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鋼:三問我國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

2022-08-24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肖鋼:三問我國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

8月20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舉辦的「2022夏季峰會——金融助力穩增長與財富管理高質量發展」在京成功召開。峰會以今年以來國內外超預期因素變化與困難挑戰為背景,為當前形勢下增強我國金融支持穩增長效能、助力經濟復甦、進一步推動金融與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肖鋼指出,近幾年我國資管市場發展快速穩健,至2021年已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資管市場。肖鋼認為,我國資管機構未來的發展關鍵在於數字化轉型,原因在於: 第一,我國富裕群體數量較大,線上投資意願逐步增強; 第二,產品管理複雜度提高,需數字化技術加持; 第三,科技賦能可有效提升投研能力; 第四,風控合規壓力加大,需依靠科技實時預警、前移風險管理; 第五,外部壓力促使本土線下機構轉型。為此,肖鋼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建立數字化資管的長期戰略目標,統一行業文化和價值觀; 二是加強數據中台建設; 三是打造智能化、一體化的投研資管平台; 四是精準刻畫、陪伴客戶; 五是加強數字化人才培養。

肖鋼在2022夏季峰會上講話

加快推進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

肖 鋼

大家知道,近幾年我國資管市場發展穩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從全球來講,資管市場也在快速發展,去年年底的數據,全球500強(歐洲雜誌評出的)總資產規模突破100萬億歐元,增長19.7%。到去年年底,中國資管規模達到134萬億,創歷史新高。在2018年以前,全球資管按國別排名是美國、日本、英國、中國大陸。2019年後中國一直排在全球第二位。

我們資管機構也得到快速發展,全球資管500強中,中國有30家(公募基金公司14家、銀行理財公司8家、保險7家、證券公司1家)。這30家中資資管機構都位於前200強,在500強中占了30家,但是在500強中的前200家,其中有8家位列前100。可見我國的資管機構實力正逐步提升。

評價全球性資管機構實力,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也是我認為中國的資管機構存在較大短板的地方,就是數字化轉型。全球頭部資管機構無疑都是數字化轉型比較成功的。

為什麼數字化轉型成為當今資管機構競爭的關鍵呢?

一是客戶需求。現在中國70%以上的投資、理財客戶,參與線上投資的意願在不斷增強。特別是大眾富裕群體,目前我國金融機構高凈值客戶超過800萬人,其中近100萬人達到參與理財行為的標準。但還有大量尚未達到高凈值客戶標準,卻又比一般儲戶凈值要高一點的人群,這部分群體的理財需求將為資管機構的產品設計、客戶服務帶來重要影響。

二是產品管理。現在資管機構管理的產品數量、類型越來越多,規模、帳戶數量不斷壯大,複雜度直線攀升,僅靠人工是無法完成相應產品管理的。

三是投資績效。為提升投資者體驗,提高投資績效,就要靠數據驅動,科技賦能,特別是做一些複雜權益產品,投研能力最重要,投研能力一定來自大數據,一定要靠科技賦能。

四是風控合規壓力倒逼。為了減少人工干預,發揮實時預警、風險管理前移的作用,也必須依靠科技。

五是外部壓力增大。一個是網際網路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迅速成長,這些機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財富管理機構。還有境外資管機構入華展業勢頭迅猛,全球頭部資管機構全部落戶中國,他們的數字化轉型時間早,很多是上世紀或者本世紀初就開始搞數字化轉型,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數據。

縱覽未來資管發展,我認為有兩個趨勢:集成度提升、差異化發展。資管機構的發展最終會向頭部集中,一定有頭部效應,所以集中度會提高。但同時不排除中小資管機構的發展,因為它可以差異化。

當前我國資管機構數字化轉型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一是數字化轉型戰略不清晰。特別是資管機構對它本機構的業務定位和規劃,缺乏很清晰的思考。

二是數據質量普遍不高。這包括內部數據、外部數據,數據治理存在不少的問題。

三是資管機構的業務流程和應用系統很繁雜且相互分割。不同業務線、業務流程和運營系統是分割的,而且存在簡單地把原來線下業務複製到線上,這對流程、客戶體驗都沒有改進。

四是技術架構落後。技術架構一般還是用傳統關係型的數據倉研究之間的相關關係、相互因果關係,但實際上現在已經出現很多高並發、高頻率的數據需要被實時高效且智能地應用,我國資管機構的主流技術架構還比較落後。

我認為數字化資管主要包括六部分: 投研、產品管理、營銷、風險管理、客戶管理、運營。未來資管機構如果希望做到頭部地位,一定要實現以數據驅動為關鍵的資管新形態。從過去依靠專家經驗型的資產配置轉向數字化資產配置。

為增強資管機構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應秉承 資管+投行+科技。所謂資管+投行,是一種以新型資管業務為核心、以精品投行業務為特色,資管機構一般是買方,今後不僅要當買方,還要發展它的投行業務,還要成為產品的創設者。當然,這一切都要以金融科技為樞紐,實現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

未來我國資管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一是樹立數字化資管長期戰略目標。資管機構一定要形成一套統一的數字化價值觀與文化體系,並且要持續下去,不能換一屆班子就改一次價值觀。

二是要加強數據中台建設。通過數據中台的建設,把內外部的數據整合起來,實現數據的線上化、集中化、標準化、標籤化、圖譜化。

三是打造智能化的投研一體化資管平台。各項業務應該在一個平台運作,該平台要能夠支持投研、產品設計、客戶營銷、投資決策以及後台運營。要有領先的技術架構與數據模型,計量客戶收益與風險。每個產品能為客戶創造的投資績效到底來源於哪裡,要做非常詳細的投資績效歸因分析。還有交易執行的效率,就是投資決策,把交易涉及到的詢價、量化建模、成本分析、流動性匹配統籌考慮。

四是精準描繪客戶畫像、陪伴客戶。我認為陪伴客戶比刻畫客戶更為重要,現在我們都很重視如何刻畫客戶的數字化特徵,也就是要從了解客戶(KYC)到了解客戶的想法(KYI),要比客戶更了解他們自己,這點很不容易做到,要做到比他們自己還了解自己,就要通過大數據統計來科學計算可投資資產,建立客戶動態風險模型,幫助客戶克服市場波動情緒,長期陪伴客戶成長。很多資管機構有一個普遍的體驗,比如大家都知道按照監管要求,在向客戶發售產品之前,簽約時要進行風險測試,客戶需要填很多表,要問很多問題,客戶就會回答,根據客戶回答來診斷他屬於哪一檔風險等級。但從現在的資管機構發展來看,這麼做是遠遠不夠的。怎樣陪伴客戶呢?當市場發生波動的時候,客戶一定不會像填表時那樣冷靜地去思考問題了,回報率出現變化時客戶就會焦慮。所以,建立幫客戶克服情緒波動,陪伴客戶成長的能力,對資管機構而言至關重要。

五是數字化資管人才培養。按照個性化、動態化、啟發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整體資管行業從投資博弈到智能組合,從學習知識到學習工具,以便更好地提升資管行業發展質量。

來源: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

編輯:丹凌

師友沙龍

  • 危•機並存——周延禮談「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金融的影響|師友沙龍線上講座
  • 山雨欲來風滿樓——新格局下的風險與對策 | 金融EMBA師友沙龍在線講座
  • 肖鋼:疫情下資本市場及未來展望 | 金融EMBA「師友沙龍」線上講座
  • 疫情下銀行的新舉措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王忠民詳解疫情後的宏觀經濟影響與分析|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程實:大動盪,大拐點,大趨勢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季昕華:雲計算人工智慧推動中國經濟數字化浪潮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亨利·蒂爾曼:「一帶一路」建設面臨挑戰,成績斐然,數字化將成發展關鍵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崔曉波:消費產業如何打贏數字化基建戰「疫」?|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疫情下PreIPO投資的影響及企業的轉型努力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疫情下的市場分析和應對策略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謝清海:新冠疫情如何應影響投資布局?|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保險行業支援防疫工作實踐及業務轉型的探討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沈鵬:從疫情看2020年網際網路健康險趨勢及水滴的普惠實踐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昆仲資本王鈞:銀髮經濟的未來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智慧物流:數字化與人工智慧化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校友代表看兩會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柯成興: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 | 金融EMBA「師友沙龍」
  • 數字+合縱連橫,新基建一觸即發 | 師友沙龍線下研討會看點摘錄
  • 三大轉換與四個自信| 師友沙龍線上講座精彩回顧
  • 師友沙龍特別策劃:現場校友看兩會|線上講座精彩回顧
  • 金涌院士:「碳中和」是中國發展的必然需求 | 師友沙龍線下研討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ffcea94dfbbc96bc35e015479c7d9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