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支持製作
肺癌很容易被忽視,很多人發現患病時已是晚期。如何早發現早診斷?什麼人容易患肺癌?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科普有關「肺癌早預防早診斷」的知識。
【名醫檔案】
段林燦,雲南省腫瘤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雲南省萬人計劃—「雲嶺名醫」;「雲南省胸外科 學科帶頭人」;雲南省腫瘤醫院「十佳醫生」。
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 青年委員、雲南省醫師協會 胸外科分會常委、雲南省抗癌協會 腫瘤精準治療 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雲南省醫師協會 腫瘤醫師分會 胸部疾病微創診療學組 組長、雲南省肺癌防治協會理事。
長期從事肺癌的預防和治療,擅長肺癌「微創手術」。
什麼是肺癌,肺癌對我們的健康有多大危害?
肺癌是一種起源於肺部的惡性腫瘤,可以局限於胸腔,也可以轉移到全身各處。肺癌是目前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是目前世界上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大多數肺癌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很容易被忽視,發現時70-80%的患者已經失去手術機會,所以肺癌的治療效果很差,平均5年生存率還不到20%。中國每年大約有60萬人死於肺癌,而且肺癌的發病率還在不斷攀升,發病人群中青壯年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可以說肺癌是很多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原因。
如果我們知道人為什麼會得肺癌,那麼是不是就可以提前預防?
其實我們醫生也想知道人為什麼會得肺癌,可是很遺憾,到目前為止、肺癌的發病原因還沒搞清楚,這也是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現在研究認為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參與、多步驟組成的複雜過程,既有內因、也有外因。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證實了吸煙、空氣污染和職業因素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因素,其中吸煙和肺癌的關係最為密切。
吸煙和肺癌有哪些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很多人吸了一輩子的煙也沒有得肺癌,雖然肺癌不能和吸煙完全划上等號,客觀來講 「吸煙不一定就會得肺癌」,但是,吸煙和肺癌的發生最為密切。有研究證實: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要高10-13倍,吸煙量越多、年限越長、開始吸煙年齡越小,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就越高。美國從1960年開始控煙草,到1990年吸煙人數才開始有所下降,到2015年,美國成年人中只有1/6的煙民,青少年吸煙率也從1991年的27.5%降低至2014年的9.2%, 現在美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在下降。而我們國家從2006年才開始控煙,現在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續上升。
另外,被動吸煙也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研究發現:香煙煙霧中致癌劑的含量比吸煙者自己吸入的要高50倍以上,夫婦中只要有一人大量吸煙,另一個人患肺癌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增加,不吸煙的女性與吸煙者結婚,其患肺癌的危險性為與不吸煙者結婚的3~5倍。中國每天有5.4億人被迫暴露在二手煙煙霧中,近年來肺癌的發病正趨於年輕化,廣大青少年朋友要遠離煙草、珍愛生命。
為什麼還不能早期發現肺癌呢?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肺癌治療的關鍵,越早期的肺癌,手術完全切除的可能越大,預後也越好,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80%,但是全世界在診斷肺癌的時候70-80% 的患者已經失去手術機會。原因就是肺癌的進展非常快,像小細胞肺癌,一個月就會長一倍,而早期肺癌特別是周圍型肺癌往往沒有任何臨床表現,當腫瘤較大或者腫瘤侵犯支氣管後,會出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甚至痰中帶血的情況,而這種現象又很容易被患者或醫生誤認為是「傷風感冒」或「肺結核」,反覆針對「感冒」或「結核」治療,效果不理想再考慮肺癌的時候,很多人已經出現遠處轉移,所以我們很難在早期診斷肺癌。
既然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麼重要,那能不能給我們一些早期發現肺癌的建議?
對於如何才能早期發現肺癌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對於40歲以上的肺癌高危人群,建議每年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儘量使用32層或以上多層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掃描範圍包括整個胸部。如果檢出肺內結節,建議至專科醫院找胸外科或呼吸科醫生諮詢下一步診療計劃,醫生會根據結節不同特徵,是磨玻璃結節、亞實行結節還是實性結節等具體情況建議進行低劑量螺旋CT複查的時間。
特別提醒對於反覆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經抗感染治療2周以上還不好的患者,建議儘早去做個胸部CT,這是提高肺癌早期診斷率最有效的方法。
哪些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指的是:年齡大於40歲,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的人:
1、來自宣威、富源等肺癌高發區特別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
2、反覆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者;
3、經常接觸煤煙,煤焦油和油煙等有職業暴露史的人;
4、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炎和肺結核等慢性肺部疾病者;
5、長期大量吸煙或被動吸煙者,特別是每天抽煙1包以上,連續20年以上或者每天2包以上連續10年以上者;
6、長期抑鬱和壓抑自己情緒者。
對於查出肺部小結節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哪種情況下手術呢?
隨著人群健康意識的增強和影像技術的提高,特別是低劑量螺旋CT的應用,越來越多的肺部小結節被發現。肺小結節是這幾年的熱門話題,雖然研究很多,但對於什麼時候該做手術、手術切除方式等問題,胸外科、呼吸科和腫瘤科醫生還存在一些爭議。現在的共識是對小於5毫米的純磨玻璃結節,多數為非典型腺瘤樣增生,只需要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做肺癌篩查即可。如果病灶大於8毫米,我們建議要進行多學科會診,做一個風險利弊分析,評估結節為惡性的可能性大不大、結節有沒有逐漸長大、病灶是不是位於優勢部位、發現病灶後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是否受到明顯影響等,決定是否行手術治療和手術切除範圍。對於肺部純磨玻璃結節手術前不需要行PET-CT、磁共振和氣管鏡檢查。
肺癌有哪些治療手段?
現在肺癌的治療手段有很多,除了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和中醫中藥治療,還有現在比較熱門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手術治療又包括開胸手術手術和微創手術,現在我們的病人80%以上都可以通過微創手術完成。而靶向治療又根據患者的基因突變狀態不同分成很多種。
對於肺癌的治療現在提倡的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而在單一治療裡面,效果最好的是手術治療。至於患者是選擇手術、化療還是靶向治療,是否需要放療和免疫治療要根據患者的病理分型、疾病分期、基因狀態和身體條件等進行個體化治療。
肺癌會遺傳嗎?
在我們的患者當中的確有一些家庭會出現父母、兄弟姐們甚至幾代人都有肺癌患者的現象,也有很多患者朋友問過我們肺癌會不會遺傳的問題。現在的觀點是肺癌和遺傳是有相關性的,具有遺傳傾向(有肺癌家族史的患者患肺癌的危險性要比沒有肺癌家族史的患者高60-400% ),但肺癌不是遺傳性疾病。我們把一個家族出現多個肺癌的這種現象稱為「家族聚集現象」, 「家族聚集現象」並不是僅僅因為遺傳所致,吸煙、被動吸煙和周圍環境污染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
肺癌會不會傳染?
這是個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工作中有很多患者和家屬會問我們這個問題,特別是家裡面有小孩的朋友。因為工作原因,我們很多小朋友是依靠父母幫忙照看的。他們擔心肺癌和肺結核一樣會傳染,其實肺癌與肺結核不同,經痰液排出的癌細胞由於痰液水分蒸發等原因,癌細胞會迅速變性、壞死,即使新鮮的痰液,要使癌細胞在體外生長、繁殖,也需要給予各種營養和特定的條件,因此肺癌不是傳染病,不會傳染。
肺癌手術後為什麼還要進行化療?
因為肺癌本身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肺癌發展到一定時期以後就會出現淋巴轉移或血液轉移,手術只是切除我們肉眼可見的病灶,對於可能會引起術後復發轉移的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病灶,我們需要通過術後的化療、靶向治療甚至放療等綜合治療來徹底殺滅它們。
肺癌治療失敗最常見原因就是復發和轉移。當然對於早期肺癌患者,如果手術切除的範圍足夠,而且患者沒有高危因素,是不需要補充術後放化療的,只需要定期複查即可。
對於預防肺癌有什麼建議?
肺癌的預防分三級,一級預防是在疾病未發生時針對病因採取措施,根本在於減少對危險因素的接觸。因為吸煙和空氣污染與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所以戒煙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徑,越早戒煙、戒煙持續時間越長、肺癌危險性會下降越明顯;其次是保護環境,減少空氣污染是降低肺癌發病率的重要措施;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態也很重要。因為肺癌患者早期治療效果好,所以二級預防是針對有家族史或慢性肺部疾病的高危患者,特別是「感冒、咳嗽、痰中帶血」經抗感染治療2周以上還不好的患者,儘早去做個胸部低劑量螺旋CT,早期發現,早期進行治療。
三級預防又稱為臨床期預防,是針對已經確診肺癌的患者,我們要充分利用目前擁有的一切醫療資源,儘可能的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來源:雲廣主播 梓雲
編輯:李青芸 洪睿
責任編輯:管昕 屠虹怡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END·
雲南新聞廣播
廣播直播 節目回聽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