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也海淘?他都會買什麼洋玩意兒?

2020-01-28   LicorneUnique

提起來乾隆爺,你會想到什麼?你可以說他勵精圖治平定叛亂承接康乾盛世好皇帝,也可以說他四處題詩作畫自封十全老人太浮誇,但是你知道乾隆爺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西洋鐘錶收藏者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年乾隆爺痴迷了一輩子的西洋玩意兒。

清高宗乾隆

鐘錶的歷史開始於14世紀初,當時歐洲的英法等國教堂等建築物上出現了機械報時鐘,主要是用繩索懸掛重物,利用地心引力產生重力來帶動一系列機構的運轉。這個時候的大鐘都會做的很精美,裝飾很多色彩和花紋,掩飾掉它報時不準的這個缺陷,頗有幾分「人生如此艱難,你就不要拆穿」的感覺。

1389年製造的法國Rouen教堂大鐘

15世紀中期由於發明了鐵制的發條,人類開始逐漸擺脫大鐘的歷史,第一個發條鍾問世,鐘錶逐漸走向小型化。17世紀中葉,鐘錶的發展有了個歷史性轉折,當時有個鐘錶歷史上的「教父」荷蘭人Christiaan Huygens在鐘錶里發明了鐘擺,之後又發明了螺旋擺輪遊絲,大幅度地提高了鐘錶的準確性。

Christiaan Huygens (1629 – 1695)

到了這裡,鐘錶終於從裝飾品來了個華麗轉身,成為了時間指示器,17到19世紀出現了大批造型精美的西洋古董鍾,多由動力、傳動、調速和跟蹤部分等組成,走時、打點、打樂和表演功能等都是靠複雜的機械傳動來完成。

銅鎏金塞夫勒彩瓷五件套,圖案為布歇所繪/19世紀/法國特有的彩瓷畫琺琅鍾,法國19世紀的藝術風格是極盡奢華裝飾的洛可可優美曲線,這五件套配有精緻的陶瓷畫,每幅畫周圍鑲嵌著珠寶,鎏金鑄花精美絕倫,猶如亭亭玉立的美人。

喬治三世時期桃木自鳴布勒鍾/約1770-1775/英國

琺琅壁爐鍾/19世紀/法國

時鐘的動力源從笨重的錘子改造為精巧的發條,歐洲的工匠便以制鐘的技術發明了便攜的計時器---懷表。懷表顧名思義就是佩戴在胸前或者懷裡的表,雖然現在懷表已經淡出了我們的世界,但它也曾風光無二,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比如大偵探福爾摩斯在犯罪現場查著查著,抬頭看看大鐘,瞄一眼太陽,然後從懷裡拿出一塊金色的懷表,皺皺眉頭之後繼續沉思。

大偵探福爾摩斯劇照

16世紀,世界上第一隻懷表在德國誕生,由德國鎖匠Peter Henlein所製作,這隻懷表造型奇特,後人暱稱其為「紐倫堡鐵蛋」。

這隻特別像雞蛋的懷表誕生於1511年左右,為原始鐵質懷表,表上只有一支時針,沒有分、秒針,現藏於美國費城紀念館

懷表的發明宣告了表終於從鐘錶里獨立出來,讓人們隨手看時間成為一種可能性,1886年改進了齒輪裝置和擒縱器之後,懷表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逐漸走向熱門。

說到這個時候的西洋的鐘和表,下面我們要重新隆重介紹這位開頭就已經露面的西洋鐘錶收藏發燒友,世界上最大的西洋鐘錶收藏家---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狩獵圖

乾隆從小就對西方的這些「奇淫巧計」著迷的很,經常從老爹雍正那裡把玩進貢的西洋玩具和鐘錶,到了自己掌權的時候恰逢清朝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再加上對奢侈豪華生活的追求,「表哥」不遺餘力地收集各種奇鍾異表,每年從海外訂購價值3萬兩到6萬兩白銀的頂級鐘錶。據記載,當年由粵海關進口的大小自鳴鐘、時辰表、嵌表和鼻煙壺總共有1000多件,西洋鐘錶的收藏在乾隆年間達到了巔峰。

東印度公司倫敦總部,聯繫東西方的主要樞紐,18世紀中葉,東印度公司每年從倫敦購買價值2萬英鎊的鐘錶帶往廣州進獻給乾隆皇帝,該大樓已於1929年拆毀。

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懷表的生產和需求達到了巔峰,這個時候的懷表技藝精湛,造型精美,報時準確,還擁有了諸如萬年曆、世界時間等更多的功能。

從造型上常見的古董懷表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面上加有表蓋的獵用式,另一是不加表蓋的敞開式。還有少量的只加部分表蓋、露出指針的半獵用式,以及兩面都有表蓋的「悶表」。

18k金琺琅鑽石鑲嵌懷表/約1895年/百達翡麗

18k黃金鑲珍珠琺琅鑽石懷表/1892年/百達翡麗

精美黃金鑲鑽石及紅寶石鏤空懷表/約1985年/愛彼/估價約100,335 - 167,224人民幣


精美的新藝術風格黃金琺琅鑲紅寶石及鑽石手動上鐘錶備胸針/約1905年/Bailey Banks and Biddle &Co

黃金鑲鑽石及琺琅吊墜懷表/約1889年/百達翡麗

會做買賣的洋人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積極研發符合中國人口味的懷表,中國地區專供的懷表一般裝飾極盡華麗,配上具有中國特色的琺琅畫,還有鑽石珍珠點綴。

精美罕有的黃金琺琅懷表,為中國市場製造/T. Jacot, Fleurier/約1845年/以4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32萬元) 成交。

罕有的金及琺琅雙擒縱機芯懷表,為中國市場製造/播威/約1830年

罕見的金及琺琅人物手動上音樂懷表,為中國市場製造/播威/約1820年/以80萬港幣成交

鑲金琺琅及珍珠鑲嵌懷表,為中國市場製造/瑞士/約1840年

琺琅配珍珠鑲金懷表,為中國市場製造/19世紀

罕有鍍金畫琺琅鑲珍珠懷表備八日動力儲存,為中國市場製造/Dimier Freres

自16世紀製造出第一隻懷表開始,懷表已逾四個世紀的歷史,身形小的懷表裡面的技術可是一點都不含糊,一隻造型精美的古董懷表工藝過程十分繁瑣。

就拿琺琅裝飾來舉個例子,因為地方就那麼大,很多的圖案都要師傅拿著小鑷子在顯微鏡下用極細的金銀絲一點一點掐絲成形,上色也要一層一層由淺到深慢慢上,每上一層,都要經過高溫燒制之後繼續上色,綜合下來可能一隻小小的懷表需要幾百個小時的製作和燒制,甚至幾萬次的打磨才能使得顏色明亮清澈,圖案栩栩如生。

百達翡麗博物館館藏/玫瑰型的鑲金琺琅珍珠懷表對表,中心有音樂自動裝置/1815年

14k鑲金琺琅林間畫懷表/ 約1905年/波萊爾

18k鑲金琺琅花葉懷表/約1860年/Moilliet

18k鑲金琺琅花朵懷表/約1900年/Tiffany & Co

黃金琺琅鑲鑽石吊墜懷表/約1895年/C.H. Meylan

黃金配琺琅鑲硬石二間懷表/約1770年/HENRY LONG /約15萬5千人民幣成交

14k金鑲鑽石琺琅懷表備胸針/約1900年/瑞士

珍珠鑲嵌寶石懷表/19世紀晚期

由於古董懷表的存世量稀少,因此罕見的、品相好的精美古董懷表已成為了一種高級藏品,歷史底蘊濃郁或者是系列的懷表的價格更是不菲,比如乾隆表哥時期的宮廷懷表,動輒就能以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價位成交。

紅綠寶石鑲金琺琅瑪瑙獵殼懷表/約1760年/ FrancisPerigal, London/估價約:293,796 - 489,659人民幣

錶盤細節圖

精緻罕見的鑲金琺琅懷表備表鏈/約1760年/ William Deards/估價約146,898 - 244,830人民幣

機芯細節圖

作為上個世紀的產物,懷錶帶著深厚的歷史烙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所以在收藏的時候,不要過於迷信名牌。一塊古董懷表的狀態,背後的歷史底蘊,是決定它價格的重要因素。

18k金及琺琅鑲鑽懷表/1909年/百達翡麗/以約13萬人民幣成交

挑選懷表收藏的時候,首先要看它的機芯,正版的機芯字體均勻清晰,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鑄造方式,除了機芯還有品相,表殼是否光滑,包金是否有脫落以及走時是否準時,滴答滴答的聲音是否清脆。

甲殼蟲造型的懷表

黃金琺琅鑲嵌珍珠懷表/瑞士/約1880年

當然了也不要渴望投資之後短期就能收到不菲的回報,因為收藏的目的除了保值和增值,從那些散發著時代氣息的玩意兒感受到賞玩的樂趣,身心愉悅也是極好的。

有著黃金的外殼,琺琅的工藝,細膩的畫作,還有鑲嵌的閃亮珍珠瑪瑙和各色寶石的懷表,即便穿越了幾個世紀也能讓我們感受到那時候的時代氣息,而精美外殼下內里還隱藏著比腕錶更複雜的結構,真真可謂外表華麗內心高冷。當萬籟都靜,你獨自把玩那身形雖小但卻意味非常的懷表,聽著它滴答滴答感受時間從指間流過,一定也會像二百多年前乾隆「表哥」一樣由衷的發出一聲讚譽:哎喲,不錯喲。


想了解更多藝術八卦?快關注公眾號LicorneU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