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首飾也有「平替」了?「金包銀」走紅 警惕「平價奢華」的坑

2024-11-05     大眾網

「金包銀太香了」「買了金包銀就後悔了,後悔買晚了」「喜歡性價比的姐妹放心入」……近段時間以來,在多個社交平台上,「金包銀」的話題火熱,不少用戶分享自己購買金包銀首飾的心得和攻略。

「金包銀」火熱的背後,是連日來不斷攀升的金價。11月5日,記者查詢到,多家黃金品牌零售金飾價格突破810元/克,水貝市場金價也達到了626元/克。持續走高的金價,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因此「金包銀」作為黃金平替開始走紅。

但與此同時,「金包銀」市場問題不斷,黑貓投訴平台顯示,與「金包銀」相關投訴多達883條。業內人士認為,「金包銀」市場尚不成熟,利潤較高且門檻較低,缺乏統一標準,因此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金包銀」素圈手鐲

01

金價創新高超過30次

催熱「金包銀」市場

今年以來,金價開啟狂飆模式,最高紀錄已刷新30次以上。Wind數據顯示,10月30日,COMEX黃金盤中一度突破2800美元/盎司,創下2801.8美元/盎司的高點。

毋庸置疑,金價的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費者對黃金的購買熱情。據中國黃金協會披露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黃金首飾銷量下滑嚴重,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下降26.68%。同時,周大福、六福等多家黃金飾品銷售上市公司的業績出現下滑。

在此背景下,作為黃金首飾的平替「金包銀」首飾逐漸走紅。所謂「金包銀」首飾,就是在白銀的表面鍍一層薄薄的黃金,使其外觀呈現出與純金一樣的顏色。因為其含金量遠遠低於純金,價格也相對便宜很多,從而受到消費者青睞。

「我們是明年春節結婚,但感覺金價在這個時間內不會出現太大降幅,甚至還可能繼續漲價,所以就考慮了金包銀。」准新人陳磊向記者坦言,買「金包銀」也是無奈之舉,他和女朋友都認為現在買黃金並不划算,而農村結婚又很看重三金,所以兩人商量後決定用「金包銀」應急,剩下的錢直接折現。

在社交平台上,很多消費者都分享了自己購買「金包銀」的經歷和感受,類似陳磊這樣的准新人並不在少數,此外也有不少消費者是單純想買來佩戴,「我覺得挺值的,很低的價格就能給我和黃金一樣的情緒價值,花小錢辦大事又不丟人。」小胡的想法得到了很多點贊。

02

電商平台銷售火熱

線下市場熱度不減

具體來看,「金包銀」產品作為純金平替產品受到關注,在電商平台上更是火爆。

記者在某網購平台看到,其中一家銷售「金包銀」產品的店內,銷量最高的是「金包銀」手鐲,銷量已經超千單,2000多人加購,根據粗細不同,價格在200元上下。客服表示,該款「金包銀」手鐲含金量為0.25克。

在另一視頻購物平台,一家「金包銀」飾品店鋪銷售的一款1299元總重量35克(含黃金1.8克)的金包銀產品受到追捧,該店鋪近一周有5.2萬人瀏覽,超一千人加購。該店宣傳稱「黃金質感,銀飾品價」「足金包足銀,支持檢測」。客服稱,外表和純金的一樣,價格甚至不到純金的十分之一。

電商平台銷售的「金包銀」飾品

記者從飛瓜數據看到,抖音平台某金包銀銷售帳號,近一個月漲粉近7000,熱度持續增加。一位「金包銀」首飾主播稱,一場直播大概能做到10萬的銷售額。

「金包銀」飾品在線上平台持續火熱,那麼線下市場呢?

對此,記者走訪了西南地區最大的珠寶黃金批發集散地成都梨花街,多家店鋪都表示並不銷售「金包銀」飾品。隨後記者又諮詢了多家普通黃金飾品門店,多位店主均表示有銷售「金包銀」飾品,價格按當天大盤金價和銀價分別計算,以素圈手鐲為例,工費在25元左右,同時門店也可回收,但會有一定的折損費。

對於「金包銀」飾品的銷量,幾家店均向記者表示,生意很好,其中一位店主更是稱「忙不過來」。「很多都是來買三金的,金價太高,『金包銀』划算很多嘛。」一店主表示。

03

「金包銀」飾品隱憂不少

平台相關投訴達880多條

「金包銀」飾品市場持續火熱,但與此同時,因為市場處於發展階段,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少。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搜索關鍵詞「金包銀」發現,截至11月5日,與該關鍵詞相關的投訴已達884條。多數投訴與「假冒足金飾品」「掉色」「含金量不足」「虛假宣傳」等問題相關。一資深黃金從業人員向記者表示,「金包銀」飾品製造門檻較低,因此市場比較混亂,可以說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黑貓投訴平台相關投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黃金從業人員還提醒到,「金包銀」可以作為一種佩戴飾品備受歡迎,但與純金飾品不同,其投資增值保值屬性很低,不建議作為一種投資理財產品購買。消費者購買正規「金包銀」產品,都會收到相關產品證書,明確標註了金銀克重。

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認為,隨著黃金價格的上漲,部分消費者轉向尋找更經濟的選擇,「金包銀」因此成為黃金的「平替品」,滿足了市場上對經濟型奢侈品的需求。如果黃金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金包銀飾品仍有可能維持一定的市場熱度。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及監管政策的完善,「金包銀」市場可能會經歷一輪洗牌,只有品質優良的品牌才能生存下去。長期來看,「金包銀」是否能持續火熱還需觀察市場的具體發展情況。(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18283569ecfcdda5e9d4178328420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