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奶牛牧場運營商衝刺港股,股東元氣森林,營收超5億美元

2022-04-07     35斗

原標題:國內最大奶牛牧場運營商衝刺港股,股東元氣森林,營收超5億美元

35斗獲悉,近期,澳亞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亞集團」)在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星展亞洲為澳亞集團此次IPO的聯席保薦人。

作為佳發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澳亞集團於2009年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經營著十個世界級牧場。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0年澳亞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獨立奶牛牧場運營商,其每頭成年母牛的平均產奶量,已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

據招股書顯示,澳亞集團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的營收分別為3.52億美元、4.05億美元和 5.22億美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756.7萬美元、9584.0萬美元和1.0457億美元。2019至2021年,其毛利率分別為34.6%、37.1%和33.7%;凈利潤率分別為21.2%、24.5%和20.0%。

表1:2019-2021年澳亞集團營收情況 數據來源:35斗據招股書整理

一、2021年生產64萬噸原料奶,為中國第二大肉牛養殖場

澳亞集團最早於1997年接觸奶牛牧場運營,在2004年與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在內蒙古成立合資企業(「蒙牛合資企業」),開始中國業務,建立了國內首個牛群規模超過萬頭的大規模牧場,澳亞持股70%。

2008年退出與蒙牛合資企業後,澳亞集團於2009年選擇在山東開始運營第一個自有牧場。

澳亞集團致力於為多元化的下游乳製品製造商客戶群提供優質原料奶,覆蓋客戶有蒙牛、光明、明治、君樂寶、新希望、佳寶、卡士、元氣森林、簡愛等,是中國唯一一家不依賴主要股東作為主要客戶的奶牛牧場運營商。

其主要業務為原料奶、肉牛和其他自有品牌乳製品的銷售。從業務構成情況來看,澳亞集團的主營業務為原料奶業務,營收占比持續三年達80%以上。

表2:澳亞集團主要業務構成 圖源:招股書

原料奶業務方面,2019年至2021年,澳亞集團所產原料奶分別為56.54萬噸、58.28萬噸及63.88萬噸,其牧場總占地面積約為1.47萬畝。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澳亞集團的總存欄量為10.62萬頭奶牛,其中5.37萬頭為成母牛。從2015年—2020年,澳亞集團每頭成母牛平均年產奶量已連續六年在中國排名第一。2020年澳亞集團的每頭成母牛年產奶量達到12.8噸/年,遠超行業平均水平8.3噸/年及中國五大奶牛牧場運營商的平均水平11.8噸/年。

澳亞集團於2018年開始拓展肉牛養殖業務,擁有六種不同的肉牛品種:荷斯坦牛、安格斯牛、和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和西門塔爾牛。截至2021年12月31日,澳亞集團在中國經營了兩個大型肉牛飼養場,擁有25414頭肉牛,其中23762頭為荷斯坦肉牛,是國內第二大肉牛養殖場。

其他業務主要以企業對企業(「B2B」)模式,面向大型咖啡廳、奶茶店、麵包店及點心連鎖店銷售自有品牌澳亞牧場的乳製品。

圖1:澳亞集團乳製品 圖源:招股書

澳亞集團擁有一體化養殖鏈模式優勢,其關鍵環節包括牧場設計及管理、飼料種植、自主飼料生產、奶牛飼養及原料奶生產。注重基因改良及生物安全,採用先進的育種科技提高遺傳性狀及產出,選擇最優養殖環境,構建標準化科學牧場設施,培育優質奶牛,提高產奶效率與質量。

澳亞集團是中國首批在牧場成功實施體外受精(「IVF」)及胚胎移植(「ET」)技術的奶牛牧場運營商之一。在各個牧場,均配設了一支由約15名專門從事奶牛繁育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而基因技術的突破有利於降低奶牛疾病及死亡率,延長奶牛及肉牛的壽命,從根本上提高了有效產出效率。

公司致力於成為全球運營效率及生態可持續性排名前三的奶牛牧場運營商。通過為奶牛牧場配備廢物回收處理設施,減少溫室氣體及空氣污染物排放,且利用提高運營效率和產奶量,來降低所生產的每噸原料奶的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東結構上,除了佳發集團作為控股股東持有澳亞集團62.5%的股分外,明治中國持有澳亞集團25%的股份,而元氣森林、新希望乳業和朴誠乳業(簡愛母公司)分別持有澳亞集團5%、5%和2.5%的股份。

其中,作為兩大新興消費品牌的元氣森林和簡愛,於2021年分別斥資5840萬美元和2920萬美元從佳發集團手中購入5%和2.5%的股份;而二者均為澳亞集團的客戶。以此交易對價計算,彼時澳亞集團的估值為11.68億美元。

二、行業集中度下降,高端液態乳將成為主導品類

近年來,由於城市化持續推行、人們可支配收入增加及消費升級等原因,中國乳製品增長迅速。

2016—2020年,中國人均乳製品消耗量(牛奶當量)由34.6千克增至41.8千克,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58.5千克;乳製品零售總額由3630億元大幅增至490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8%,預計2025年將達到7745億元。

由於消費轉型升級,消費者對於高端液態乳的需求不斷增強,2016—2020年,高端液態乳的零售額由878億元增至150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4.4%,且預計於2025年將以16.7%的增速達到3245億元,其整體增速顯著高於普通液態乳。

未來高端液態乳或將成為中國液態乳市場的主導品類。

同時,國內乳製品行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新興乳製品品牌針對年輕一代推出了一系列大規模數字營銷活動及各類新穎產品。過去三年,其年復合增長率超50%。消費者多樣化乳製品的需求,促進了新興品牌的崛起,而由於新冠疫情,乳製品在線上銷售的滲透率也在不斷增加。

2019—2020年,中國兩家領先乳製品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從58.6%降至55.4%,乳製品的市場蛋糕正被重新劃分,新興品牌或將成為主刀手。

下游乳製品的快速增長及結構性變化也增加了對上游市場高端原料奶的需求,進而推動上游奶牛牧場運營商需求的增長。2020年澳亞集團成為中國第五大奶牛牧場運營商。

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菌落總數及體細胞數目是評估原料奶質量的四個主要指標。澳亞集團執行嚴格的原料奶質量檢測標準,其蛋白質含量及脂肪含量分別為3.4%和3.8%,高於國家優質乳標準以及美國和日本標準。同時,其菌落總數和體細胞數目遠優於國家優質乳標準、美國和歐洲標準。

表3:澳亞集團與各國的原料奶質量標準對比 圖源:招股書

目前,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乳製品市場滲透率較低,增長潛力巨大。2020年中國人均乳製品消耗量(牛奶當量)為41.8千克,僅為歐盟的17.0%,美國的18.4%。

在肉牛養殖行業,中國的肉牛市場及其分散,2020年市場前十五名參與者僅占0.6%的市場份額。且牛肉消費量水平相對較低,2020年中國人均牛肉消費量為每年6.3千克,僅為美國的23.9%,且低於韓國和日本等飲食習慣相似的若干亞洲國家。

由於對優質動物蛋白的需求不斷增加,預計中國人均牛肉消費量將以6.4%的年復合增長速度,在2025年達到8.6千克。2016—2020年,中國牛肉零售額從4434億元增至7950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11770億元。

多年來,中國的牛肉消費市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牛肉生產缺口較大,預計2025年將達340萬噸。在此背景下,澳亞集團的肉牛養殖業務有望彌補生產缺口,市場發展前景較好。

三、高品質原料奶助力競爭,今年或是最佳上市時機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澳亞集團在原料奶業務的競爭對手包括優然牧業、現代牧業和聖牧有機奶業等;在肉牛業務的競爭對手則為數家民營肉牛飼養場。

而優質穩定的產品供應、先進的育種技術及多元化的客戶群等核心競爭優勢,將助力澳亞集團有效參與行業競爭。

此次IPO,澳亞集團擬將募資用於擴張牧場群,改建牧場設施,對新牧場進行投資等。2022年澳亞集團將在山東醇源開發兩個新牧場,以容納額外19500頭牛(含12700頭成母牛)。

受此前奶牛存欄量持續下降、奶源緊張、需求上漲等因素影響,自2018年起,我國奶牛養殖行業進入景氣周期,各大企業紛紛擴建新牧場。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數據,2021年我國新建擴建牧場項目達166個。

當前,國內奶價下行,飼料成本上漲,奶牛牧業公司業績承壓,通過IPO募得資金快速擴張,今年或許是澳亞集團上市的最佳時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c3d801a3fc8ffea148711f5ce2ad5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