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林淑華與徐惠民,在人世時,有一份悽美的愛情,離去時,亦留下《生死戀》盪氣迴腸,供後人傳頌。
一、一朝相愛,難入婚姻
林淑華,是富家養出的無憂少女。徐惠民,是貧窮之家養出堅強子弟。
林淑華整日出入的,是咖啡廳、電影院、商場。而徐惠民常去的,卻是路邊攤、甩貨市場。他們的生活,本不該有任何交集。可是,林淑華的父親,卻無形中成了他們的「紅娘」。
林淑華自小接受新式教育,知書達理、性格溫婉。但偏偏,她不曾遭遇挫折,受不得打擊。
16歲這年,母親去世,她心情悲痛,不願去學校上課。父親更是心疼女兒,便為她請來家教,此人便是徐惠民。
林淑華愛上了徐惠民的堅強,身處寒門,卻能不放棄、頑強向上。在那個年代,寒門學子少得可憐。
而徐惠民愛上了林淑華的天真,自小養在幸福之中,笑容如冬日裡的太陽,溫暖和煦。
因為愛情,他們可以形影不離,訴說情思,但要想憑此走進婚姻,遠遠不夠。橫亘在兩人面前的,是巨大的家庭差異與父母的強烈反對。
畢竟,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難以得到父母的祝福。
二、修成正果,幸福廝守
在古代,窮書生要想求娶富家小姐,唯一的途徑便是科舉,金榜題名之時方是洞房花燭夜。
於是,徐惠民效仿古人,前往美國求學,立志闖出一番成就,再來與林淑華談婚論嫁。
八年之後,當年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學生,終於成了留洋歸來的醫生。那個年代,學醫的並不多,能去國外留學鍍金的就更少了。
這一次,徐惠民終於能理直氣壯地站在林淑華面前:嫁給我吧。
這時候的他們,不再是門不當戶不對,而是一對令人艷羨的才子佳人。就連曾經強烈反對他們的林父,也露出的欣慰的笑容。
這份感情,怎麼能不讓人動容。
1946年,他們步入婚姻的殿堂,幸福廝守。一年之後,林淑華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過上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
徐惠民工作養家,林淑華便相夫教女,他們是一對普通而又幸福的夫妻。
三、愛你,是為你好好活著
可是,這樣幸福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女兒出生後不久,徐惠民便被查出了急性肺炎,經常出入重病室。他是醫生,卻無法自醫。幸福的日子才剛開始,徐惠民卻要離開林淑華母女三人。
臨死之前,他拉著林淑華的手嘆息:「我愛了你,也害了你,期待你像梅花一樣活著。」
當年,母親去世,林淑華悲痛不願上學,而今徐惠民去世,她卻十分堅強。她要按照徐惠民得遺願,像梅花一樣堅強生活,照顧好他們的女兒。
女兒稍微大一點時,林淑華開始寫作《生死戀》。
她將自己與徐惠民的故事,盡數融化在書中。當年,他們因家教而相知相戀,卻因門不當戶對分別八年,雖有兩年快樂時光,但很快又陰陽相隔。
後來,有記者問她:「堅持這麼多年,愛著他不累嗎?」
林淑華笑笑:「塵世夫妻千萬種,總體概括就是八個字,長夜漫漫,互相取暖。他雖然不在,但是心依舊會守著我,我依舊會暖。」
在林淑華90多年的生活中,與徐惠民的快樂時光不過短短几年,卻足夠她回味一生。有人說,真正的愛情是生死相隨。可在林淑華這裡,真正的愛情是我替你好好活在人間,百年之後再相聚,便可與你細說人間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