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爆「驚雷」:一上市戶外服裝品牌破產倒閉,老闆早就失聯

2020-01-02     化纖邦

新年伊始,紡織服裝行業就爆出「響雷「,作為國內曾與探路者齊名的戶外運動品牌——「哥侖步」宣布破產了。


12月31日晚間,福建哥侖步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 哥侖步」)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 月 30 日收到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法院作出的編號為「(2017)閩 0105 破 4 號之四」的《民事裁定書》。因提交重整計劃草案期限屆滿,ST 哥侖步未能提交重整計劃草案,且無投資人參與重整,管理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向法院申請終止破產重整程序並要求宣告 ST 哥侖步破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第七十九條第三款之規定,法院裁定終止 ST 哥侖步的重整程序,並宣告 ST 哥侖步破產。



ST 哥侖步股票自 2017 年 10月 16 日開市起已暫停轉讓,由於破產清算涉及的破產財產變價、分配等方案尚未確定,方案的研討、審議以及執行等所需時間較長,為保證信息披露的公平,維護投資者利益,ST 哥侖步股票將繼續暫停轉讓。


福建哥侖步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法人潘宇涵,2003年3月14日,福建乾坤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後更名為福建哥侖步戶外用品有限公司。2015年7月23日,公司名稱由「福建哥侖步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福建哥侖步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戶外行業本迎來一個較好的發展勢頭。國內戶外市場品牌總數達到上千個,整個行業的出貨額度達到300多億元。

品牌代言人一直是行業標配。探路者創始人盛發強在2009年便劍走偏鋒,請動王石做代言人。王石簡直是戶外品牌代言人的絕佳範本,他長期在媒體上塑造著「顛覆自我」的形象,與探路者品牌有十足的契合度。而探路者創始人盛發強、王靜夫婦二人本身也是極限運動愛好者,攀登過珠穆朗瑪峰、徒步到過南、北極點。


反觀哥侖步,此階段的品牌代言人均為清一色的國外模特,難以凸顯哥侖步的鮮明調性。


2012年,電商衝擊整個戶外行業,探路者的腳步也一度放緩,意識到戶外品牌發展放緩是全行業現象時,探路者開始嘗試轉型。探路者新戰略涉及到在線旅遊、電商O2O、戶外LBS、智能穿戴等熱點,率先搶占了行業先機。


而哥侖步在三年以後,才在智能穿戴設備等特點市場有所反應。2015年秋冬產品中,哥侖步上線了帶有GPS信號功能的衝鋒衣,可測量血壓並進行信息同步的T恤。


或許是錯過了先發優勢,或許是沒有真正捕捉到消費者需求,哥侖步的智能穿戴產品並未引起多大反響,更不要說成為爆款。



彼時,ST哥侖布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調整經營思路,籌備人才力量,為後續哥侖步品牌升級提供良好的基礎。不過,由於近幾年宏觀經濟下行以及公司管理層波動事件等因素影響,2016年以來ST哥侖布的經營受到嚴重影響,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線下門店全部關停,線上業務全部外包,沒有自己銷售團隊,也無法組織貨源,只收取品牌授權費,同時清理尾貨庫存。


此前據經濟財經動態10月份報道:哥侖步戶外運動品有限公司的領導人卻沒有肩負起引領企業的責任,失聯數年,只剩下8名員工還在苦苦支撐。這家企業董事長魏慶華從2016年就失聯了,至今杳無音信,這個曾經擁有600家門店、在國內算得上有名號的運動品牌也就此銷聲匿跡。2019年上半年的財報,據悉,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92萬元,雖勉強有所盈利,但其利潤卻為-137.08萬元。不僅沒有盈利,利潤還為負數。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明顯大幅下降,並且ST哥倫布僅剩8名員工,比之前又少了5人。


而哥侖步之所以會出現如今的情況,還需要從2016年說起。當時,原董事長魏慶華失聯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可謂轟動一時。到2017年的時候,哥侖步向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法院提出破產重組,導致公司運營出現較大波動。



據悉,哥侖步董事長魏慶華持有公司總股本的42.72%的股份,而在他失聯之後,這部分股份已被質押。此外,魏慶華還拿走了哥侖步及其子公司所有的公章,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營,而相關機構始終無法聯繫到魏慶華。後來,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才將印章收回,公司得以正常運轉,但此時傷痕累累的哥侖布已經失去了生機與活力。


掛牌新三板、失聯老闆快遞辭職信……戶外品牌哥倫布聽上去上演了一個「炫酷」的故事。但一步步淪為一具空殼的哥侖步真正失敗的原因,仍是傳統的套路,並非那麼具有「技術含量」。


自2016年五一節後,哥侖步董事長魏慶華就未曾在公司露過面。正在公司上下員工惶恐之餘,5月15日,一個神秘的快遞送達。員工拆開後發現,這竟是魏慶華寄來的一封辭職信。信中聲稱,他因個人身體不適決定辭職。 這離哥侖步掛牌新三板還不到5個月,整個戶外品牌行業本處於復甦之際。魏慶華「創意」的離職方式,讓沉寂多時的哥侖步再次回到大眾視線,也讓哥侖步變得更加混亂。


登陸資本市場從來不是救命稻草,也掩蓋不了公司運營模式的轉型失利。或許,正是魏慶華對「上市夢」的偏執追求,成為把公司帶進死胡同的推手,最後自己也走上「江南皮革廠倒閉,黃鶴跑路」的老套路。


更深度剖析,沒有新興關注點的哥侖步最終還是貢獻了一個故事——老闆「快遞式辭職」。這背後有「跟不上時代的企業註定會被淘汰」鐵律。至於老闆對「上市夢」的偏執追求,其實並不是造成公司失敗的核心原因,雖然這個舉動在事實上加速了公司隕落的過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j61ZW8BMH2_cNUge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