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姓氏:權姓在半島區域分布不多,煙台福山較為常見

2020-03-22   膠東故事會

「游竺權逯,蓋益桓公。」在宋版《百家姓》中,權姓的排序相對靠後,而這個姓氏的規模,也的確不大。在膠東半島區域內,權姓規模不大,分布較為集中,以煙台福山較為常見。

通過地圖查找,在煙台、威海、青島範圍內,只找到三個村名以權字開頭的村莊,一個是青島平度的權家村,剩下兩個都在煙台市的福山區,分別叫做權家和權家山。

從地名資料記載的情況來看,以上三個村莊也的確都與權姓有淵源,建村之初都有權姓人。但如今平度那個權家村,權姓已經相當少(零星幾戶);而福山的權家和權家山村,則仍有較多的權姓人。在平度和福山之外的其他縣市區,關於權姓的記載也不多,綜合來看,在膠東範圍內提及此姓,明顯帶有「福山特色」。

古代史料大多認為權姓是從權國而來,權國位於湖北境內,即春秋時期的楚地。關於這一點,唐代權姓名人權德輿的墓碑文中有詳細記載:「上之元和五年,其相曰權公,諱德輿,字載之。其本出自殷帝武丁,武丁之子,降封於權。權,江漢間國也。周衰,入楚為權氏。」

唐代之後的權姓發展,沒有見到詳細記載。此姓是如何遷徙到膠東半島?亦不得而知。但平度和福山的地名資料,將兩地權姓最早建村的時間,都記載為明洪武年間。兄弟數人分處同一區域內的不同州縣,這種說法在明初的膠東移民史中很是流行,不知道平度權姓和福山權姓之間是否也有所淵源?

福山的權家村和權家山村,都位於張格莊鎮境內。根據《福山區地名志》記載,權家山建村較早,相傳,明洪武年間,權、王二姓相繼由「雲南」 遷此建村,因村周圍皆山,權姓人支興旺,故名權家山。權家村的權姓為明中期從權家山村析出。除了權家這一分支之外,權姓在相鄰的文家村以及福山城關也有分布。

(權家山和權家位於張格莊鎮,兩村都以種植大櫻桃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膠東權姓雖然規模不大,但也走出不少名人。比如,著名的書法家權希軍先生,就是福山權家山村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