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土蘇軾小楷真跡,深埋佛塔下900年,這字已不輸歐顏柳趙!

2023-07-12     書法網

原標題:山東出土蘇軾小楷真跡,深埋佛塔下900年,這字已不輸歐顏柳趙!

山東出土蘇軾小楷真跡,深埋佛塔下900年,這字已不輸歐顏柳趙!

蘇軾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知名的文人才子了,「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幾乎人人都能說出幾句他寫得宋詞。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曾說:「漢魏以來,二千餘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

蘇軾不僅詩詞歌賦超一流,論書法也是「宋四家」之首。不過,一直以來對蘇軾書法的批評之聲都沒有停止過,有的人認為蘇軾完全是「字因人貴」,靠著文學界地步使得書法也被無限拔高;也有的人認為蘇軾主張的「尚意書法」和「我書造意本無法」,為後世「丑書惡札」的出現提供了榜樣;還有的人說得更乾脆,認為蘇軾缺乏紮實的功底。

總的來說,蘇軾書法的好評與差評數量可以平分秋色,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但是如果因為自己欣賞不來蘇軾的書法,就認為蘇軾功底欠佳,這是不妥的,有一件作品就可以證明,它就是《齊州長清真相院舍利塔銘》。

這是蘇軾極為稀有的碑刻真跡,原文可見於《蘇東坡全家》,此磚塔銘刻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親自撰文並書丹,專家考證認為銘文應是在兩年前,蘇軾在齊州期間所寫。此磚塔銘由長清真相院住持釋法泰主持鐫刻的,青石質,上有文字22行、每行25字,字徑約1.5厘米,是一件小楷。

此磚塔銘原作完成後被置於舍利塔地宮內,翻刻品則被砌於塔身之中,幸運的是,藏於地宮內的原作未被風吹日曬和人為破壞,保存較為完好,現存於濟南長清博物館。書寫此磚塔銘時,蘇軾年近半百,我們以它為例,分析一下蘇軾紮實的楷書功底。

關於蘇軾的學書經歷,黃庭堅講得很明白:「東坡道人少日學《蘭亭》,故其書姿媚似徐季海(徐浩)。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乃似柳誠懸(柳公權)。中歲喜學顏魯公(顏真卿)、楊風子(楊凝式)書,其合處不減李北海(李邕)。至於筆圓而韻勝……自當推為第一」由此可見,此時他的字受顏、柳、徐浩、李邕影響最大。

此作點畫遒勁,橫輕而豎重,藏鋒逆入,橫畫以中鋒行筆,至收尾處提按頓筆而出,形成筆力凝於尾部的形象;豎畫也是如此,尖入而鈍出,垂露內擫,有的還寫作豎鉤。此磚塔撇捺舒展,尤其是捺畫,捺腳長而渾實。豎彎鉤、橫折等筆畫的轉折處外方而內圓,頗有晉人書法風采。

此作結字寬綽舒展、略帶扁勢力,能看出顏、徐的影響,但在筆畫欹側和行筆上,又有東晉小楷的特點。蘇軾書法結字豐腴寬綽,又擅長用墨,以飽滿渾厚示人,趙孟頫曾評價其字:「瀟洒縱橫,雖肥而無墨豬之狀,外柔內剛,真所謂綿里裹鐵也。」這也能看出蘇軾追求書法表達內心時,是有深厚的古法基礎的。

大家對蘇軾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e910a5e55d6323d3a54f0efc281bc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