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朋友關係好不好,都在「錢眼」里

2023-11-25     布衣粗食

原標題:人到中年,朋友關係好不好,都在「錢眼」里

胡適看過《儒林外史》之後,說:「吳敬梓把重點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徵上,從而深入細緻地表現一個相對靜止的人生相。」

書里的人物,眾生百態,難以捉摸。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功名利祿」,誰都忘不了,也離不開。

當我們罵別人「掉進錢眼裡」的時候,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也雷同?

人到中年,混在社交圈裡,再多讀幾遍《儒林外史》,就會頓悟,朋友關係好不好,都在「錢眼」里。

01

很慷慨的朋友,冷廟燒香。

為什麼有的朋友,在你的面前,會願意慷慨解囊?當你遇到這樣的朋友,很容易被感動,並且暗自發誓,日後發達了,一定要給萬金的回報。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你就會發現,慷慨的朋友,就是在考慮,如何得到「萬金的回報」。

若是一兩次施捨,也許是不圖回報的,單純是覺得你可憐;若是一次次施捨,並且有意而為,那就不那麼簡單了。

有一條不成文的社交規則:冷廟燒香。

當對方還落魄的時候,就幫一把,等對方成功了,成為了熱門人物,那就等於自己攀上了大樹,有了靠山。

《儒林外史》里的馬純上,和蘧公孫是好友,交往很密集。

蘧公孫在一次外出時,遇到了幫助寧王造反的王太爺,並且幫王太爺收藏了一個箱子,箱子裡有幾本書。

有一次,蘧公孫家的丫環和僕人私奔,引發了矛盾。丫環和僕人聯合幾個官差,把箱子作為「證物」,要狀告蘧公孫。

馬純上知道後,花了九十二兩銀子,把箱子買回來,並銷毀。

蘧公孫非常感動,說:「遇到這樣的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其實,馬純上的初衷,是看中了蘧公孫是個監生,還有「舉業」的事實。

當馬純上遇到匡超人的時候,斷定匡超人可以一舉高中,就更加積極地施捨了,一抬手,就給了十兩銀子。

「智者,人抬人」,這句話,我們都熟悉。抬人,本質上是抬高自己。

被抬高的人,在未來的某一天,會變成自己的階梯。

要說明的是,遇到願意為你慷慨解囊的朋友,不要拒絕,只管順勢而上,日後大家可以合作,賺取更多的錢,謀求更多的利益。

02

算計你的朋友,錢是誘餌。

哲學家賽涅卡說過:「一個僅僅因為有用而被人結為朋友的人,也只有在當其有用之時才有人來結交他。」

直接衝著利益點而來的朋友,拿錢給你的時候,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標,若是你知道了,內心會很難受。

馬純上在丁仙祠的時候,遇到一個自稱是神仙的人——洪憨仙。

走進洪憨仙的家,拿到了一些黑煤。

洪憨仙反覆交代:「燒起一爐火,拿個罐子,把黑煤放在其中燒烤。」

馬純上照辦,發現黑煤都變成了銀子,內心驚喜不已。

過了幾天,洪憨仙招待胡尚書家的三公子,請馬純上作陪。

洪憨仙早早交代馬純上:「三公子是一個有錢癖的人,早就想學『燒銀』的方法了。我讓他拿一萬金,作為學費。」

直到洪憨仙過世,馬純上才如夢初醒——哪有什麼免費的午餐,「黑煤」就是一個誘餌。

社會上有很多騙子,但是騙得最狠、最大的人,往往是你身邊的朋友,甚至是「男女朋友」。

如何才能行騙成功呢?那就是採用算計人的方法,把錢作為誘餌,拋磚引玉。

遇到過這樣的套路:你中大獎了,但是你要領獎的話,要給郵寄費;你給了郵寄費,對方又告訴你,還得給一些提成、手續費等。

當你把錢給了對方,滿心歡喜地等待大獎,卻落空了。

還有這樣的套路:有朋友拉著你,一起去尋找寶藏。寶貝得手了,朋友讓你出一點錢,買回去。之後,你發現寶貝是假的。

因而,但凡莫名其妙給你錢的人,需要非常謹慎,最好的拒絕。天上掉了餡餅,也會砸出陷阱。

03

占便宜的朋友,錙銖必較。

朋友交往,難免要一起合作共事。可是得到了好處之後,很多合作就散了。

人人都盯著利益看,都要多得,那就沒有辦法相處了。

愛占便宜是人的本性,但是太喜歡占便宜了,本性就變得惡劣了,一點點的錢,都會導致關係破裂。

楊執中,鄉試考了十六七次,連個秀才都不得中。但是他以文人自居,還舉薦朋友權勿用

兩個朋友,一起去婁府聚餐,不僅混了吃喝,還得到了獎賞。

有一天,權勿用發現自己的錢不見了,是楊執中的兒子老六拿去作為賭資了。

楊執中占了便宜,還說權勿用是一個瘋子,兩個人的關係變壞了。

當權勿用被官差帶走的時候,楊執中火上澆油,說:「弄出這樣的事來,先生們也庇護他不得了。把他交給差人,等他自己料理去。」

總有人,得了便宜還賣乖;也有人,機關算盡太聰明;還有人,吃不得半點虧。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帳。」任何一種錢,都要算清楚,這樣的道理,我們要懂得,但是算得太清楚了,過分精細了,就不舒服了。

針尖很小,麥芒也很小,若是針尖對麥芒,那就水火不容了。

04

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里特說:「很多顯得象朋友的人其實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並不顯得象朋友。」

知人知面不知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我們不能斷定是朋友,就是朋友圈裡的人,也不要隨便當朋友。就像微信一樣,我們的朋友圈裡,幾百人,「朋友」也是陌生人的稱謂。

交友的時候,要學會留心眼,不要隨便掉進錢眼裡。非得談錢,那就大大方方談,不必因為錢,導致大家都不愉快,隨便翻臉。

首先,看清社交的本質,把那些以朋友自居的人,當成普通人,一起獲利,一起分利。若是不能 合作了,就及時分開,別糾纏。同時,珍惜那些不圖回報的朋友,一生都感恩。

然後,把握社交的原則,合作共事、借錢還錢,都得有字據,醜話說在前頭。當矛盾來了,那就按照規矩辦,少一些情感用事。

最後,縮小社交的圈子,按照150定律來分析,有二十個人,常常聯繫,就足夠了。不同的人生階段,會遇到不同的朋友,也會弄丟一些朋友,都不要在乎,順其自然。

選擇性交友,這是一生都需要的智慧。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aeb7e1488d592471101c7cd6b7a2c63.html