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多半來自以下家庭,父母多留點心眼

2023-04-03     母嬰參考

原標題:在學校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多半來自以下家庭,父母多留點心眼

在學校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多半來自以下家庭,父母多留點心眼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太陽和人心,都不可直視。」

人心向來都是很難推測的,即使是表面純真善良的孩子,可能也會釋放出無端的惡意,有些小孩做出來的事,甚至可能比成年人更加惡毒。

這也是為何校園霸凌事件屢見不鮮的原因,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去關注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讓校園霸凌遠離小孩。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關於校園霸凌,父母需要知道這些

1、校園霸凌是很常見的

兩組數據帶你直觀感受校園霸凌的普遍性:

A:據數據統計,每年全球大概有2.43億學生遭受過校園霸凌,占據著學生總數的32.5%。這也就意味著,每十個學生中,大約就有3~4名學生遭受霸凌。

B:在中國青少年一項調查數據中發現,至少30%的中小學生曾經被欺負,32.5%偶爾被欺負,6.1%經常被高年級欺負。

由此可見,校園霸凌的覆蓋面積十分廣,父母從小就要給孩子加強安全意識,保障他們在學校不被欺負。

2、如何區分孩子是被欺負,還是正常的打鬧

這個界限在哪裡,父母也需要明確。因為萬一模糊了界限,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教育專家認為,可以圍繞以下幾點去分析。

  • 主觀敵意

一個小孩單方面故意挑釁對方的行為,其實就是主觀敵意。例如,兩個小孩上課玩遊戲,一個孩子故意推搡或者恐嚇別人,這可以稱之為霸凌。但如果兩人是為了爭取勝利,互相推搡(沒有惡意),這就只是爭執。

  • 持續性

一般來說,欺凌都是持續性進行的,很多霸凌者欺負了對方一次,嘗到了所謂的勝利帶來的愉悅感以後,便會多次傷害對方,暴力行為也會不斷升級,這就是霸凌。

當然,還需要注意:霸凌者的角色多半也是強大對弱小,多個欺負一個。

了解完這些基礎信息以後,父母就可以重點知曉哪些孩子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這樣才能做好心理準備,儘早發現提前預防。

在學校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多半來自以下家庭

1、父母過於軟弱、老實的家庭

研究發現,很多被欺負的孩子,在遭遇到人身霸凌以後,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不敢向父母和老師訴說,這恰好就成為了霸凌者的「保護傘」,讓他們變得越來越過分。

研究發現,很多被欺負的孩子,在遭遇到人身霸凌以後,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不敢向父母和老師訴說,這恰好就成為了霸凌者的「保護傘」,讓他們變得越來越過分。

而這類被欺負的孩子,都有一個普遍的共性:聽話、善良、老實。

如果再去對比他的家庭,能發現他家父母也是如此,過分軟弱,遇事不懂得反抗,從小就教育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學只是在跟你開玩笑,我們不要多計較」。

在這種教育理念中成長起來的小孩,在受到欺負會習慣性地默默忍受,成為任人拿捏的「軟柿子」,結果就成為了霸凌者的目標。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請記住一句話: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因為善良過了頭,便是愚蠢。

2、父母過於強勢,經常干涉孩子生活的家庭

很多人或許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何越強勢的父母,越容易養出「軟包子」。

這主要就是因為,父母的強勢干涉,扼殺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導致他們日後的成長過程中,總是被他人牽著鼻子走,不敢隨意反抗。

研究發現,孩子從三歲以後,自我意識便開始萌芽,他們有獨立的思想,如果父母總是干涉子女的選擇,破壞其自我發展,往往就會讓小孩變得懦弱自卑、依賴心重。

研究發現,孩子從三歲以後,自我意識便開始萌芽,他們有獨立的思想,如果父母總是干涉子女的選擇,破壞其自我發展,往往就會讓小孩變得懦弱自卑、依賴心重。

面對比自己強的人時,不敢反抗,只是習慣性地聽從,哪怕對方是在欺負、壓榨自己,他們也只會忍氣吞聲,就像從小聽父母的安排那樣。

3、父母喜歡冷暴力,對孩子缺乏關心的家庭

從小在缺愛環境中長大的小孩,其實也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因為這類孩子內心孤寂,不太擅長處於親密關係,所以在學校時總是顯得比較落寞,沒有朋友。

而在學生時代,大家都喜歡抱團取暖,在團體中尋找榮譽感,孤僻的小孩相對來說,就顯得比較特立獨行,這正是不少學生看不慣的行為。

再加上,這類小孩因為沒有朋友,所以更好下手,一群人欺負一個人,顯然會更有勝算,而且他們料定,落單的那個人即使受到欺負,也沒人願意幫忙,他們更不敢還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頗深,他們的未來是否順遂,會不會受到欺負,都跟父母的教育有關。

那麼,如何避免小孩被欺負,遠離校園霸凌呢?你們需要做好這些。

父母做好這幾點,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1、培養孩子的「強者意識」

其實,這個世界向來都是「弱肉強食」,要想不被欺負,你就得成為強者。這樣別人忌憚你的實力,便不敢輕易招惹你。

那麼,如何變成強者?可以從多個方面去培養,學習、體力、社交能力等等,都可以成為你的「保護傘」,通常那些成績好、身強力壯、朋友多(人脈廣)的人,往往不容易被欺負,因為他們身上散發的「強者氣息」,讓霸凌者感到害怕。

2、教會孩子懂得拒絕

拒絕別人,是一種能力和底氣。做父母,我們要教會小孩有拒絕別人的勇氣,如果對方的行為讓你感覺到不舒服,那麼勇敢地拒絕,讓對方知道自己是有原則和底線的,這樣也能避免霸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139a6dca7db08ee7c261ab898e713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