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齲病也就是俗話說的蛀牙,是兒童口腔常見的多發性疾病。產生齲齒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口腔內食物殘渣清潔不及時,導致細菌滋生過多形成了牙菌斑。而牙菌斑進而釋放酸性物質,最終導致了齲齒的出現。想要讓孩子有一口健康的牙齒且有好胃口。本期內容您一定要多多關注。我們邀請到了雲南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唐紅萍主任,教大家怎樣預防兒童「爛牙」,遠離齲齒的危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醫檔案】
唐紅萍,雲南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主任醫師。現任雲南省口腔醫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雲南省醫師協會 第二屆兒科醫師分會口腔學組副組長,雲南省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 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中華口腔醫學會 口腔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 成員。從事 兒童口腔醫學、預防口腔醫學臨床、教學工作20餘年,擅長兒童、青少年口腔疾病的預防及治療。
兒童蛀牙都有哪些危害?
2015年我國進行了第四次全國範圍的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5歲兒童蛀牙率是70.9%、12歲兒童蛀牙率是34.5%,都分別較十年前上升了5.8到7.8個百分點,兒童患齲情況呈現上升態勢。
如果兒童蛀牙不及時治療,危害性很大, 局部性影響可引起疼痛,影響進食直接導致不能咀嚼,還可影響乳牙下方的恆牙發育及萌出。 全身性影響可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取,造成發育遲緩,還可影響美觀、發音,對兒童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然而,臨床上通常是兒童患了蛀牙還未引起疼痛,家長並不太重視,認為不痛就不用管,或者用了藥物止痛後又把這事拋到一邊去,最終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乳牙齲病有什麼特點?
我們常說的齲病也就是俗稱的蛀牙或蟲牙。乳牙在長出後不久就可被蛀,兒童與成人的蛀牙有著明顯區別。乳牙蛀牙的特點是:發病時間早、蛀牙率高,在牙齒長出來不久,甚至牙齒還沒有完全長出來就發生蛀牙;蛀牙的發展速度快,主要是由於兒童乳牙的牙釉質、牙本質較薄,鈣化程度低,蛀牙之後很快發展為牙髓炎、根尖周炎;同一個兒童往往多數牙齒患蛀牙,門牙、後牙同時患齲,而且同一顆牙不同的牙面被蛀。兒童患蛀牙後常常是自覺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家長忽視,到孩子有症狀時多數已經引起牙根發炎。
兒童口腔里如果有蛀牙,一般會看到牙齒髮黑、有洞或者孩子會牙疼,這個時候我們家長才會警覺起來,是不是已經晚了?
通常1-2歲兒童常見的症狀或表現是乳前牙牙縫、唇面的發黑、有洞,這種情況家長比較容易發現和關注;
3-4歲時常見的是咀嚼牙面的窩溝發生蛀牙;
4-5歲時蛀牙多見於牙齒之間的牙縫。
兒童發生蛀牙的早期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多數是家長無意間發現,隨著蛀牙的洞變大,患兒吃東西出現食物嵌塞,若此時還不治療,就有可能出現冷熱疼痛,進一步發展為自發性疼痛、夜間疼痛,就是我們常說的牙神經疼痛。
兒童的牙痛往往發展的特別快,經常是牙神經才疼,牙根就腫起來一個大包,這和成人的牙神經痛有區別。成人牙神經痛時,一般牙根不會腫,成人牙根腫起來時,基本上是牙神經已經壞死了。
有哪些原因會引起兒童蛀牙?
蛀牙是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體硬組織發生的慢性、進行性破壞的一種疾病。蛀牙的發生髮展過程是進食糖(主要是蔗糖)、經過細菌(主要是變異鏈球菌、乳桿菌、放線菌)的作用大量產酸,造成牙齒脫鈣,牙齒表明溶解,形成蛀牙洞,從吃糖到牙齒長洞,整個過程成人可能需要2年,兒童僅需要半年。
預防蛀牙我們要從哪幾方面著手?平時家長要採取哪些預防措施?
上面已經講到蛀牙主要與牙齒、糖、細菌三個方面有關。預防蛀牙我們也從這三方面著手:
第一,增加牙齒的堅固性,牙胚的發育從孕期的第6周開始,因此,孕期攝取充足的優質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保證胎兒牙胚的正常健康發育;
第二,減少糖的消耗,吃糖的次數比吃糖的數量更加影響蛀牙的發生,吃完甜品一定要讓孩子漱漱口,減少糖在口腔中的滯留時間;
第三,有效清除口腔內的致齲細菌,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2歲左右可以開始刷牙,3歲當孩子能漱口時可以使用小豌豆粒大小的含氟牙膏刷牙,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手指不夠靈活,還需要家長幫助刷牙。在臨床上,專業的口腔醫生會針對兒童進行蛀牙的風險評估,確定使用氟化物來增強乳牙的抗齲能力。
2歲半左右乳牙全部長齊,孩子能夠配合就可以做乳牙的窩溝封閉,6-7歲可以做六齡牙的窩溝封閉,11-13歲做第二磨牙的窩溝封閉。窩溝封閉防齲方法就是用高分子復合樹脂--窩溝封閉劑,塗在牙齒咬合面上的窩溝裂隙內,填平窩溝便於清潔牙面及阻擋細菌的侵蝕,是預防蛀牙精準有效的方法。
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口腔檢查比較合適?兒童蛀牙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呢?
當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後的12個月內應進行第一次口腔檢查,並進行蛀牙風險評估,根據蛀牙風險高低確定每3個月或每6個月複查一次。12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一次。定期口腔檢查可以發現早期蛀牙,及時治療,避免蛀牙發展到牙神經發炎、牙根尖發炎的嚴重階段。對於蛀牙採取「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的原則,避免因蛀牙而過早拔除乳牙。
兒童蛀牙治療和成人治療有所不同,門牙我們可以行藥物治療或者是預成冠修復,後牙也可以進行金屬預成冠修復。
隨著生活水平和家長口腔保健意識的提高,除了關注寶寶的身體生長和發育外,家長們已經開始關注孩子的口腔保健。然而,關於嬰幼兒口腔的保健,目前還存在許多錯誤的觀念和行為,而這些往往導致甚至加重孩子的不良口腔習慣,以致嚴重危害寶寶的牙齒健康。
很多家長有一些這樣的想法,比如有觀點說:「乳牙是要替換的,患了蛀牙無需治療」,這種觀點對嗎?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當乳牙出現蛀牙時,應儘早治療。有的家長怕孩子小,不能配合而不來就醫,這樣往往使蛀牙進一步發展,導致牙髓(牙神經)發炎和牙根尖周圍發炎,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危害和痛苦。從孩子牙齒萌出開始,定期口腔檢查,乳牙的蛀牙都可以到專業的兒童牙科醫生處得到完善治療,並獲得專業的口腔保健知識。
還有一些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認為小孩子自己刷牙就可以了,不需要大人在旁邊指手畫腳的幫助。這種想法對嗎?
一般來講從孩子萌出第一顆牙齒開始,就應該為孩子進行口腔清潔,這時主要是家長用指套或棉簽給進食後的寶寶擦拭牙面。2歲以後,開始為孩子用牙刷進行刷牙。3歲以後,開始使用小豌豆粒大小的含氟牙膏刷牙,並教會孩子吐出漱口水。
嬰幼兒時期,孩子行為能力有限,而刷牙又是一個精細的動作,所以單靠孩子自己刷牙,是達不到徹底清潔牙齒的效果。6歲以前,家長都應該每天為孩子清潔牙齒至少1次。
網友提問
問題1:我家寶寶很不給他吃糖,也每天都刷牙,為什麼還滿口蛀牙?
答:不吃糖,刷牙也好,通常是孩子吃飯速度特別慢,一口飯含著長時間不咽,使細菌與牙齒的接觸時間延長,一樣增加患蛀牙的風險,這需要家長改善喂養方法,督促孩子加快進食速度。我們又假設同樣的喂養方式及口腔衛生習慣,患蛀牙風險就和牙齒的抗酸力有關了,這就要追溯到牙胚的發育時期,就是媽媽在懷孕6周乳牙胚開始發育,要想寶寶牙齒堅固必須從孕期開始抓起。
問題2:我家孩子現在6個多月啦,孩子不易入睡,總是含著奶瓶睡覺,我很擔心這會不會影響乳牙的生長呢?
答: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含著奶瓶入睡,奶瓶里的液體會浸泡在牙齒周圍,成為口腔內致齲細菌的極佳培養基。另外,奶瓶液體中的糖分會被細菌分解產酸,侵蝕牙齒,使牙齒脫礦溶解,形成蛀牙。
臨床上許多嚴重的嬰幼兒齲的病例均有含奶瓶睡覺的病史,奶瓶內往往是配方奶粉、糖水、秋梨膏水等。因此,含奶瓶睡覺是一種危害嚴重的不良喂養習慣,千萬不要給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一旦有這樣的習慣,應徹底和儘早改掉,斷奶瓶的時間最好不要晚於1歲半,改用杯子或勺子吃奶。
問題3:我家寶寶有蛀牙,但是不嚴重,也從來沒聽她叫牙痛,還需要到醫院進行口腔檢查嗎?
答:在蛀牙出現的早期,牙齒的表面沒有明顯改變,家長很難自己發現。如果不定期檢查,蛀牙往往發展到晚期,有明顯的疼痛症狀時才會被發現,但這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孩子遭受的痛苦也大。
通過定期口腔檢查,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不良的喂養習慣、是否存在早期的口腔病損,防患於未然。為幫助孩子保護好兒童時期的牙齒健康,需儘早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刷牙習慣,定期帶孩子去正規的口腔醫療機構請兒童口腔專業醫生進行全面的牙齒檢查和治療。
節目預告:
在下周三的節目中我們將請到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二科付立傑主任,他要跟我們聊聊有關「男性生育力保存」的話題,請您繼續關注下一期《健康生活》節目。
【收聽方式】
《健康生活》收聽頻率:雲南新聞廣播FM105.8/AM576,周五1:30、周六9:30。
也可以通過「蜻蜓FM」、「阿基米德」APP、「學習強國」APP搜索「雲南新聞廣播」同步進行收聽。
【節目留言】
想諮詢專家、尋醫問藥的朋友歡迎您同我們聯繫交流。您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紫雲和你聊健康」留言給我們,節目組會根據您的留言邀請相關方面的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來源:雲廣主播 梓雲
編輯:李青芸 鄭惠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3bnY3MBd4Bm1__Y-N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