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e周報
NBD汽車出品
e周復盤
2022年1月第四周(01.24~01.28),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個股在資本市場再度出現回調。
根據Wind數據,新能源汽車題材、動力電池、鋰礦題材上周內分別下滑4.52%、3.18%和0.30%。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個股2021年整體持續高景氣度,而2022年以來個股普遍回調。不過不少業內人士和機構認為,中長期來看,在「雙碳」目標指引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及產業鏈行情尚未結束。
「很多投資人會對電動車後續的競爭力產生質疑,會考慮到產銷量是不是能滿足預期。但實際情況是,補貼退坡不是突然發生的,大部分在預期之內,包括時間點和退坡的幅度,基本上符合預期的。」明河投資基金經理盧堯之表示,新能源汽車相關板塊回調的核心是短期漲幅過高,估值和盈利增速的匹配程度存在偏離值。
在盧堯之看來,「碳中和」、電動車以及光伏,未來肯定是核心的發展方向。這些行業是高速成長的行業,且成長性是針對行業,而非個股。
e數據
本周鋰電、鹽湖提鋰個股表現突出。其中,鹽湖股份(000792.SZ)周內股價上漲10.01%,位居股價漲幅榜第一位,同時也是唯一一隻周內股價漲幅超10%的個股。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華鑫證券在近日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鹽湖股份子公司藍科鋰業2021年新增投放2萬噸碳酸鋰產能並持續爬產,2022年將達到滿產3萬噸碳酸鋰產能。公司2021年碳酸鋰產量約2.27萬噸,銷量約1.92萬噸,年內累庫約3500噸。據安泰科報價,當前國內工業級碳酸鋰報價達到33.25萬元/噸,較2021年均價高出188%。預計2022年公司碳酸鋰產銷同比將延續增長,同時鋰鹽供需緊張的背景下,碳酸鋰價格將延續高位走勢,公司鋰鹽板塊在2022年將持續維持高景氣。
股價漲幅位列第二位的是贛鋒鋰業(002460.SZ),周內上漲9.25%。1月24日晚,贛鋒鋰業披露了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全年凈利潤可達48億~55億元,較上年增長368.45%~436.76%,扣非後凈利潤增速為621.00%~795.04%。1月25日,業績預告披露後,在A股大盤整體下跌的情況下,贛鋒鋰業股價上漲2.33%,市值一度重回2000億元。
天齊鋰業(002466.SZ)則以股價周內上漲7.77%的成績位列漲幅榜第三位。1月26日晚,天齊鋰業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億~2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截至1月27日收盤,天齊鋰業股價報88.64元/股,上漲3.47%,總市值130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1月27日晚,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申請材料已獲中國證監會受理。這意味著天齊鋰業取得了H股上市的「小路條」,或很快就會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
股價跌幅方面,「蔚小理」中的小鵬汽車-W(9868.HK)周內股價下跌28.01%,坐上「負班長」的位置,同在港股的理想汽車-W(2015.HK)周內股價則下跌19.36%。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美股方面,蔚來(NIO.N)、理想汽車(LI.O)、小鵬汽車(XPEV.N)股價周內分別下滑23.58%、23.10%和14.09%。其中,蔚來本周盤中刷新52周最低19.31美元/股,不及最高值的二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蔚小理」,蘋果(APPL.O)、谷歌(GOOG.O)、英偉達(NVDA.O)等不少科技股近來都遭遇了股價的下滑。據悉,近期市場對美聯儲今年將多次加息以抗擊通脹的預期升溫,令股市承壓。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1月27日晚,寧德時代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140億~165億元,同比增長150.75%~195.5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120億~140億元,同比增長181.38%~228.28%,業績大超預期。
受業績大增消息影響,截至1月28日A股收盤,寧德時代股價為592.60元/股,漲幅達3.06%,總市值為1.38萬億元,一天內市值增長近410億元。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市值變化方面,除寧德時代周內市值上漲4.06%,至13812.62億元外,其他九隻個股市值呈現不同程度的減少。
e大事
I
2025年新能源車
銷量將達總量20%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部署了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城鎮綠色節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節能減排工程等十大重點工程,並從優化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完善經濟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健全政策機制的安排。《工作方案》提出,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環衛清掃等車輛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全面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和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國四」排放標準,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II
特斯拉2021年
新車交付突破93萬輛
當地時間1月26日,特斯拉(TSLA)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特斯拉營收為538.2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15.36億美元增長71%;GAAP凈利潤為55.19億元,同比增長665.46%。2021年全年,特斯拉新車交付總量約為93.62萬輛,同比增長87.4%,遠超特斯拉此前對外承諾的年增長50%預期。特斯拉在財報中表示,公司計劃盡最快速度提高產能,在未來幾年裡,預計車輛交付年均增長率將達到50%。
III
韓國動力電池企業
LG新能源正式上市
1月27日,LG新能源在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每股30萬億韓元(約合1600元人民幣),開盤當日LG新能源股價一路沖高99%至59.8萬韓元。不過隨後股價出現回落,截至1月28日收盤,LG新能源報45萬韓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0.89%。據悉,LG新能源最新市值為105.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538億元),已超過SK海力士,僅次於三星,位列韓國股票市場第二位。
IV
小康股份
擬A股非公開募資超71億元
V
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創業板首發過會
日前,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5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半導體)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據最新招股書信息,比亞迪半導體本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股數不超過5000萬股,公司股東不公開發售股份,公開發行的新股不低於本次發行後總股本的10%。比亞迪半導體擬募集資金20.01億元,用於功率半導體關鍵技術研發項目、高性能MCU晶片設計及測試技術研發項目、高精度BMS晶片設計與測試技術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e點評
東莞證券分析認為,從大趨勢上看,晶片供給持續改善,2022年整體車市有望實現穩增長,補庫存趨勢將延續,零部件板塊需求將繼續修復。新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出,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發布《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和《關於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繼續鼓勵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有望保持高增長勢頭,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有望加快發展。
產業鏈方面, 紅塔證券認為,受近期鋰礦上游廠家集中停產檢修,以及鋰精礦原料供應緊張的多重因素影響,在下游需求持續保持旺盛的情況下,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價格持續保持高位並有加速上漲的跡象,或將對中下游材料和電池廠商產生不利影響。而上游材料漲價和下游需求旺盛的雙重擠壓下,正極材料最近剛剛結束了新一輪的漲價周期進入平台期,但整體來看其價格仍然處於高位。考慮到後續下游需求大機率將保持旺盛,上游鋰礦等原材料的產能供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正極材料後續的價格變化。
制表:每經記者 李碩(數據來源:綜合Wind、東方財富 截至1.30)
上周重點關注鋰電電解液領域個股, 申港證券分析認為,鋰電池電解液溶劑下游為鋰電池電解液,它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據GGII預測,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達到600萬輛,將帶動動力電池出貨超450GWh。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與之配套的動力電池出貨量也將持續增長,電解液作為新能源動力電池的重要組成材料也將保持持續增長。預計隨著頭部企業的擴產以及全球化布局的加快,未來國內電解液市場的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記者:李碩 孫磊
編輯:裴健如
排版:董天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cc008a7265b123fad8c7cf2748d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