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牟長青分享的各個私董會數據分析

2023-07-27     盧鬆鬆

原標題:我對牟長青分享的各個私董會數據分析

我是盧鬆鬆,點點上面的頭像,歡迎關注我哦!

其實之前,我也想寫一個關於各個草根社群的數據分析,但這樣的文章容易得罪人,因為我一直喜歡直言不諱,所以一直沒有動筆。例如,我在6月份寫了一篇關於一個收費但群主話不多的社群的文章,結果一直被糾纏、投訴,原因僅僅是因為文章中展示了一個模糊的LOGO,也會經常在評論區被暗諷,因此,我一直拖延著沒寫這篇文章。

昨天看到牟長青老師寫了一篇文章《各個私董會收費門檻,人群規模,活動特色分析》,正好不謀而合,只是為了避免麻煩。本文只是引用了牟長青老師的數據,並通過他的整理盧鬆鬆做了簡單分析。藉助這種方式,我可以在文章中註明引用來源,並在數據分析上做出貢獻。這樣一來,既能分享有價值的信息,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紛爭。

牟長青老師在分析各個私董會時考慮了成立時間、人數規模、收費模式、報名門檻、人群特徵、人均成本等因素。從圖表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

分析一:私董會收費很貴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分析出,這些私董會收費基本在3W以上,超過8W的私董會都是終身制。續費則各不相同,你看榜單中列舉的13個私董會,4個不用續費、3個暫停或免費,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分析出:私董會的續費率極低,所以有些群主幹脆做終生了。如果你要做私董會,「續費」是你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分析二:私董會要靠低端社群做支撐

從表格可以中可以看出,所有私董會的群主(創始人)都在各自商業領域有極高的威望或者是在各自領域有普通社群(廣泛會員)。比如28推、剩菜、群響等等,他們都有大量低端社群支撐。可以得出結論:私董會是建立在草根社群上的一種更高級的形式。

分析三:要參加別人的社群

在文中,牟長青老師也提到一句關鍵信息,他說:「我自己有加入多個私董會,比如生財,山頂,易牛,恆星,狼客。」這意味著,如果你想做好社群、私董會,必須要參加別人的社群(私董會),廣泛結識更多人脈。

「私董會」不能只看收費,更要看他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什麼特色。 別看收錢的時候爽歪歪,但社群的後期運營服務才是最難的,也不用羨慕嫉妒恨,畢竟這些群主提供了很長的周期性服務,一般人很難做到的。下圖是各個私董會的線下活動特色:

通過表格鬆鬆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

分析一:線下活動是必備服務

小飯局、茶話會、遊學、閉門會、線下培訓、線下旅遊(戈壁沙漠、三亞游等等)是所有私董會的必備的服務之一,而且必須走線下。鬆鬆分析:面對這種情況,你要先更改公司的經營項目,比如會議、演出、會展等類目要加進去,一些涉及會議的商標也要註冊了,否則容易出事。

分析二:和旅遊公司合作

最好和旅遊公司合作或者成立自己的旅遊公司。私董會的特色服務是「線下旅遊」「線下聚會」,你要把私董會做的有特色並能持續運營下去,必須要有專人做這件事。比如找酒店、找會場、找旅遊景點、做什麼樣的團建活動都是很費時費力的。找旅遊公司合作,他們經驗豐富,雖然賺的少,但輕鬆了呀。你只要招呼人就行,其他的什麼會場、車、住宿、吃飯都不用你張羅了。

分析三:如何做好資源對接?

「資源」、「人脈」對接是私董會的2個核心服務,但「資源」「人脈」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千人千面。你前幾次參加線下聚會認識了一些人,你會很興奮,但參加次數多了,你可能就有點失望了,假如你沒有過硬的商業成績的話,你可能就要哭爹喊娘了。絕大多數私董會的核心是對接「人脈資源」,所以說,如果你要做好私董會,做好「資源對接」並做出特色,那麼你的私董會才能脫穎而出經營長久。當然這個太理論化了,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寫在最後:

我覺得,無論是參加社群也好還是私董會也罷,這類社群都能給你打開思路、提供價值、打開格局。10年後,你回憶起和一幫創業者秉燭夜談,你會感慨良多,會心一笑。

但是私董會的長期價值,是目前部分群主暫時性缺失的東西,私董會更多會是一種「私密的」「精英的」「小圈子」「同學會」的關係維持著。

從線上來說,一個私董會社群就前7天熱鬧,發紅包的時候熱鬧,其餘大部分時間,就是群里就那麼3-5個人在說話,其他人都是看客。從線下來說,舉辦一次線下聚會費時費力,而且每一次參會的人都不同,想建立起長期的、穩固的人脈關係有點難(當然這些都是個別現象,並非全部)

所以,一個私董會的成功與否不在於收費多少、也別看會員人數多少,而是如何為參加私董會的人提供長期價值。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群主改變了社群的現狀,做的越來越好了。

文章來源:盧鬆鬆博客,歡迎關注我的帳號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b67cb7b193e68354ff6671535cb5e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