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市場大爆,電影公司集體躺贏 | 三季報觀察

2023-11-03   話娛

原標題:暑期檔市場大爆,電影公司集體躺贏 | 三季報觀察

來源丨犀牛娛樂

文|小福

截至11月1日,本年度電影大盤已經超過492億元,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歲末衝擊階段,伴隨一批潛力之作的陸續上映,大盤有望繼續向上攀升,逼近2017年558.52億元的成績線。

儘管目前來看,追趕18、19年票房成績的可能性已經幾乎為零,但考慮到今年是全行業觸底反彈的第一年,當下復甦進程已經遠超預期。

而在此之中,為期三個月的暑期檔無疑為今年的電影行業復甦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表現異常積極,以206.2億元的總票房成績創造了暑期檔電影票房新高。檔期內,《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兩部頭部爆款檔期票房突破35億元,《封神第一部》《八角籠中》也都取得了超過20億元的票房成績。

來自市場側的優異表現,極大程度提升了整個電影行業的復甦速度。在日前陸續發布的上市電影公司三季報中,我們更能直觀看出暑期檔對相關公司帶來的顯著加成。

萬達電影領跑,院線股集體猛增

電影市場的風吹草動總能最先投射在院線企業,這一次也不例外。

受到暑期檔電影市場復甦提振,第三季度,涉足院線業務的上市電影公司業績基本都取得了大幅增長。其中像萬達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上海電影、幸福藍海,在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同時,甚至還超過了2019年的同期成績。

萬達電影無疑是這批上市電影公司中表現最吸睛的一家。

在第三季度,萬達電影旗下國內影院實現票房 25.7 億元(不含服務費),同比增長 102.1%,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21.2%。而體現在業績上,萬達電影第三季度營收達44.79億元,凈利潤更高達6.92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1340.97%。

(圖源:萬達電影2023年三季報)

在良好的市場表現助推下,萬達電影重新站上了電影第一股寶座。

第三季度營收僅次於萬達電影的中影,也展現出了作為國營電影龍頭公司的應有實力。憑藉遍及電影投資、發行、放映、設備、服務等多個環節的全產業鏈布局,中影近年來在行業的優勢地位愈發牢固。

中影業績的兩大營收支點在於內容與放映。

前者由於中影在行業內的壓倒性優勢,在主導或參與投資、發行的項目數量上遠超其他同行業公司,而在引進片發行上更是至今一家獨大;後者則依託於中影院線在全國內的廣泛布局,目前在全國市占率已經達到28.79%。

僅依靠這兩大主力業務,就足夠為中影奠定下穩健的營收基礎。在第三季度營收達13.53億元,僅次於萬達電影,凈利潤也實現了664.79%的超大幅度同比增長。

而作為內容儲備最為豐富的公司,接下來中影仍有大批力作即將入市。在剛剛結束的橫店電影推介會上,中影推介項目數量多達29部,在眾多電影公司中獨占鰲頭。除此之外,由中影主控的《志願軍》系列後兩部、《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等項目,也將在明年陸續釋出。

其他院線類上市公司方面,憑藉院線業務提振,橫店影視、上海電影、幸福藍海、金逸影視也延續了向好勢頭,營收、凈利同比大幅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多條腿走路」的策略成為行業共識,現在越來越多院線公司開始涉足內容製作以降低業務風險。

像入局出品業務多年的橫店影視,除了每年與方特攜手打造《熊出沒》系列穩坐春節檔贏家席位之外,也逐漸擴大目標範圍跟投優質項目,在暑期檔的《熱烈》《燃冬》《念念相忘》等項目中均出現了橫店的名字。而曾經專注於院線業務的金逸影視,也在暑期檔由其全資子公司參投了檔期冠軍《孤注一擲》,在今年開始了出品生涯。

內容公司,緩慢爬坡

相較院線類公司業績回暖的立竿見影,內容型上市電影公司由於涉及到內容開發周期、票房結算周期以及相對不可控的市場反饋等等因素影響,業績恢復期相對較長。

即便是經過了暑期檔這樣的全行業狂歡歷史性風口,依舊有部分公司的業績讓人一時看不到起色。

在我們這次統計的10家公司中,營收、凈利墊底的北京文化和華誼兄弟,成為了第三季度中為數不多「開倒車」的上市公司。

華誼兄弟的主要問題還是在於主控項目缺失。在先後缺席春節檔、五一檔之後,華誼在長達三個月的暑期檔里繼續主控項目掛零。這直接影響到了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在營收和凈利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儘管第三季度未有亮眼表現,憑藉國慶檔亞軍《前任4:英年早婚》的積極表現,或能為華誼在年末扳回一盤。目前該片累計票房已達到9.8億元,10億票房大關近在眼前。

而儲備項目方面,前幾日全國電影推介會上,華誼攜管虎導演新作《狗陣》以及《來福大酒店》《屋頂足球》三部主控新片現身推介,參投項目方面,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2》、陸川導演的《749局》也都進入後期製作階段。這些新片,將直接決定著華誼接下來一年甚至更久之後的業績表現。

北京文化的這場翻身仗也不好打。

這個暑期檔,北京文化壓箱底的《封神第一部》終於等來了重見天日的機會,憑藉26.33億元票房高居年榜第五位。然而由於該片多次延長密鑰,在第三季度內尚未結束公映,導致了票房計入周期將被推遲至第四季度。

收入大頭還在路上,北京文化的營收自然是不堪入目。根據三季報,北京文化第三季度營收不足300萬元,虧損擴大至1.12億元。而對於這家曾經風光一時卻已經幾近停滯的公司來說,將存貨一一釋出無疑是當下最主要目標。

目前北文的存貨中還有《封神三部曲之魔道爭鋒》《封神三部曲之封神天下》《749 局》《雲邊有個小賣部》《穿過月亮的旅行》《一閃一閃亮星星》等幾部重點項目值得關注。其中由北文參投的奇幻愛情片《一閃一閃亮星星》已定檔12月30日上映。

伴隨行業內眾多公司紛紛重回正軌,光線、博納這兩家在過去三年里成績相對突出的公司優勢減弱。但依靠大環境轉好和堅實的業務基礎,這兩家公司也跟上了這一波復甦浪潮,業績穩中有升。

其中,在疫情三年間業績異常穩健的光線傳媒得益於參投、發行項目眾多,在第二、第三季度釋出的《這麼多年》《茶啊二中》《我經過風暴》等影片持續為公司帶來票房收入,因此在第三季度營收和凈利上繼續實現穩步增長。

接下來,由光線主控的《堅如磐石》作為國慶檔冠軍影片已經取得13.16億元票房,將繼續助力光線穩紮穩打。而儲備項目方面,《哪吒之魔童鬧海》《第二十條》這兩部重磅佳作,也早早鎖定明年重點檔期票房爆款。光線依舊是民營電影公司中最值得信賴的對象之一。

相較前兩年的爆款不斷,博納影業今年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高票房的大體量項目。在春節檔《無名》之後,僅有一部《別叫我「賭神」》上映,累計票房不足5000萬元。

不過得益於電影大盤普遍向好,院線業務扛起了為博納業務兜底的重任。因此體現在財報上,博納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4.72億元,凈利潤2855.9萬元,同比仍實現了大幅提升。

而隨著積壓諜戰力作《刀尖》的釋出與日前官宣定檔12月8日的《爆裂點》進入市場,博納又將重回內容戰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