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1948年7月的晉中戰役中。閻錫山的得力大將趙承綬率領第七集團軍,本來前來救援,卻在半路中陷入了華北第一兵團司令員徐向前的大包圍圈。於是,徐向前決定在7月10日拂曉對趙承綬的防禦陣地——徐溝縣戴李青村,發起總攻。
八縱24旅71團負責從戴李青北門突破。敵人是閻錫山收編的投降日軍組成的第10總隊,強大而頑強。在這場戰鬥中,71團經歷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瞬間。
7月10日拂曉,黑暗中,71團趁著黎明前的時分,秘密向戴李青村的大廟運動。通過巧妙布局,他們成功在大廟的西牆發起突襲,炸開洞口,尖刀班順勢打入廟內,1營也成功衝進了村子。
然而,敵人迅速做出反擊,封死了村子北門。在大廟東北牆下,團長北沙遭遇了傷勢,但依然堅持觀察地形。突然,敵人的山炮開始轟擊,北沙及其團隊陷入危險中。在這危急時刻,敵機又飛臨現場,給解放軍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然而,意外的發生打破了僵局。一聲巨響,大廟東牆爆炸,濃煙滾滾,敵機的炸彈竟然炸開了村牆,為71團開闢了一條進攻通道。這個突破口成為了解放軍成功打入戴李青村的關鍵。
突破後,71團進入村子,與頑強的日軍展開巷戰。雖然敵人頑強,但解放軍更為堅韌。與此同時,其他解放軍部隊也成功突破了敵人防線,形成了合圍之勢。趙承綬原本計劃向太原突圍的唯一出路被堵死,敵人的「王牌」成了亡靈之牌。
這場晉中戰役成為了解放軍的勝利,而71團的突破更是在意料之外的發展下變得驚心動魄。戰後,這場戰鬥成為了一段英勇的故事,展現了71團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