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入雙11,帶貨主播全線發力,各大品牌與主播合作頻頻大賣。
近日,辛巴帶貨慕思床墊成為了近期的爭議事件。
原價2萬多的床墊在辛巴直播間4980元出售,一場直播下來賣了10個億的銷售額。
看著是好事,可床墊不樂意啦。
這樣的價格銷售引起了線下經銷商的不滿,之前原價購買的消費者要求集體退貨或者補回差價。
慕思股份1日就網傳視頻表示:「慕思在雙十一讓利消費者,首次嘗試由頭部主播線上帶貨,目前與辛巴團隊仍在合作中,會根據現有的訂單,合理安排諮詢、排產和發貨。」
不過公司也表示:「短期內不會再與頭部主播合作。」
網傳視頻顯示,辛巴怒斥慕思終止合作,稱:「既然不跟我合作,31號前慕思床是不允許下架的。下架,你我走法律程序。
隨後的11月2日,辛巴415萬粉絲的抖音帳號被封。
據「澎湃新聞」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被封的原因是快手辛巴此前屢次在抖音發布不實信息,侮辱謾罵拉踩引戰。至於這次辛巴會被抖音封多久,尚不明確。
事實上,這不是辛巴方面第一次和品牌方鬧翻。
此前,就有瑪卡服飾、YPL、益殼電子、,屢屢出現的辛巴與品牌方的摩擦。
表面雙贏(辛巴賣了10億、慕思銷售新高)為何成了實際三輸(辛巴被終止合作、慕思跌落神壇、經銷商群起反擊)?
直播電商是否真能幫助高端品牌占有市場?
辛巴帶不動中高端品牌嗎?
對此,野馬財經於婞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不是帶不動,而是全網最低價這個概念玩火燒著自己了。
10億銷售,燒掉10億品牌影響力,並不是怪事。
以慕思為例,破價銷售並非不可,但用近乎3折的方式銷售,很容易造成消費者對於品牌溢價過度的合理想像,從而讓慕斯一直塑造的高端定位,被直接挖掉基石。
看似辛巴創造了銷量奇蹟,卻以短期急功近利毀掉了遠比10億銷售額更為龐大的品牌成本,也以超低級提前消費了經銷商的潛在存量市場,其破壞力豈止10億。
直播帶貨並非不能帶動高端品牌銷售。
只是其低價只是讓利促銷,要和品牌定位契合,而不是直接自斷後路的「跳樓大甩賣」。
當然,輿論所認為直播帶貨是在抽血實體經濟,也缺乏依據。
商直播和實體產業,都是渠道,必然有此消彼長,但不存在抽血。
直播帶貨真正的立足領域是快消,這個定位之下,實體經濟可以錯峰。
那麼直播發展到今天,要實現與實體產業的雙贏,該如何做?愚以為:
在商言商,有利益之下,任何渠道都不可能刻意劃定邊界。
直播帶貨並非無所不能,實體經濟在面對渠道顛覆時,本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渠道策略。
換言之,在扁平化無法和直播帶貨比肩的領域大踏步的撤退,在直播帶貨無法觸及的品類便捷大踏步的前進。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