣、湘鄉市的9個鄉鎮共38個行政村,是醴婁高速主線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協調最難的節段。
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協調指揮部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征拆工作是大事、難事,更是要事,他們在向村民反覆宣講征拆政策的同時,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例如,為做好湘潭縣射埠鎮新煙塘村附近兩個水庫的征拆工作,征拆幹部上門做思想工作不下50次,與各方電話溝通不下100次。
在推進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過程中,湘潭交通運輸部門工作人員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工程項目建設的重點、難點、堵點,主動靠前服務,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全力推動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如今,醴婁高速湘潭段全線路基、通涵、橋樑、隧道等工程全面提質提速,進度如期推進。據了解,醴婁高速通車後,將有效延伸湘潭高速網絡,對完善湖南高速公路網絡,加強湖南與長三角、雲南、貴州的經濟聯繫具有重要意義。
G320湘潭繞城線三期湘鄉城區段貫通。
既是靠前服務,也是主動服務、精準服務。前不久,G320湘潭繞城線三期實現了城區段順利貫通,該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優化湘鄉市城區路網結構,緩解老G320城區段的交通壓力,因此該項目的進度始終牽動著湘鄉本地人的心。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向我們介紹,因線路途經村落、魚塘,征地拆遷難度大,阻工現象頻發。為此,交通運輸部門工作人員每月都會定期組織沿線各鄉鎮負責人召開徵地拆遷協調會,並成立協調小組配合拆遷工作,解決各種問題;同時,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占道對滬昆鐵路的影響,交通運輸部門、鐵路管理部門等單位經常和項目部商討制定切實可行的專項施工方案及交通導行方案,確保項目施工安全可靠。
用心服務換來亮眼成績。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共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88億元(預計數),為年度目標的358.7%。
關鍵詞 科學謀劃
「一力物流一期一標段招商中心和配套用房17棟已全部封頂,二期鐵路線總包單位和土方單位已進場施工,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長株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一力物流)項目相關負責人向我們介紹,未來,該項目將依託長沙一力物流園本部運營體系及數智化能力賦能湘潭基地,構建以「科技賦能、數據驅動、智慧流通、綠色集約」為特色的新一代4.0版鋼鐵供應鏈流通平台和產業鏈集成服務平台,進而實現產城一體、多式聯運、長潭互動的目標。
一力物流一期項目最新進展。
就在今年7月份,長株潭獲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長株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一力物流)就是其中的項目之一。
「從長遠來看,一力物流項目具有長遠意義。」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向我們介紹,多式聯運作為一種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的貨物運輸模式,在現代物流領域具有重要價值。為加快補齊湘潭市交通領域基礎設施短板,市交通運輸局緊盯國家戰略部署和政策導向,搶抓窗口期、下好先手棋,科學謀劃了一批管長遠、利全局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
據了解,今後湘潭將完善鐵路、公路、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間轉換設施設備配置,打造高效的多式聯運作業平台,大力發展公鐵水多式聯運體系。具體而言,湘潭市將圍繞湘潭湘江兩岸的湘潭鐵牛埠港區和九華港區兩大片區後方貨運樞紐及配套的鐵路專用線、公路集疏運體系建設,即湘潭東物流集散區、湘潭九華物流聚集區、湘潭西部公鐵聯運片區三個板塊,涵蓋湘潭鐵路貨場遷建項目、湘潭鐵牛埠港區公鐵水聯運物流園、湘潭九華港區公水聯運物流園、長株潭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一期(一力物流)等8個項目。
湘潭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通過不斷實現多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發展,合力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保障有力的綜合貨運樞紐體系,推動綜合貨運樞紐擴功能、增動能、提效能,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