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熄火下的悲傷,買房的時候8300元每平米,現在跌到7000元以下

2020-07-24   遠舒

原標題:樓市熄火下的悲傷,買房的時候8300元每平米,現在跌到7000元以下

樓市熄火下的悲傷,買房的時候8300元每平米,現在跌到7000元以下

中國房地產市場就是一種神奇的存在,無論城市大小,人口多少,經濟發展情況如何,房價該漲就要漲,完全沒有規律可言。還記得幾年前的樓市行情嗎?幾乎是進入輪番上陣階段,先是一二線房價瘋狂上漲,後來在國家的緊急叫停之下,不得已在高位橫盤,但是房價上漲的怒火併沒有因此而熄滅,在樓市調控政策還沒有涉及到的三四線城市,當時加上有貨幣化棚改政策的襯托,很快房價上漲這股火就燒到了三四線城市。

那個時候對於三四線城市房價的突然翻倍上漲,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尤其是對於那些有返鄉購房計劃的人群更是不能理解,原本他們就是打算在大城市努力奮鬥幾年,然後返回到老家地級市去買一套房安穩過日子,畢竟大城市的房子不是誰都能夠仰望得起的,可是世事難料,誰曾想後來連老家地級市的房子都買不起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帶著失望的情緒去看待樓市的瘋狂,俗話說得好,有人喜有人憂!第一,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就等於給炒房客提供了第二炒作的土壤,讓他們順利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這一片區域再來收割一波;第二,很多拿到了貨幣化棚改的人群,手中突然多出一大筆現錢,他們拿著這些錢不僅可以去買自己想要的房子,甚至有些人手中還能多出不少錢,再加上貸款的方式也能投資幾套房產。

值得關注的是,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熱度好像並不持久,需求在這兩三年時間裡就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如今棚改舉措基本結束,由舊改來接棒,如此一來三四線樓市已經被屬於被冷落,讓很始料未及的是,2020年一場突發災難徹底打垮了三四線樓市的最後一層天花板。據網絡消息顯示,目前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下滑達到50%或以上。從2018年起,很多本地小開發商都在陸續申請破產倒閉,截止到2019年11月,在人民法院公告網,以「房地產加破產文書」為關鍵詞就能夠搜索出400多家房地產企業的破產文書,可見去年全國的樓市行情就不容樂觀。

如果再拿2020年和2019年同期來對比,三四線樓市狀態只會更加糟糕。同行朋友表示,有位購房者前2017在老家地級市以8300元每平米的單價買了一套房子,屬於規劃新區的地段位置,當時售樓人員大肆宣揚幾年以後規劃會如何好,未來房子的升值潛力有多大,這位購房者聽著也是滿心歡喜,直接就下定金。畢竟那時候三四線房價上漲的事實是擺在眼前的,誰都不想錯過那波大好行情。

目前,距離這位購房者買房已有三年之久,房子所在區域城市基礎建設基本已經到位,但是距離當初售樓人員口中的規劃還是相差甚遠,最主要的是他同小區、同戶型的房子掛牌價已經得到7000元以下,原本還想找買房時的銷售員理論一番,可再聯繫的時候本人卻表示早已離職轉行,扯皮請找開發商。

明眼人都清楚,扯皮,你能扯什麼皮?當初不過是售樓人員的口頭說詞,沒有人敢保證房子買了以後是漲價還是貶值,開發商也沒有給購房者簽訂任何保證房子一定能升值的字據,只能說這是很多地級市售樓人員的賣房時的常規套路,只要把房子賣出去了,後面沒人會管你虧了還是賺了!反過來說,還有很多買房賺到的人不也是心中暗自竊喜,洋洋得意嗎?

大家要承認一個事實,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都沒有隻漲不跌的房子,但是從客觀角度來預測,一二線城市的經濟、產業、資源、人口等都是在發展、在增長。所以,一二線城市即使房價很高,但依然還產生大量購房需求,依然不缺能夠買得起高價房的人;而三四線城市的經濟、產業、資源、人口都是匱乏的、短缺的,唯獨商品房的供應是過剩的,這種現狀下,再加上需求被過度消耗,炒作勢力的退出,房價豈有不下行之理。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