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精緻利己主義者?59歲產婦生下女嬰,很多網友批其不負責任

2023-05-24     瑜說還休

原標題:誰才是精緻利己主義者?59歲產婦生下女嬰,很多網友批其不負責任

近日,媒體報道稱:寧波59歲的黃女士因3年前大女兒意外去世,夫妻倆歷經坎坷,終於懷上了現在這個寶寶,經過市婦兒醫院醫生的精心幫助,最終順利產下了一個女嬰。

可是,看看這條新聞下的很多網友的評論,卻大都是在指責這對父母:這麼大年齡生下女兒後,等自己將近80歲時,女兒才18歲成成人;到了女兒大學畢業,父母就80多歲了;此後就業、結婚成家,這對父母也都要往九十歲上去了了——如果父母身體不好,小小年齡的女兒怎麼照顧老人?更不堪的情況是,如果父母不在了,這個女兒如何成長與生活云云。

於是,這些網友因此認為這對父母太過自私:你們如果不能給予未來的孩子一個良好生活預期,何必這般自私地在如此高齡時,「自作主張」地生下這個未來人生難定的孩子呢?

那麼,這位高齡產婦的母親及家人真的是自私嗎?還是我們的網友們,你們本身才是太過自私——心中只是想著有一個好的父母,才願意來到這個世上呢?

首先,有人推測說,新聞中稱此高齡產婦本有一個「大女兒」——這是不是說明她這次產下女嬰前,已不止一個孩子呢?但估計,這個離世的「大女兒」之稱謂,只是相對於這個剛剛出生的「小女兒」而言的吧?

因為,這位母親現在59歲,她們正好趕上非常嚴格的計劃生育時代,其有多個孩子的可能性不太大——且如果她有多個孩子,也很可能不會再如此冒險地於59歲時,還要不顧危險地生育了!

另外,新聞中還稱這位高齡產婦「文化水平不高」——考量一下這個信息,其實人們可以更好理解這位母親何以會高齡生子的原因了!

顯然,這位母親應屬於思想、認識水平,更貼近於過去的傳統中國婦女那一代人——「多子多孫」的思維,也是歷史上切合現實的思想:人類歷史中,大多處於生產力較低的水平上,彼時,「人」,才是社會最重要的生存、延續的元素;而中國人傳統的「養兒防老」思想,也是與之一脈相承。

同時,人類是群體性動物,這既有物質生產的需要,也有人類精神慰籍的原因——特別是當代社會條件下,這位母親老年喪子之下,很可能會是「失獨老人」,其不僅有物質生產獲得生活保障的需求,還有心靈上的孤獨,需要家人精神相伴的需要,所以,哪怕是如此高齡,她生下這個女兒,對其個人而言,都是她的自由選擇,與任何旁人無關!

可以說,網友們對她的所謂「自私」之指責,且不說對或錯、有益或無益,但統統對她而言,都可以視作毫無資格的無聊與無用的批判——你們不是她們,所以,你們沒有資格站在道德高地上,對這對父母予以置喙、評頭論足!

如果依照這一「你不能給孩子好的未來,就不應該讓孩子來到世上」的理論與邏輯,則或許任何父母都不敢生育子女了!

世上能有誰,可以在孩子未出生前,就一定完全肯定會給孩子良好的未來呢?誰也不敢打包票吧?像歷史的長河中,哪怕是很多生於帝王家的孩子,其未來預期多好啊!但卻有很多人會死於宮斗;而普通人的孩子,更會死於飢餓、戰爭、災害等,難道一代一代的父母們,因此就都不再生孩子了?那樣的話,人類早就滅絕了!

事實上,這只不過是在如今文明發達的社會中,一代人更比一代人表現出了自私性,甚至可以說是越來越「精緻利己主義」了而已!

最起碼在我們這兒,新的一代年輕人越來越多的更想著依靠家庭、比拼父母——如果自己的父母給予的條件差於別人,就會責怪家庭和父母,而不是將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主要去靠自己的努力與奮鬥爭取一個美好的未來!

說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呈現出「精緻利己主義」的傾向思維,這並不是在故意製造噱頭、販賣焦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或許確有人性本質上的原因,但是,當我們的年輕人,認為父母不能給予自己更好的物質,不能有更好於他人的家境時,就開始變得不斷責怪父母,甚至將父母視作「仇人」,甚至拋出「不能給我美好生活就不要生我」的論調來傷害父母,這既是其自身無能的表現,也更折射出不少年輕人越來越成為「精緻利己主義」者了!

一代又一代人的生育,是人類繁衍和社會前進的必然要求;對於個人而言,生育權,也是個人的自由選擇權——而被動生下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不是都想著生在福窩裡,而是要想著如何自我奮鬥,來成就自己的人生,更不要把「精緻利己主義」思想,當作了人生信條中的最大金律!【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c49d6afeda5afe1f588afa00af448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