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陳金路 通訊員 李兆敏)12月10日,聊城晚報記者從全省餐飲服務明廚亮灶工作現場會上了解到,年底前全市1.7萬家餐飲單位納入智慧餐飲信息平台和數據總倉。
據市市場監管局副縣級幹部馮賀成介紹,目前聊城市餐飲主體有2.4萬多家。市市場監管局主動與聊城智慧城市建設進行對接,高標準、高要求規劃餐飲智慧監管方案,打造聊城智慧餐飲信息平台,構建餐飲監管數字總倉,市級層面通過歸集分析全市各轄區餐飲監管數據。目前,已積極爭取財政資金183萬元,年底前全市1.7萬家餐飲單位納入智慧餐飲信息平台和數據總倉。
通過兩個平台及街道食安網格,以掃街方式錄入轄區內的餐飲單位基本信息,並根據監管需要,進行地理信息定位,標記「校園周邊」「連鎖餐飲」「火鍋餐飲」等關鍵詞,並根據類別設計不同的檢查表格,方便數據分類統計和智能計算。同時要求大型以上餐飲單位、連鎖企業、集體配餐、中央廚房以及學校幼兒園食堂等完善和日常維護基礎食安信息,每天通過APP拍照上傳食材採購信息,確保食材來源可溯。目前,中型以上餐飲企業及學校幼兒園每日上傳率達90%以上。
對接註冊許可系統,對接食品檢驗檢測數據,共享行政處罰信息,對接「一網通管」的食材驗收、配送信息,及時全面地掌握餐飲單位動態變化信息,在架構上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市、縣兩級縱向聯動,多部門間橫向協同,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形成數據互聯,以大數據分析實情。餐飲單位管理人員通過企業端APP錄入上傳許可證照、人員健康、索證索票、餐具消毒、食品留樣等日常管理信息,建立電子化台帳,及時發現和整治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
推進視頻方式陽光廚房建設,利用智慧餐飲信息平台和數據總倉,實現視頻自動識別分析,對員工不按規定戴帽、不穿工作裝、抽煙,進入專間未二次更衣、未戴口罩及垃圾桶未加蓋等違規行為進行自動抓拍;針對專間員工不洗手消毒、刀具砧板混用等常見不規範行為,融合視頻AI技術進行智能識別抓拍,並同步向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員手機發出圖文信息監測異常警報。將物聯傳感元件植入廚房溫濕度監測器、空氣消毒控制器、消毒櫃電源插座、專間強制洗手消毒感應開門、擋鼠板位移感應裝置等,實現設備運行時間預設、遠程實時查看和控制等功能,一旦設施出現運行異常,立即通過物聯網向管理員反覆發出異常警報,直至從業人員整改到位,才能消除警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mtb824BMH2_cNUgTni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