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持續深化民族團結繁榮發展新局

2024-05-15     蘭州日報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的長遠之策、固本之舉。皋蘭縣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民族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效落實,持續鞏固提升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成果,著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奮力開創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新局面。

一是聚焦黨的全面領導,夯實民族工作政治基礎。必須嚴格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始終將民族工作納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年度考核內容、納入巡察範圍,「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蘭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舉辦民族宗教工作理論政策培訓班,在各族幹部群眾中廣泛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實在學思踐悟中提升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自覺、政治責任、能力水平。進一步健全縣委統一戰線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履職盡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民族工作格局,持續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聚焦優秀文化傳承,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必須堅持自覺將中華文化基因鐫刻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中,積極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建設,有形有感有效開展「十進」活動,創新開展「三項計劃」,積極對外宣傳推介皋蘭文化旅遊資源,深入推進民族團結聯創共建,舉辦全縣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接續實施全覆蓋、精準滴灌、金種子等八項工程,鞏固提升一景、兩廊、兩館、三場4個亮點建設,推動「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推動形成具有皋蘭特色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紅色教育基地,持續擦亮「太平鼓」「魏振皆書法」「蘭州鼓子」三張名片,全力打造「美麗蘭州·石榴花紅」民族工作皋蘭品牌。

三是聚焦基層社會治理,構建和諧穩定社會環境。必須始終將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融入對各族群眾的傾情服務中,在民族事務中堅持普法宣傳、依法治理,用法、用情、用心服務保護各族群眾的權益,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基礎。持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基層治理有機結合,深化民族團結之家、法律援助工作站、紅石榴流動人口服務站「一家兩站」服務平台建設,依法對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差別化、精準化的公共服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民族事務管理納入「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完善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健全完善民族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

四是聚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各族群眾幸福感。必須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緊扣市委1139工作部署,著力以「強科技、強工業」為引領,統攬「強縣域」助力「強省會」,充分發揮皋蘭區位、資源優勢,持續在「民族團結+」融合發展上下功夫,在特色資源挖掘、優勢產業培育、產業結構優化上下功夫,統籌推進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各項重點工作,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的效力更好轉化成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對符合企業用工需求的各類勞動者開展訂單式、定崗式、儲備式就業技能培訓,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公共就業創業平台,推動全縣各族群眾穩定就業、生產增收、生活提質。

蘭州市皋蘭縣委書記 康 石

編輯丨孫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11f6390ea8e50c2699272c14071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